“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迪坑村書院文化

“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迪坑村書院文化

迪坑村書院文化

1.基本情況

迪坑有著輝煌的歷史文化與迪坑先民重視文化教育是分不開的。一個小小的迪坑村,於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就建有三處可供村民孩子免費讀書的書院。乾隆年間建雲霄巖書院(現雲霄巖景區內);嘉慶年間建園墩書院;咸豐年間建寨墩書院。這三所書院分別由祖順公,祖樞公及祖運公為首籌建。乾隆以來至民國初年,三進士兩舉人,一個四品都護(御前侍衛),還有其他獲得大小功名成就的眾多迪坑學子從這些書院走出來,為清流、連城兩邑乃至福建全省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史頁。雲霄巖書院培養出了進士江昭嚴、江昭涓,舉人江凝英,和都閫府四品御前侍衛江起聘;園墩書院培養出了進士江起梅和舉人江起卿;寨墩書院自開辦到民國時期改為民國中心小學,再到新中國成立後改為迪坑小學直到1972年停辦搬遷,是科舉教育與現代教育的過度與銜接,期間也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這也是現存的還有建築存在的一座書院,其整體亦已破敗不堪。

因著年代久遠,經近兩百來年的風雨侵蝕,古老的書院隨之傾頹或滅跡或許是歷史之必然。從書院的傾敗可見,人們對書院建築的保護或者維護是非常欠缺的。書院在迪坑的歷史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忘記歷史就是對傳統文化的背叛,尊重歷史也就是尊重未來,今天的我們要認識到書院建築及其文化傳承意義之功績不可磨滅,後人應該保護它們善待它們。

2.崇文重教的歷史

客家祖先當初從戰火紛飛的中原大地大舉南遷,不僅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也帶來了深厚的思想文化,這些先進的思想文化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隨客家先民撒落在客家人所在的角角落落。客家先民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他們積極進取,耕讀並重,從骨子裡秉承祖先“有書不讀愚子孫”、“士多務實而敦讀書”之教誨。“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祖訓無疑在迪坑得到極好的傳承。迪坑的歷史是一部根深蒂固的尊文重教的歷史,迪坑的歷史也是一部神奇的人才輩出的歷史。在迪坑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那些突出的人物,無不秉承“修身齊家”之祖訓,以傳承文化教育後輩為已任。其首要代表人物為十三世祖江一誠。

十三世祖江一誠進了縣學,得功名邑庠,他發現本村族子弟沒有課本讀書,就根據自己所學所知,自編教材《眼前便用》,要求本族學生按章背誦,熟記於心。這本自編教材是當時清流縣唯一的一本由當地村民自編的教材。由於教材內容豐富,範圍全面,易讀易記,特別是祖訓家規為人處世融入教材中,非常適用,族民至今依然使用。它以輕重分章節,以四字短語形式編著成朗朗上口的地方讀本。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兼具識字為人處世以及種養等等生活常識的簡易讀本,在當時情況下編成此書,沒有相當的文化底蘊和人生見識是不可能做到的。由此可見江一誠理應為首推迪坑平民文化教育之鼻祖,於迪坑民眾之教化以及歷史文化之傳承顯然是功勳卓越的!

“儒林第”的主人江一謙及其三個兒子也都非常重視文化教育,當他們一家做生意發大財之後,以江一謙兒子江祖樞為首的迪坑先民就在迪坑水口園墩上修建學堂開辦蒙學館,稱園墩書院。不僅免費讓村裡孩子上學,還給上學的學子補助糧食以鼓勵。以江一誠,及江一謙三個兒子江祖運、江祖順、江祖樞為代表的迪坑先民籌辦書院,盡心辦學,為後人樹立了極好的崇文重教之榜樣。

他們傾心辦學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江一誠的兒子江龍蟠取得監生功名,並獲得乾隆年間時任福建督學紀曉嵐的讚譽,紀督學特為他題匾曰“文明有象”,以勉勵受匾人積極進取,追求似錦前程。而江祖樞一家五個兒子盡得功名,其中大兒子江起梅獲貢生(進士),二兒子江起卿科舉中舉人,三兒子江起正獲功名監生,四兒子江起聘取得功名為四品都司,五兒子江起翔獲功名庠生。江祖順的大兒子江起紋獲功名邑庠,二兒子江起位獲功名監生,三兒子江起鯤獲功名庠生;其中江起紋因成績突出,當時江蘇籍進士吉夢熊和鄒奕孝為其題匾曰“雲路交馳”,意即肯定受匾人的人品和才華,並預祝受匾人前程無量。江祖運四個兒子也盡得功名,大兒子起純功名監生,二兒子起綏功名監生,三兒子起纘功名監生,四子起孚功名監生、州同。江一誠、一謙家族取得如此偉績,故有“一桌九功名”之美譽,意即他們家族人才輩出,科舉成功中舉的人多,同一張書桌就出過三進士兩舉人,另有獲監生秀才者眾。

“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迪坑村書院文化

3.書院詳情

迪坑村古老書院共有三處:

(1)雲霄巖書院

雲霄巖書院建於雲霄巖景區內,由江一謙長子江祖運為首籌建於清朝乾隆皇帝年間。關於該書院的建造時間與建造者,迪坑人普遍的說法是江祖順,也有認為是江一謙手上修建的,掛他孩子的名,所以祖運也好祖順也罷都屬江一謙家族籌建即是。

雲霄巖書院可納百餘學生,建成後由本村江一誠(其與江一謙系兄弟關係,他為老四,一謙為老七)任教,他是迪坑村第一個赴試考中功名者,進縣學(還有一種說法是國學生),功名為邑庠。他利用自己所學自編教材《眼前便用》,要求本族學生按章背誦熟記於心。這本教材是當時全清流縣唯一一本由當地村民自編自印的教材,由於內容豐富實用,迪坑江氏族民至今仍在傳承使用它。在這個書院培養的學生中,出了江昭嚴和江昭涓兩個進士,科舉考中一名舉人江凝英,另外還出了一名都司江起聘(曾經當任過京城御前四品衛侍),此外獲得廩生、邑庠生,庠生(秀才)等功名的有幾十名。

(2)園墩書院

園墩書院建於清朝嘉慶皇帝年間,其位置處於現迪坑村電站蓄水塘邊,由江一謙三子江祖樞為首籌建。關於籌建人及時間,亦應同雲霄巖書院,不一定是江祖樞建,也可能是其後人掛其名也。書院建成後,由本村江瑾(功名為廩生)、江道章(功名為邑庠生)任教。

村中有傳言江瑾自小聰明過人、學習勤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是畫工非常精美。在他的祖屋大廳原掛著一幅“關公夜讀”的壁畫,栩栩如生、精美絕倫,鄉鄰見之無不讚譽,不幸於“文革”期間被拆下燒燬。現今江瑾後人還保存他親筆所畫的兩幅江氏族祖圖譜,應可為證。

在這些本族先生的精心教育下,園墩學院讀出來的學生也是人才輩出。進士江起梅和舉人江起卿就是其中代表人物,另有獲得廩生、邑庠生,庠生(秀才)等功名的有幾十名。

“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迪坑村書院文化

寨墩書院

(3)寨墩書院

寨墩書院位於迪坑村村中心邊的一個小圓墩山上,建於咸豐皇帝年間,由江祖順為首籌建。關於該書院的建造者,迪坑人的普遍的說法是江祖運。但是我們按照時間推斷咸豐年間距乾隆年間至少已經相隔50年以上,作為江一謙長子的江祖運來建書院從年紀及精力上來說似乎不合邏輯,故據迪坑江躍林老先生等糾正,亦可能是他們的孩子掛父輩之名來修建書院更為合理。

此書院建成後由江朝錫、江樹養任教,自清朝咸豐年間開辦一直到解放後都沒有停止過招收學生。只是到民國時期改為民國中心小學,新中國成立後又改為迪坑小學,直至1972年停辦搬遷。

可以說寨墩書院在迪坑村完成了封建科舉文化教育與現代科學文化教育的過度與銜接,期間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清朝末年出過監生、廩生、邑庠生、庠生(秀才)幾十個,到國民黨時期出過名紳江履禎,曾任同安縣秘書後又到臺灣任臺灣省農林廳副廳長等職務,後於臺灣去世。江錫才,曾任國民黨第九路軍五支隊司令部少校參謀。

解放後,寨墩書院由江錫飄、江漢林、葉成通等人任教,村中老先生江祥輝(口述時77歲)說他也曾在寨墩書院(當時已經更名為迪坑小學)教過1-3年級的課程直到1958年。這裡考出去的學生有:江金裕在永安縣任過科長,在古坑、四堡任過校長。江芪其、江芪如在清流縣政府工作。

書院的運營除了為首籌建的人傾力贊助以外,村裡還設有專門公田收租以維持運轉。比如維護書院建築的修繕,支付貧困學生的生活費以及老師的薪酬等等,在各方面的積極努力下,迪坑尊師重教之風氣在全村廣為傳揚。

4.籌資辦學

明清之時,科舉文化已經相當成熟,走出迪坑看到外面世界的先民除了有經濟頭腦還有一顆不安定的心。他們或許是聽到許多通過科舉求仕改變了生存狀態和家族命運的事蹟,或許是看到外面一些通過科舉考試中舉而改變命運的讀書人,因而一旦條件許可,迪坑具有遠見的江氏先祖立馬要做的就是教育後代學習進取。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籌資辦學,成立蒙學館開辦書院。所以迪坑江氏十三世祖江一謙賺到錢後開辦蒙學籌建書院,並由他的四兄江一誠任教。沒有課本教材就自己編寫,江一誠自已編寫的《眼前便用》就成為迪坑書院承前啟後之教育讀本。

籌建書院辦學需資金支持,書院的正常運轉也一樣需要源源不斷的錢財支撐。帶著祖先“耕讀並舉”之訓誡的迪坑村先民一有能力就作好安排,江一謙家族因做紙業生意發財後,大量買田置地,據傳他們每年收田租谷都有三萬桶之多。當然,這些田地中就設有公田專為迪坑學子作經濟準備的,公田收入的這筆資財則由村同仁社負責管理。

迪坑村從上祖開始就設有專為全村之公事的田產,如蒙館田、書租田、徵常田、祭祖田,此外,每戶還要上交教育糧,按每個人口一桶谷(17市斤)來交。這些田租谷和教育糧由村同仁社專人管理,放利息或出賣,所獲資金的70%用於補助族內子孫入學及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的開支。

辦學方法有兩種:1、初級私塾;2、書院學習。學子們先到初級私塾學三年,再進書院讀六年,重點複習一年,叫做十年寒窗苦讀,之後再參加縣試(又叫鄉試)或州試,進縣學者即獲得功名為庠生或邑庠生(普遍稱為秀才),迪坑村規定凡赴試進學得功名者每年可享受收書租谷50桶直至終身。

一個小山村會出現大批人才,總的來說就是要有一定經濟實力來培養的。比如人稱“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的江祖運三兄弟家族,他們既有經濟實力又有重視文化教育之長遠思想,故能扶貧濟困出資辦學,對本房的子孫入學,還加倍資助鼓勵。本房的子孫進入書院蒙館學習,不僅學費全包而且另助伙食費,赴試考中功名者除從同仁社享受書租谷50桶外再給補足到120桶谷,以保證本房中的子孫入學率達100%。具體詳細的做法是:上學第一年,補助谷五桶,第二年十桶,第三年十五桶,第四年考上縣蒙學館的則補谷二十到二十五桶,縣蒙學館三年讀完考上州蒙學館的,每年補谷三十桶,這樣九年學業完成後,再自修一年準備到省或者京城赴試。凡縣、州讀完畢業的學生為學列,每人每年可享受補助谷一百二十桶,直到終老。當然這些享受補助的人也有義務幫助村裡做一些公益事業。如村內的通知禁牌,各家的婚慶喜喪之行祭文,村民的買賣字據、契約等,有人需要則必須隨叫隨到。

迪坑村的辦學資助方式一直留傳至今。解放後全村人民投工投勞、投物投資興建學校一所,建有辦公室、儀器室、閱覽室、教師宿舍和7個標準教室,另外還有學生活動大廳、球場等。對貧困學生有補助,中專生、大學生有獎金。鄉村教育基金會成立時,同樣有集體捐資,個人捐資,迪坑外出工作人員亦都積極捐資支持鄉教育基金會。

“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迪坑村書院文化

迪坑村俯瞰圖

5.人才培養情況

從創建書院伊始,迪坑先人帶著修身持家治國之夢想,已經開始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努力奮鬥了。乾隆年間到清末的兩百多年裡,一個閉塞的小山村,三個書院,那綿延不斷的朗朗書聲中有多少的尋夢者在不斷奮鬥追求!三個書院造就迪坑人才輩出,單從本村族譜上的記載可以看出迪坑曾經有過四品官3人,五品官6人,六品官11人,與其他的功名者合計150餘人,迪坑村因此在汀州內外聞名遐邇。乾隆年間時任福建督學紀曉嵐為村裡生員江龍蟠題匾“文明有象”,後來的福建督學王潤之又為江祖樞家題匾“椿桂森榮”,所以當時的迪坑村在清流連城等域享有“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的美譽。

如今的迪坑仍然遵循祖先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在新的世紀新的時代依然人才輩出。其中的代表人物如下:

江萬壽,在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江春發,武漢大學畢業,在任廈門市任測繪與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國家註冊測繪師、國家二級註冊建設師等。

江生文,南京大學畢業,現任廈門市建築總公司副總經理。

江永興,廈門大學畢業,在深圳市華為電子信息公司工作,公司駐德國、法國總代理。

江輝劍,西安大學畢業,在深圳電子信息公司工作。

江輝雲,湖南大學畢業,在廈門工作現出國到日本。

江黎,浙江大學畢業,由學校保送美國留學。

……

今天的迪坑依然把崇文重教放在首位,迪坑村年輕的一代正把老祖宗的精神發揚光大。

附:《眼前便用》部分章節

種草第一

眼前便用 雜字之書 養生之物 種草當知

百草香穤 六十日黃 細谷早子 大葉早禾

赤頭鮮穤 矮腳白粘 三夜齊種 九黃禾苗

雞蟇蝴谷 野豬愁禾 大冬粘穤 蕃冬穤粘

半百赤米 冷水白禾 大禾田種 稜禾山栽

白沙早谷 瘦田早禾 蔴麥菽慄 黍稷稻梁

九月芋子 百日蕃薯 紅白著種 老嫩生薑

雪薯山藥 蘿萏菜頭 箕菜莙逹 莧菜菠苓

萵菜穤飯 芹菜馨香 水邊箜菜 踏塝栽茄

芥菜萏菜 蕷匏莿瓜 坎下亂茨 角頭冬瓜

長柄酒杓 細腰壺蘆 苦瓜面皺 菳匏色黃

蔥蒜韮薤 香蘓薄荷 茴香苾茇 押香萆蕉

師瓜子黑 葫蘿栢黃 馬薺甘蔗 蔬茆慈菰

狗瓜帶豆 菉豆多機 藸竿黃豆 烏豆花勞

萹豆冷露 菳豆青藍 花生菱角 粨果蟻萎

田栽蔴薴 山採葛蕉 種草之號 舉之不全

尋常畧記 為人所知 種類既說 耕作試題

耕作第二

農夫治野 用力耕田 坑壠頭尾 豈肯拋荒

石田乾土 梨雨鋤雲 功力既到 整作膏腴

良田不晚 百穀先登 老圃種菜 勤勞事園

塘堘墈埆 寸土無閒 剛柔操濕 潑水炙灱

滿園絲菜 無所不芳 肥膋糞草 屎尿灰薼

滋培蔬菜 灌長青苗 播種抪谷 拔秧栽田

圍園挿棘 禾發秀實 菜茂參差 割禾打穀

攜藍摘菜 洗淨煮湯 豊嵗大熟 饑饉荒年

多減納稅 莫欠主租 青空有冇 風淨交量

本田乾谷 暴灱入倉 天晴倒菜 炙起罐藏

田園苗米 糧限早完 拖欠分把 簽押差拘

借佃頂作 四六對分 三柒稅重 耕剩無多

冬成收後 掘稿做冬 勤儉富有 懶惰貧無

好閑不樂 因苦得甘 盈倉可必 懸罄無虞

室家相好 俯仰有資 大大小小 雍雍熙熙

撃壌有得 歌效尭民


農時第三

百工技藝 耕種為先 要知時務 始計立春

雨水驚蟄 早谷下田 春分農事 犁把不閒

清眀穀雨 栽種紛然 立下小滿 早谷田耘

芒種夏至 晚禾盡栽 小暑大暑 炙水壠坵

辨些柴草 值待立秋 早禾收割 計較後冬

雜糧既種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果實當收

立冬晚谷 收速完全 小雪薑芋 豆麥歸家

大雪冬至 芥菜青蔥 嚴冬凜烈 小寒大寒

天晴日暖 做墈鋤田 飛霜下雪 出糞牛橑

積些糞草 來歲菴田 耕種事務 須合節時

不過其早 不失其遲 農事道破 飲食試陳

飲食第四

食以養陰 飲以養陽 充飢蔬食 止渴茶湯

嘴嚼其味 鹽醬苦甘 朶頣其物 骨肉皮筋

點心正席 伻夥待人 人之飽也 式食何如

浙米飲飯 煮粥烹羮 春糟做飯 果包做餈

糟丸湯粿 蔴粔油餈 糖糕粽糧 蕨粉面糊

壽桃壽餠 米粹米籺 人既醉矣 式飲為何

浸穤蒸酒 紅老白時 醲酸清濁 酸醋醋酣

札糟熬酒 冬白紅燒 雙料醅醁 羙悪稱嘉

飲食之佐 必有嘉殽 時煙老脯 炆燜焦湯

炙乾煎炒 腥熟浸藏 宜其百味 烹調隨人

飢者甘食 過飽失傷 渴者甘飲 過醉失常

貧富老幼 節制為良 喜慶雀賀 款待賔筵

肉丸燒饅 包子魚員 投箸一起 坐席先當

雞鵝燒鴨 同獻棹中 出粉用飯 燒肉成方

或帖閩筍 蔬茆雪薯 隨時所用 雅道就宜

炆燗牛肉 於以是將 豬肝心肺 尖肚小腸

海味蝦肉 鮋墨蟶 黃螺鯋翅 海粉燕窩

香菰木耳 香料醬油 配合烹調 間樣出湯

鯆豆腐 鮮魚並將 後席火肘 煙脯幹風

彰州果品 滿案堆盤 客尊起令 投子擲聲

相投勸酌 樂飲交歡 既醉而出 老少紅顏


品序第五

皇帝天子 又曰人君 臣僚輔弼 宰相公卿

皇宮太后 太監內臣 尚書閣老 侍郎少卿

察院御史 佈政都堂 知州二府 知府同知

總捕三府 四府推官 照磨經歷 知縣州同

驛丞典史 巡檢縣丞 文宗學院 主考廉官

學官正俯 郡邑庠生 凜生增俯 生員考才

舉人貢士 進士狀元 探花榜眼 俯榜名通

解元魁首 太學監生 吏員雜職 捐納前程

品職太小 文士畧明 兵戎師師 武士且稱

公興侯伯 武將將軍 指揮守備 參將都司

總兵都督 左右中營 把總千戶 百總小兵

馬步旗手 出入先鋒 太平治理 權重文官

反亂大變 武將稱能 官員說盡 又論家庭

人論為大 上下當分 高曾祖考 父母翁姑

伯叔兄弟 子姪見孫 嬸嫂媳婦 妻妾內房

婆娘爹媽 岳父侍公 舅表姐妹 襟姨外甥

伹郎女婿 親戚良朋 人民老少 爾我親疏

長幼次序 貴賤尊卑 奴僕婢女 百姓傭工

讀書儒士 耕野農夫 本家合族 共姓同宗

無嗣立繼 抱養過房 生男嫁女 配女婚姻

添丁進口 接代宗枝 左昭右穆 三綱五常

朱子家訓 聖諭規條 千年不易 萬世宜遵


讀書第六

父兄作養 子弟要勤 從師負笈 伴友同室

束脩執教 節禮學全 先生設教 弟子尊規

破蒙經館 講學淺深 因人施教 躐等難為

題紅描寫 字帖對裝 端楷正字 草體紅書

作文出對 學賦吟詩 詠讀於口 引悟於心

滿招捐念 謙受益懷 尊師取友 自重威儀

希賢希聖 為士為儒 紙墨筆硯 文夾輔書

硯池勺水 筆架三山 界尺墨盒 書架筆筒

琴棋書畫 雪案朱燈 體註傋旨 四書五經

字彚典要 古今詩文 闡註聚考 悟筆唐詩

漢文晉字 幼學須知 四書五本 論孟學庸

十年愙苦 一旦貫通 得志子弟 無負父母

大凡為學 全在專心 少小勤學 文可立身

滿朝朱紫 盡讀書人

處世十三

待人處世 霿眼靈心 設身處地 盡理完情

剛柔兼濟 固執不通 守痴未弱 倚勢難強

讓人受福 守己保家 親朋接納 出水相逢

善事當舉 惡念須除 言行自慎 動靜咸宜

酒色必戒 財氣須寬 忠孝當盡 廉節常懷

一時能忍 百日無憂 視人如己 行怒為心

天文十四

青天覆肙 白日週旋 夜明月朗 晚見星光

九重天頂 萬里日同 銀河碧漢 黑霧紅霞

乾坤宇宙 冥漢彼倉 烏金日影 玉兔月精

各從東起 俱向西沉 夏日炎熱 秋月皎明

春來夜短 冬至日長 圓輪片月 散影斜光

蟾宮丹桂 月裡嫦娥 死魂生魂 上弦下弦

十四月缺 十五月圓 飛星過度 居所北辰

啟明東出 長庚西臨 極星南見 鬥宿北呈

畢出好雨 箕見生風 商隱參見 參降商升

牛女兩宿 七夕相逢 狂風猛雨 黑電鳴雷

風斜雨細 晝夜淋漓 雲開露散 亢旱晴空

春雨膏澤 雲行偏施 秋淋甘 時雨隔牆

紅霓螮蝀 阻雨無臨 早見久雨 晚見久晴

春氣和暖 萬彚咸亨 薰風夏發 生長春枝

秋金凋木 冷氣橫涼 冬寒凜列 雪上加霜

東西南北 元亨利貞 金木水火 土寄四方

五行既合 萬事咸宜 天干有十 甲乙丙丁

庚辛戊己 壬癸十金 地支十二 子醜興寅

卯辰興己 午未同申 酉戊興亥 十二無達

精祥難究 易曉畧明


身體二十一

全身體格 清濁相形 七孔八竅 五官百骸

額頭腦確 百色顏容 頭生黑髮 滿面鬚兒

眉毛兩秀 眼底雙眸 瞳仁逺視 目角分明

聆音耳朶 通氣鼻兒 肩頭背眷 臍乳胸前

股肱手腕 指甲掌拳 陰囊脇下 肚腹腰椎

糞門屁股 肘膝腳睜 枝節筋骨 血脈皮膚

心腸肺膽 肝腎胃脾 五胕六臓 一貫相通

生來歉下 正未成年 目瞎雙瞽 昏昧朦朧

耳聾口啞 聽話未清 彎手曲腳 持行萬難

腰勾背屈 俯視有餘 疤痕班痣 醜態不堪

相從心滅 相由心生 守身為急 省身須嚴

此本雜字 分類別清 學者習熟 應用無窮

計得於心 不必求人 物情具僃 舉應得宜

耕讀意者 依殊可舍 求君發憤 一言是終

《眼前便用》一書總共二十一章節,都是以生活常識相關字詞編成,由於篇幅所限以及部分章節字詞有所缺漏這裡就不全部列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