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動物源性疫病 哪些陸生動物可食用?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佈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目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起公眾關注。

可食用陸生動物名單有哪些?狗能否食用?如何科學管控動物源性疫病?中國網《農業觀察》欄目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趙興波、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進行深度、專業分析。

31種畜禽擬列入 27種可食用

《目錄》顯示,家養畜禽幷包括其雜交後代的傳統畜禽和特種畜禽共31種。其中,傳統畜禽18種,包括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犛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火雞、鴿、鵪鶉等;特種畜禽13種,包括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珍珠雞、雉雞、鷓鴣、綠頭鴨、鴕鳥、水貂、銀狐、藍狐、貉等(水貂、銀狐、藍狐、貉為非食用品種)。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趙興波介紹,《目錄》是針對當前疫情並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以下簡稱《畜牧法》)制訂的物種級的畜禽遺傳資源名錄。與目前使用的《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相比,《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在物種上去除了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藍孔雀(Pavo cristatus)、鴯鶓(Dromaius novaehollandiae)、水鹿(Cervus unicolor)、赤麂(Muntiacus muntjak)和赤狐(Vulpes vulpes),這些都屬於特種畜禽的範疇。

狗不列入畜禽管理成亮點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分析,本次《目錄》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再包括“狗”,並在“說明”中明確將狗定義為伴侶動物,不列入畜禽管理。這是中國目前已有的動物法規中,首次明確狗的定位,有助於推動國內犬隻的規範化管理。

對於是否禁食狗肉,社會上的確存在不同的聲音。由於法律尚未明確禁止,養殖、生產和食用狗肉製品往往處於灰色地帶。圍繞動物倫理、動物福利以及執法監管,支持者和反對者也經常缺乏共識。不過,中國並沒有飼養和繁殖“肉狗”的傳統。多數中國人也沒有食用狗肉的需求和習慣。目前,狗的養殖和生產加工過程缺乏檢驗檢疫規定,也缺乏食品安全監管,所以食用貓狗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風險。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和絕大多數國家均沒有犬類屠宰檢疫的相關規定或要求,中國也沒有官方認定的肉用犬種。市場上銷售的犬多以個人散養為主,來源複雜,且存在毒殺和偷盜犬類現象。出於口腹之慾食用狗肉不僅風險大,養殖、運輸和屠宰環節也容易造成疫病傳播和動物虐待問題。

孫全輝指出,這次《目錄》沒有把狗列入,至少表明國家有關部門不推薦將狗作為養殖和食用對象。但是,中國還沒有從法律上明確禁食狗肉。從地方法規看,深圳已經明確禁食狗、貓肉, 將於5月1日起實施。我們期待在深圳之後,更多省市能把禁食貓狗等伴侶動物納入立法範圍,從法律上明確禁止。

防控動物源性疫病至關重要

趙興波表示,這次《目錄》與《決定》的精神一致,《目錄》的制訂,一方面“收縮”了特種畜禽範圍,並進一步明確了畜禽的定義和界線;另一方面壓縮、收緊了野生動物資源開發利用的關口,限制了其生長的勢頭。

家養動物(包括畜禽)是被人類高度馴化的野生動物,是人類長期勞動的社會產物。家養動物具有獨特的經濟性狀,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能夠正常繁殖後代並可隨人工選擇形成不同的品種,至關重要的是具有穩定的疫病防控措施;野生動物是指沒有被人類馴化的動物;特種經濟動物(包括特種畜禽)是處於人類馴養但沒有完全馴化的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和特種經濟動物都沒有穩定的疫病防控措施。近年來,動物源性的公共傳播疾病屢屢發生,國家相關主管部門也相繼採取了一系列針對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畜禽)的管控措施,但動物源性疾病傳播一直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是社會對動物沒有實現有效管控。因此,出於對動物疫病管控的目的,《目錄》的制訂是嚴格管控特種畜禽的措施之一。

我國是世界畜禽遺傳資源大國,《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包括《豬志》《牛志》《羊志》《家禽志》《馬驢駝志》《蜜蜂志》和《特種畜禽志》)記錄的品種數為777個,其中地方品種556個、培育品種109個、引進品種104個、其他品種8個。豐富的畜禽品種資源蘊藏的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經濟和文化底蘊。動物馴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趙興波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提升,“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已經不是夢想。家畜的概念也已經遠不是“六畜”時代的“吃”和“用”的概念延伸。科技時代的人類對“家畜”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衣、食、住、行、娛樂、工作助手、實驗研究以及陪伴的需求。因此,科學管控動物源性疫病,安全、理性地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是全社會不能迴避也不必迴避的問題。

專家建議將少數皮草動物從目錄中去除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們對於野生動物保護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孫全輝博士指出,農業農村部在“說明”中強調,“經過長期人工飼養馴化,有穩定的人工選擇經濟性狀”,以及“突出安全,優先保障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生態安全”,這與《決定》的精神一致。從種類和數量上看,傳統畜禽佔絕對優勢,因為它們是肉蛋奶等動物食品的主要提供者,也是皮革、羊肉、羽絨等動物製品的主要來源,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傳統畜禽經過人類的長期飼養和馴化,安全性還是生產性能都比較可靠,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都應該作為國家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對象。

野生動物皮草的養殖和利用過程一直存在倫理爭議和動物福利關切。孫全輝表示,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公眾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升,特種經濟動物(主要為皮草動物和禽類)養殖業對經濟的貢獻卻越來越小,動物疫病和公共衛生安全隱患卻沒有降低。在消費者的抵制下,國內外很多服裝品牌已放棄使用動物皮草,轉而支持更環保、更受歡迎的替代品。他建議,有關部門順應國際潮流和消費者的訴求,將少數皮草動物從目錄中去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