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區域2018的苗木價格走勢,2019苗木市場是冷還是熱?

北京“控制不住”的好行情

今年是北京苗木用量與質量大幅提升的一年。優質鄉土、彩葉樹種銷量節節攀升,價格創下新高。在城市重點關注、聚力發展綠化的背後,新的供需矛盾正在顯現

從去年起,綠化項目集大量中啟動,無論通州副中心建設,還是延慶奧運場館周邊綠化,或中心城區景觀提升、新一輪百萬畝造林,項目特點均為:體量大,要求高,工期短,要效果。所以,對工程苗的幹形、分枝、冠形都有了更高要求。精品苗價格比前年增長50%,今年又有大幅增長。為了“即刻成林”、“即刻成景”,工程苗的胸徑要求由過去的10釐米至12釐米升至12釐米至15釐米,甚至更大。在許多平原造林項目中要求不剪枝全冠移栽,以實現當年成林的目標,容器苗在造林中應用更廣了。

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總指揮部辦公室稱,截至12月,該市2018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實際完成23.5萬畝,栽植各類喬木、花灌木1000餘萬株。而明年的造林規劃,依然是

23萬畝

巨大用量已將該市庫存的符合標準的優質苗消化殆盡,找苗越來越難。某項目需要胸徑13釐米以上的元寶楓700棵,目前尚未找齊。元寶楓走紅後一樹難求,大苗價格超過萬元,促使元寶楓苗圃面積大增,以大株行距定植胸徑4至5釐米的小苗,計劃三四年後出圃。

但大家在種植時難免擔心:“到出圃時是否還有這樣的項目,是否還需要這樣的樹種?”即使答案是肯定的,那時大量元寶楓也勢必不能延續目前的“天價”了。

各個區域2018的苗木價格走勢,2019苗木市場是冷還是熱?

花灌木方面,為提升植物多樣性,更多品種的北美海棠、櫻花被寫入景觀規劃。但苗圃內基本都是幾個傳統品種,今年開始新品種產量增加,預計明年市場上能選擇的開花喬木會更多。

新的用苗標準正在影響北京苗木行業,市場空缺很大,大家忙著補洞的同時也應看清由苗木週期性造成的“價格時差”。雖然不能預測未來項目需求,但鄉土、優質、彩葉的標準不會變,與其跟風冒險,不如理智經營。如果質優的品種能給未來規劃以參考,那麼,好行情才是真的掌握在苗木人手中了。

天津薊州好苗不愁沒銷路

今秋天津綠化工程量明顯減少,苗市行情隨之低落,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不過,大規格高質量的苗木仍然價格居高不下,供不應求。

胸徑15釐米以上的大喬木都保持著比較好的賣價,主要用到房地產綠化中,但胸徑8釐米以內的價格普遍低迷。胸徑18釐米至20釐米的國槐出圃價2000元左右,同比減少100元至200元;同規格絨毛白蠟賣4000元,比去年同期的2500元至3000元有大幅上漲,貨源緊張;受速生柳品種供應量增加的影響,同規格垂柳價格不好,賣到600元至700元;行情最火的是五角楓和元寶楓,同規格五角楓能賣到1萬元出頭,胸徑16釐米至18釐米的元寶楓則能賣到8000元,同比價格將近翻了一倍。

各個區域2018的苗木價格走勢,2019苗木市場是冷還是熱?

胸徑15釐米規格的也普遍維持著比較好的價格,變動不大。國槐出圃價1300元左右;絨毛白蠟賣1500元至1600元;垂柳存量加大,只賣到400元至500元;欒樹幾乎找不到一級苗,報價在3000元左右;五角楓一級樹從去年的4500元左右漲到今年的5500元左右,而且客戶基本不要二級苗

高品質亞喬木大苗也不愁賣。北美海棠存圃量大,但好苗不多。‘絢麗’的行情最好,地徑8釐米至10釐米的賣3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的100多元上漲明顯;‘高原之火’等其他品種,包括西府海棠,價格在200元左右。地徑10釐米的紅葉李、太陽李常規苗去年賣100元至110元,今年漲到150元至200元,如果苗圃有集中連片的精品苗,單價能賣到500元。預計除北美海棠外,太陽李、山桃、碧桃等到後年,地徑3釐米至5釐米的苗源將會非常缺貨。

陝西西安高品質苗價格穩定

今秋西安苗市行情變化不大,苗價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量小幅上漲。兩件事讓人印象深刻:雄安新區對小規格白皮松的採購,以及喬木苗優質優價的表現。

由於雄安新區的大量採購,秋季本地高2.1米至2.4米的白皮松大量出貨,總量超過15萬株。在西安地區,今春一天裝車量也就是10車20車,秋季平均達到80車以上,這與小規格苗熱銷有直接關係。而且,這種規格的苗一般工程不可能用。不過,小苗價格下滑是事實,目前售價在200元至300元之間,同比下滑約10%

各個區域2018的苗木價格走勢,2019苗木市場是冷還是熱?

3米的白皮松出貨量也很大,總量約20萬株,採購客戶來自山西、山東、河北、北京、西藏、甘肅等,目前售價400元左右。

高4.5米以上的白皮松價格仍保持在4000元左右的高價,且優質苗數量不大。今秋僅山西一省的採購量就超過6000株,其中一級苗佔比不小。

在綠化水平升級、產品優質優價方面,五角楓表現更加明顯。因高品質苗數量有限且需求穩定,導致其價格上漲,目前胸徑12釐米的苗賣1700元至1800元,13釐米的2400元,15釐米的達3500元以上。

近幾年,西安生產五角楓時更多還是栽種小苗,如胸徑3釐米至5釐米,能達到胸徑10釐米以上的苗比例很低。雖然從業者越來越重視品質,但能做到“幹直帽圓”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大規格苗還是樹幹有些彎、樹冠有些偏。品質的差異最終表現在價格上,優質苗和普通苗售價相差在20%以上。

即便價格有差別,但用苗單位還是青睞一級苗,地產綠化就不用說了,一直要求高品質苗木,曾經相對“簡樸”的市政綠化工程也在提質,對植物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此導致優質大規格喬木貨源緊缺、價格上揚。

吉林長春西北不熱苗市變涼

西北地區綠化量大減,導致東北苗木行情驟然變冷。同時,吉林綠化建設今年也大幅減量,更令苗市雪上加霜。即便是往年好賣的容器苗也變得很不景氣。

亞喬木中,地徑7至8釐米的山桃稠李賣70元至80元,去年價格是110元至120元。地徑5至6釐米‘王族’海棠同比價格從120元至130元降到70元至80元,地徑兩三釐米的價格在10元以內。‘光輝’海棠因抗性強,在北美海棠裡行情最堅挺,地徑五六釐米的賣130元至140元。

各個區域2018的苗木價格走勢,2019苗木市場是冷還是熱?

大規格喬木價格居高不下,但存圃量少,有價無貨。胸徑15釐米的蒙古櫟、山槐、水曲柳、胡桃楸、五角楓、擰筋槭等上車價均在1700元至1800元之間,胸徑20釐米的能達到2000元至2500元。這些品種的小規格苗存圃量多,價格不低,但高品質貨少,因此銷量並不好。胸徑兩三釐米、定幹2米左右的山槐去年賣15元,今年漲到20元。胸徑2釐米、定幹2米的蒙古櫟賣15元。胸徑3釐米、定幹2米的皂角賣20元。胸徑8釐米至10釐米的糖槭近期賣500元至600元,同比價格漲30%左右,但要求定幹1.8米至2米,貨源不多。低質量苗賣不出去,但仍不能讓種植者轉變理念。

經過2016年秋季和2017年全年的行情瘋漲之後,綠籬苗行情今秋大幅下滑,主要還是2017年種植面積猛增了30%至40%之後,產量大幅增長而供過於求造成的。與去年同期相比,高80釐米至1米的小葉丁香從4元至5元降到了近期的1.5元左右;高1米的水蠟從2元至2.5元降到了1元至1.5元。紅王子錦帶、木繡球、各類繡線菊等品種也都是價格幾乎腰斬。目前,這些品種積壓情況嚴重,如果到明年春季賣不出去,到6月初難以擺脫被拔掉的命運。

各個區域2018的苗木價格走勢,2019苗木市場是冷還是熱?

新疆烏魯木齊常規喬木大幅降價

常規喬木大幅度掉價是今秋烏魯木齊苗的最大特點。幾乎所有品種都遭遇嚴寒,如大小葉白蠟、大葉榆、長枝榆、裂葉榆、紅葉海棠等,就連曾以價高價穩著稱的夏橡跌幅也不小。喬木行情差,花灌木行業也不怎麼樣,兩年生苗普遍跌價0.2元至1元。與價格下降對應,整體銷量也在減少,降幅超過20%。

以胸徑8釐米的規格來看,大葉白蠟從去年的600元降至目前的350元至450元;小葉白蠟從600元降到400元至500元;大葉榆從450元至500元降到300元至400元;紅葉海棠從600元降到400元至500元;夏橡從1200元至1500元降到800元至1000元;裂葉榆去年400元至450元,現在送貨280元。

大家生意普遍不好做,有些苗圃甚至整個秋天都沒開張。扛不住的人有轉型的、有退出的、有連地帶苗一起甩賣的,又是一片行業洗牌的景象。

工程量減少、採購量降低是行情轉涼的直接原因。不過,市政工程總量雖然減了,但對品質的要求卻在提升,專業性也不斷提高。這使得苗木需求向高品質大規格轉變。因此,在今秋苗市低迷的背景下,大規格高品質產品價格依舊堅挺,如胸徑12釐米至15釐米的上述喬木,特別是胸徑15釐米的苗。

各個區域2018的苗木價格走勢,2019苗木市場是冷還是熱?

為避免千城一面,如今各地都在營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觀,特色樹種開始顯現價值。對烏魯木齊來說,夏橡、高幹海棠、白樺等品種的用量逐年增加,而各種嫁接榆樹的用量則在減少。

行情穩定的另一類產品是稀缺苗木,這種稀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品種、一個是規格,兩個條件都滿足的產品,價格高、存圃量小。例如胸徑8釐米的暴馬丁香售價1000元至1200元;同規格紫葉稠李和五角楓價格分別為650元至800元、1000元至1500元;胸徑3釐米至5釐米的山杏也貨源緊張,目前售價分別為30元至45元、200元以上。

明春行情很難好轉,比較看好的產品包括精品苗特色苗,以及具有節水耐旱特性的植物,因為西部地區大部分城市都很缺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