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這次我又沒考好!”這位家長的回答堪稱範本


“對不起,這次我又沒考好!”這位家長的回答堪稱範本


在中國,不重視孩子分數的家長几乎沒有,所以孩子的分數以及排名一次次牽動著家長們的神經。


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是一個家長負責任的表現,可是,當你問孩子成績的時候,你可知道他自己已經經歷了怎麼的思想掙扎?


@Jinyunsim:怎麼辦?我成績一直在下滑,很迷茫……


@Pooh:明天高一期末考...結果我現在發燒,昨晚38.6,現在我在寢室休息,倒是恢復了一點,但我怕明天出狀況。


@何以解憂:今天模考完,我十分的崩潰,做了以前的模考卷子覺得有自信可以答好這次模考題,可是改了很多,而且很難,但最主要的還是我能力不夠……加油吧,就剩一百多天了,我不怕輸,我還能爬起來,我要在高考完那天微笑著走出校園,青春就需要拼搏!加油


你看,我們一直以來都忽視了,孩子其實比家長更在意自己的成績!


對於考試考砸了這件事,可能最難過、最心急的永遠都是心理最稚嫩的孩子。


“對不起,這次我又沒考好!”這位家長的回答堪稱範本


媽媽,這次我又沒考好


就像下面這位孩子一樣,他考試後給媽媽寫了一封檢討書,字裡行間都流露出害怕,恐懼,愧疚,惹人心疼。


"

媽媽,這次語文考試試卷發下來了,我不敢拿給你看,但是我知道,我也藏不住卷子,最後還是瞞不過你的火眼金睛。


在這裡,我先把我複雜凌亂的心情整理一下。媽媽,我這次還是隻考了91分,我們班這次有18個同學考了滿分。


上次我考了90分,當我把卷子拿給你的時候,你皺著眉頭,瞪大眼睛,問我們班有多少個滿分的。


我說有16個同學考了滿分,你當時就氣急敗壞,一下子把試卷拍在桌子上,說:


“你怎麼這麼笨?其他同學都能考滿分,大家都是一樣的老師教的,別人能考滿分,你為什麼就不能考?“


”你看看,這個題目又做錯了,你就不能用點心嗎?這麼馬虎,一錯再錯。“


“這麼簡單的題目也不會做嗎?你是不是我生的?”


這一次,我拿卷子給你看,肯定又要被你一頓狠批,然後這周的零花錢減半,電視也沒得看了。


媽媽,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笨,我真的很笨嗎?就像你說的,都是一樣的老師教的,為什麼差別就這麼大呢?


我每天也完成了家庭作業,可是我怎麼努力,每次考試都這樣,我也很洩氣,可能我真的就是很笨吧。


媽媽,你為了讓我上更好的學校,你換了工作,來到這裡租房陪讀。我知道你很辛苦,為我付出了很多。


可是,媽媽你知道嗎,每天晚上,我寫作業累了,站起來想活動活動,你就趕緊跑過來問我:“作業寫好沒有?先把作業寫好了再休息”。


我就說我要喝水,你就說:“別動,要什麼直接喊媽媽就行了。“


我說想去上個洗手間,你就說我一寫作業就事多,說我注意力不集中,可是我的眼睛真的很痛,我想寫一會休息一下下都不行嗎?


媽媽,我感覺我時刻被你監控著,每天一遍又一遍重複著你給我下達的命令,我感到很累,我越來越覺得學習沒有意思。


媽媽,你總是說我寫作業磨蹭,天天催促我寫快一點,可是我已經很快了,那個字,我寫得再快一點就很潦草了。


媽媽,你總是說我懶,可是我每個週末要上英語、鋼琴、美術、圍棋班。我只有下課回家後,可以先看一會電視,吃過飯就得開始寫作業,每天晚上寫到11點。如果考試沒有考好,我還得寫檢討和總結。我覺得我已經不懶了啊!


媽媽,你總是說“現在不努力,看你長大以後怎麼辦?就跟你爸爸一樣吧“。


我不知道長大以後會怎麼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可是奶奶說我爸爸現在也很好的啊。


“對不起,這次我又沒考好!”這位家長的回答堪稱範本


孩子沒考好,到底誰更難受


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比孩子更難受:“我們急得捶胸頓足,TA卻是無動於衷”。“


其實,我們誤解了孩子,當考試失利時,孩子的內心都是很難受的,就像上面的孩子一樣,有害怕,有恐懼,有愧疚對於孩子的心靈來說這是一次很大的挫折,希望有個地方可以療傷。


溫暖的家庭、父母的臂彎是他們最先想到的地方,父母要用堅定而溫暖的愛陪孩子一起順利渡過這次挫折,同時,考砸了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要幫助孩子在挫折中成長。


智慧爸爸這樣來說


當孩子沒考好時,看看這個智慧爸爸是怎麼說的。

"

女兒卷子遞給了我,“108”這個數字鮮紅而刺眼。


我的孩子要考北大,結果數學只考了108分,這意味著她是不可能考上北大的。所以基本上就等於“判了死刑”。


我看了她一眼,她的表情看起來已經近乎絕望,我知道,我的首要任務就是不能讓她喪失信心。


於是我笑著說:“太好了,祝賀你,這次竟然考得這麼好!”


女兒一愣,問我:“老爸,你是不是生病了?我只考了108分,這分數上北大是不可能的,你怎麼還高興成這個樣子,還‘太好了’!”


我耐心地跟她解釋:“我問你,假如你這次考140分的話,你是不是挺高興的?140分近乎完美,卻把你的問題掩蓋了。


你以為數學學得很好了,你就不會再想著學數學了,下一次數學考試,你肯定要敗下陣來。既然這一次的成功註定下一次的失敗,你說這次成功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次只考了108分,你肯定想著,數學都考成這樣了,再不學數學,還有什麼出路?於是你的積極性就來了。


另外,你考了108分,足足扣了42分,這42分是怎麼丟的,它明明白白地寫在了你的試卷上。你把你的試卷好好分析分析,看看這些分到底是因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還是基本技能出了問題。


然後,你就針對失分暴露出的問題,徹底地投入學習,下一次考試,你肯定能考好。這一次的失敗註定下一次的成功,難道這次失敗不好嗎?


我的女兒一聽,覺得有道理呀,忍不住感慨道:“老爸,你太牛了,這都能讓你把我說通,你太厲害了,我一定要把數學學好!”


下一次數學測試,她果然考進了班級的前十名。

"




所以做家長的,此時該怎麼做


首先,要接納自己的孩子,保持鎮定。考試沒有考好,這是學習中的正常現象,我們要學會接納他們,只有做到了真正的接納,才能溫柔而理智地面對孩子。


其次,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影響了孩子學習:


1.您是否過分干預孩子的一切生活和學習?


每天對著孩子嘮叨,孩子做什麼在你眼裡都是不順眼的,這個不讓孩子做,那個不讓孩子吃的,久而久之,孩子會對你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


其實這種嘮叨式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很多家長都還沒有明白這種嘮叨式的家庭教育是非常糟糕的。


2.您是否是個陪讀家長呢?


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採取包辦陪讀形式,問長問短,沒完沒了地輔導,一天到晚陪著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自主能力沒有了,而且容易讓孩子做什麼都要依賴父母。


3.您是否是個攀比面子型的家長呢?


當孩子拿著成績單回到家和你彙報的時候,而你更加關注的不是孩子考多少分,你一開口就問隔壁誰誰誰考幾分啊。


當孩子說他考的比我高的時候,你立馬變臉衝孩子說考這麼低,我怎麼見人啊。


孩子原本是想從你這裡得到鼓勵並且再接再厲的,可你的一句話完全把孩子的興致澆滅了。


4.您是否對孩子要求過高了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但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不完善之處。


很多父母過度關注孩子,對孩子期望和要求過高,都是對孩子非理性的愛。


這種失去理智的愛會與孩子內心最強大的力量——成長的力量為敵,絆住孩子的腳步,束縛孩子的心靈。


如果家長存在以上問題,一定及時改正!


家長應如何對待成績?

怎樣幫孩子提高成績?


• 不要只看到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進步空間


當孩子考了98分的時候,不要去苛刻孩子為什麼沒有考100分。


孩子明明從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這其中的進步空間,不值得被鼓勵一下嗎?


我們不能只看分數的多少,還要看孩子每次與自己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如果退步了,就幫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個更好的學習計劃,爭取每一次都有一個對得起自己的成績。


• 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


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


• 用賞識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學會自主學習,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以在孩子自主學習之後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業,自己完成了預習、複習後,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會在家長的讚賞中更加主動地學習。


• 孩子的學習心態和習慣比成績重要百倍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很多家長很容易糾結在孩子丟失的那“幾分”上,拷問孩子為什麼沒有拿滿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分數只是能力的一個側面反映。


相比於孩子沒有拿滿分,家長更應該關心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養成了上面提到的好習慣,孩子現在的學習是否輕鬆快樂等。


98分和100分並沒有什麼差別,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要記住一條“潛規則”,那就是“永遠不埋怨孩子”。


這樣做是因為我們認為,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是我們家長沒有做好,孩子有問題而解決不了,是我們家長該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時候了。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只有把教育的責任歸咎於自己而不推脫給孩子的時候,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寫在最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想法,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尤其在學習上。


但是爸爸媽媽們要知道,每次考試分數的高低,並不能代表孩子的綜合實力,家長要合理看待孩子的成績。


孩子考差了,您的理解和鼓勵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孩子考好了,您的表揚是孩子繼續努力的動力!!


考好考壞,

回家都給孩子一個擁抱,

然後繼續,一起努力!


聲明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百校聯盟。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