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聊聊中心化該不該“去”

本文來自力場作者:雍景

透過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聊聊中心化該不該“去”

文、圖/雍景


2020年的熱詞榜首,註定不是“減半”,而是會被“新冠”佔據。

關於新冠

新冠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簡稱,人類自存在以來,就一直在與病毒抗爭,爭奪生存權。而在這場戰爭中,人類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根本原因,一是沒有任何藥物能穿透病毒的外殼對其產生殺傷作用;二是病毒的進化迭代遠遠快於醫學的發展進步。

人類在小小的病毒面前,從來都是處於防守方的位置。每次戰役是否能獲勝,只取決於對病毒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以及人類自身的免疫系統是否足夠強大。

透過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聊聊中心化該不該“去”


關於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由於傳染力強,發病快,致死率高,而引起了全人類的普遍恐慌與重視。截止發稿,全球確診病例已超55萬例,死亡2萬餘人,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是傳染病防控的主要手段與措施。對於這次疫情,全球不同國家都實施了自己認為最為有效地防控措施。

中國,作為最早直面這次疫情的國家,快速響應,舉國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實施了最為嚴厲的管控措施,包括切斷交通、關閉公共場所、禁止居民外出,從省、市到區鎮、街道,再到村、社區,多部門聯動,從上到下,整體管控。

在這種有力的近似“全民運動”的防控措施之下,中國國內的疫情得到了快速的控制,幾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將疫情控制住了。防控成效,有目共睹。

面對同樣的疫情,很多國家採取了與中國不同的防控措施。像西歐某些國家,包括英國、法國等,像美洲的一些國家,例如美國,這些歐美國家對待疫情又是另一種處理方式,任由病毒自由自在,拒絕管控,甚至拒絕戴口罩、拒絕封鎖,理由很簡單,自由、民主!

結果呢,目前,美國的確診人數,世界第一;英國首相,確診感染。。。。。。由此可見,在面對全球大爆發的傳染病面前,任何的自由民主,都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如果生命都沒有了,哪來的民主自由呢?

透過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聊聊中心化該不該“去”


關於去中心化

這次疫情,看著全球各國不同的防控措施,讓雍景不由想到了一個詞“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一詞的誕生,源於區塊鏈技術的興起,是區塊鏈的最基本特性,區塊鏈技術想實現的就是一種沒有中心機構存在的,不受任何中心化干預的生態。這一點,從比特幣網絡的誕生就能看出來,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網絡的初衷就是想要實現一種不受任何銀行等中心化權力機構限制的,點對點的電子支付系統。

這種設計的確有其優越性,能將人類社會漸漸喪失的信用的體系,通過某種數字化及智能合約的形式重新構建起來,並且不需要再通過任何中心化的組織或機構控制。

雍景以為,這種去中心化的形態只能存在於區塊鏈領域,存在於數字化世界,而對於人類世界是不可能實現並存在的,人類世界是需要中心化存在的。

前文中提到的全球各國實施的防控措施,其中中國的防控措施就完全是一種強大的中心化的策略,全國所有資源,包括物資、人力、運輸等,由中央統一調配,各省市、各部門形成聯防聯控機制,全國同步實施統一的防控戰略。反觀歐美某些國家呢,他們實施的就是近乎去中心化的策略。全國沒有統一的部署,沒有統一的應對措施,完全放開,充分去中心化,你們愛幹嘛幹嘛,物資人力也沒有統一的管控與分配。

中心化策略與去中心化策略,從目前的防控效果來看,去中心化策略被證明是完全行不通的,看看歐美與日俱增的病例數就可見一斑了。

難道,去中心化的方向錯了嗎?

不,去中心化方向沒有錯。只是我們不能將去中心化的概念生搬硬套到所有人類生活的場景之上,不能將去中心化過度完美化,不能認為去中心化是解決人類現有問題的唯一方式。

去中心化是處理並解決信任危機的良方,但是面對處理人類社會治理的問題,更需要強有力的中心化方式,沒有強大的中心化,社會治理就成為一種空談。

此次疫情,如果沒有我們國家這麼強有力的中心化管理,怎麼可能實現全國上下整體推進?怎麼可能在幾天時間建成兩所醫院?怎麼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就將疫情“歸零”?這就是中心化的力量。

因此,雍景認為去中心化是個方向,這個方向沒有錯,但是是否能真正實現完全的去中心化,只能等待時間的證明了。或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更多的是以弱中心化、多中心化的存在吧。

關於去中心化,你又是怎麼理解的呢?

透過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聊聊中心化該不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