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臨聘人員竟然貪汙10多萬元

挪用代收資金買彩票 臨聘人員走上貪腐之路

大關縣某鄉鎮一村委會的幹部們覺得這事兒不可思議。原來,該村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陳某民,因涉嫌貪汙被立案審查調查。

2018年2月,陳某民來到該村工作,主要從事脫貧攻堅以及協助收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資金。在領導和同事的眼中,陳某民雖話不多,卻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踏實肯幹,總能克服困難完成交辦的任務;他樂於助人,能夠積極協助大家共同完成各項工作。

可就是這樣一個大家眼中優秀的年輕人,卻在“賭徒心理”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018年11月,陳某民偶然在某QQ群裡發現了一個購買“快三”彩票的鏈接。出於好奇,他試著充值了100元,很快贏利90餘元。“低投入、高回報”的誘惑,讓興奮不已的陳某民失去了警惕。

“我父母沒有穩定工作,僅靠在縣城周邊打短工維持生計。一家人過得緊巴巴的,於是我總想著掙點錢補貼家裡。”陳某民說。

他以為這是一條發財的捷徑,他開始把精力放在了“快三”彩票上。他的工作責任心明顯下降,工作也是“得過且過”。

領導發現勤懇能幹的陳某民在工作中頻頻出錯後,對他進行了批評和提醒,但陳某民卻不以為然,在自認為的“致富道路”上越走越遠,投注金額也越來越大,手中拮据的他,把目光投向了由自己代收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資金。

“有段時間,我購買的彩票還是比較容易中獎的,所以只要獎金一到賬,及時補回公款,也沒人發現。”就這樣,陳某民一次又一次挪用資金投注彩票,但不久便開始虧損,且虧損的窟窿也越來越大。當財政所催交資金時,陳某民一時慌了神。

但很快,他又想到了一個自以為是的“好辦法”:2019年2月,陳某民網購了虛假的銀行業務“清訖章”,利用以假亂真的現金進賬單,欺騙上級的監督檢查,以掩蓋自己違法行為。

2019年3月,財政所工作人員對賬時,發現賬實不符,有10萬餘元資金“不翼而飛”,工作人員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2019年4月,大關縣公安局對陳某民涉嫌職務侵佔罪立案偵查。同年6月,縣公安局將此案作為問題線索移送大關縣紀委監委。

該縣紀委監委收到該問題線索後,立即成立調查組,對陳某民進行政務立案調查。

經查,陳某民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間,利用收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資金的職務便利,將收取到的11.5萬元佔為己有,用於在網上購買“快三”彩票,並製作虛假的現金進賬單意圖掩蓋違紀違法事實。

東窗事發後,陳某民年邁的父母用種地、打零工積攢的辛苦錢,為其退還了贓款。

2019年11月6日,陳某民被大關縣人民法院以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並處罰金十萬元。至此,陳某民的“致富夢”碎,鋃鐺入獄。

2020年3月,該鄉鎮財政所及村委會3名相關責任人因監管不嚴、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在“一案雙查”中受到相應處理。

陳某民作為臨聘人員走上貪腐之路,暴露出其所在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不力、制度失靈、監管缺位等突出問題。失去監督的公權力,不論大小,必將會滋生出貪腐,最終損害的是黨和政府的威信和人民群眾的利益。

一方面,陳某民所在村委會負責人發現其工作狀態出現明顯異常,僅對其作口頭提醒,並沒有定期對其履職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用信任代替了監督。另一方面,由於制度失靈,財政所財務人員未嚴格執行醫保資金管理制度,未按規定及時督促陳某民定期匯繳資金、定期對賬,才導致陳某民有機可乘。

案件發生後,翠華鎮立即組織在全鎮範圍內開展臨聘人員履職情況以及廉政風險崗位排查工作,在鎮紀委的指導督促下,截至目前已排查個人崗位廉政風險點20餘個,制定完善相應的防控措施30餘條。同時健全了財務管理、民生資金、項目資金等多項制度和內控機制。

該縣紀委監委派出督導組一方面對臨聘人員的用人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了專項督查;同時對全縣各級各部門扶貧領域、民生領域、項目等專項資金管理不規範問題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進一步強化財經紀律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