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如果結合這幾天這些讓人揪心的新聞來看,毫無疑問《不完美的她》就是對社會現實的寫照。

家暴、原生家庭、童年創傷、女性地位等等非常刺眼的社會問題全都被鋪開了呈現在觀眾面前,女性在成長過程中經受過的痛和傷害,以及遭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讓很大一部分觀眾感同身受。


對於這種集女性元素、現實主義為一體的作品,往往它傳遞的社會意義大於劇集本身。縱然有觀眾無法完全認同《不完美的她》的改編方式,但不能否認其對當下社會現狀的思考。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小女孩穆蓮生是一根線,牽引著林緒之等人徐徐出場,讓平靜湖水之下隱匿了許久的惡魔浮出水面,等這根線越扯越長,扯到母親穆靜面前的時候,觀眾的情緒瞬間被點燃了。

尚武對蓮生暴力相加的時候,她在邊上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尚武對蓮生有僭越之舉時,她選擇了視若無睹······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作為穆蓮生的母親,唯一的親人,她親手把自己的女兒推向了深淵。我們討厭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更討厭給魔鬼遞刀子的幫兇,尤其是這個人還是血緣至親。

「惡人」、「不配做母親」等等,觀眾用一切能想到的詞咒罵穆靜,對她的憎恨是真真切切的。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越到後期,穆靜越「壞」,觀眾也就罵得越狠。

也有人能換個更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壞背後的原因。究竟是在絕望時候抓住救命稻草不想放手,還是歸根結底就是個自私又不夠獨立的人,所以才一次次掉入匪夷所思的怪圈?

自開場到收官,這個女性角色一直處在風暴的中心。

1

不合格的母親


穆靜當然連個合格的母親都算不上,但蔡雅同卻足夠動人。

在看了很多網友對穆靜的「唾罵」之後,其中一條對她表示理解和心疼的評論格外引人注目。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沒有站在上帝視角或是冷峻分析視聽語言,只是從普通觀眾角度感同身受,「演的太真實了」短短几句話就是對演員和角色的最佳褒獎。

毫無疑問,這樣的「真實」是蔡雅同一開始就想要讓觀眾看到的內容。

在加入《不完美的她》劇組,出演穆靜這個角色之前,監製就告訴她演完之後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而她也並沒有一口就答應。於是,在拿到劇本後誰也不確定這個角色就一定會交給蔡雅同。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照常看劇本、做筆記,蔡雅同開始慢慢走入了穆靜的內心,喜歡上了這個不完美的母親。


比起可能會面臨的罵聲,她的顧慮在於「從來沒有接過如此複雜性的角色,我擔心我的表演沒有那麼精準或者是會比較單薄。」

母親是有厚度的,穆靜不能為了壞而壞。她母親的身份與女性的自我並不衝突,「雖然說起來挺自私的,但是不能因為成為了媽媽而抹殺了她原本應該能有的權利。」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蔡雅同在收官時分享的微博


和主創達成這個共識後,蔡雅同把表演的重心都放在瞭如何讓人物的轉變更加合乎邏輯。

電視藝術一定不是完美的,有一些劇本沒有直接呈現的內容需要演員的表演來彌補,兩方互相配合的表演才能夠是流暢的。

既要豐富人物層次,又要符合人物的行動邏輯,這為蔡雅同的表演帶來了難度。海邊遺棄穆蓮生的那場戲讓觀眾過目難忘,蔡雅同讓大家看到了一個糾結的母親形象。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坐在海邊的穆靜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但她看見別人的腳指甲時卻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眼睛裡全都是落寞。


是當時這個非常細微的眼神「出賣」了穆靜的心思,原來在大家都批評她的不負責任時,鮮少會有人記得她也是個女性。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當然這無法成為她遺棄孩子的原因,蔡雅同也明白這點。沒有刻意在表演上找技巧,而是補上穆靜沒有被觀眾看到的那部分,儘可能的將人物弧光更完整。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2

普通女性穆靜


既是老闆又是兄長的陳坤也給了她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


拍海邊丟孩子的那場戲時恰逢陳坤來大連探班,他就坐在監視器旁看著蔡雅同拍戲,「那場戲坤哥給我的建議是再多一些想丟掉孩子,但是幸好孩子沒有丟的慶幸」只是多了幾個眼神和動作,穆靜就又飽滿了一些。

從播出效果來看,這個方法是奏效的。觀眾看到的不是簡單的不負責任的母親,是一個不想前進,也退無可退的女人形象,只不過這個人物並不討喜。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和穆靜一起生活的4個月,蔡雅同的情緒也經歷了幾重變化,有時候在各種情緒的擠壓下她時常需要跳出角色喘口氣。

同為女性,她氣穆靜的不負責任,「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就生下了這個孩子,但不是生下孩子就是媽媽了」。也是女性的同理心,她開始去感受人物的身不由己。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在拍拘留所和蓮生見面的那場戲時,蔡雅同多了幾分對角色的理解。


小演員忽閃忽閃著大眼睛,怯生生的對她說「你不是我媽媽」,「我的眼淚一下就在眼眶裡打轉,我就感覺不行了」,情緒到了完全是真實的表演。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千辛萬苦找到的女兒對自己說這樣的話,這種撕裂感讓她無所適從,直到後期配音時她還沒有走出情緒,眼淚止不住的流。

她也還記得劇組殺青錄視頻時候自己的情緒,面對鏡頭有好幾秒都沒有說話,「鼻子一酸就哭了,這個女人太不容易了,我很心疼她,她其實也是值得被愛的那麼一個女人」。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隨著時間的推移,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最後就變成了讓觀眾又恨又可憐的樣子。

這或許也能解答開播後部分觀眾的疑問。

單親母親的艱辛沒人理解,生活的苦悶也無人訴說,在日復一日的窒息中穆靜只能兀自走向更自私更極端的境地。現實和外界的冷漠把她逼到了牆角。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採訪時話題自然會從表演談到女性,「大家對年輕媽媽的理解跟包容度還沒有那麼夠」,蔡雅同坦誠她想要更多的人看見媽媽的重要性和不容易。

在拍完《不完美的她》之後,她看了擅長寫當代女性處境的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對岸的她》,對女性現狀的思考也隨之增加。「我們都應該更加獨立自主一些,不管是經濟還是精神。部分人雖然成為了媽媽,但是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大家都是一樣的」。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3

苦情戲專業戶

在穆靜之前,蔡雅同的上一部戲是《下一站是幸福》。她在其中飾演依舊非常苦情的楊小雨,一個在懷著二胎時被丈夫出軌的女性。

劇播出後,楊小雨獲得了非常高的關注度,連帶著演員也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注意到。大家在diss渣男的時候也被蔡雅同的表現力驚豔了一把。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楊小雨也是一位母親,但卻與穆靜截然不同。她敢愛敢恨,被家庭和朋友的保護的很好,更像是個追著陽光走的向日葵。

這兩種母親形象都讓觀眾印象深刻,一個向陽生長,一個生在溝渠,但究其本質,都是被傷害的女性形象。


看過兩部戲的觀眾很難想象這兩個角色居然出自同一個演員,還有人感嘆怎麼換了部戲蔡雅同的角色還是這麼苦。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兩個角色都沒有光環加身,卻讓觀眾一眼就看出了本質的區別,蔡雅同在表演上是怎麼區分的?

「相比穆靜,楊小雨天真爛漫的東西會更多一些」,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決定了兩個角色的差別,她要做的是突出各自本身的痕跡。

但事實上,不管是穆靜還是楊小雨,都是蔡雅同本人在表演。在她塑造的角色身上,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演員的職業素養。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如果仔細觀察蔡雅同的演藝之路,會發現她大多受一些製作精良作品的青睞。


從早前的《步步驚情》《風中奇緣》到近期的《天盛長歌》,再到待播劇《心動源計劃》,角色層次越來越有豐富,她正在得到更多的認可。

聊到這一點,她很謙遜「出演這些戲可能是我運氣比較好,但這樣也挺好的。我更願意去接一些更具自我挑戰的角色,這樣雖然可能創作過程中會比較痛苦或者是有壓力,但最後呈現的結果一定是自我的一個進步」。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逼自己一把的結果是進步飛快,表演上越來越嫻熟,蔡雅同也能更快看到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接連幾部戲之後,她開始突破原有的表演方式,把觸角伸向更遠的地方,向外拓展的也越遠。

最深切的體會來自穆靜,「從表演上來說,她能破掉很多以前我演戲的框架。整個人物的邏輯、框架就會全部重新建立。母親的角色也沒有讓我那麼害怕,反而是幫我打開了另外一個視角。」她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4

溫柔颯

但往前看幾年,蔡雅同並沒有這麼沉靜,她也曾經歷過等待的日子。

她還記得楊小雨上熱搜的那天。她給陳坤發了信息,感謝大家的信任,但對方的回覆卻讓她銘記在心。

「坤哥當時說了一句話,到現在我都忘不了。他說演員挺難的,不可控的東西又非常的多,但唯一可控的就是你的表演,鏡頭不會說謊,好的表演一定會被看到的。」


不要著急,這句話她聽到心裡去了,並且開始讓自己沉入到表演更深的世界中去。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而蔡雅同的改變陳坤也看在眼裡。

《不完美的她》看完片之後,陳坤找到她兩人又聊了一次,「坤哥都不敢相信這是我演的,他覺得很驕傲」。不敢相信的意思是蔡雅同帶來的表演超出他的預測,並且已經開始有自己的見解。

這給足了蔡雅同力量,要知道平時別人看到的她與鏡頭裡的她簡直判若兩人。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生於重慶,川渝地區的颯爽在她身上並不是十分明顯,反倒讓她多了幾分冷靜,「我很平和很慢熱,可能女兒都隨爸爸,我爸爸也是外冷內熱的那麼一個人,我還挺像他的」。

不明顯不代表不存在,蔡雅同的明朗來自於觀眾看不見的生活中。

不似演過的那些苦情角色,她的生活堅定有力,清晰透亮。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她在家的露臺上種了一棵樹,空檔期每天都會澆一次水,樹被照顧的非常好。心情不太好和特別好的時候,她都喜歡在樹下面坐著,「我就躺在椅子上看著它,就覺得好像它都能夠明白。」

類似這種時刻讓蔡雅同感到寧靜,「內心的創作好像多了一塊乾淨的地方,能夠提供我力量的地方。」

這種體會越多,心態也被練就的越穩,「鏡頭不會說謊,你內心浮躁的話,就算掩藏得再好,透過鏡頭也會被觀眾看到。」現在的她越來越明白演戲是一輩子的事。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雖然現在偶爾還是會有焦慮的情緒,但她在努力調整,看書看電影,一切能為表演帶來幫助的事情都是養分來源。

就像家鄉的鴛鴦火鍋,一半代表著熱氣騰騰的生活,一半則是清亮的玲瓏心。這讓她的表演有了底氣。

誠如陳坤所言,好的表演和演員都會被大家看到,在《下一站是幸福》之後,蔡雅同又和宋茜合作了《心動源計劃》(原名:《掮客》)。

蔡雅同每走一步,穆靜就更豐盈一些


這次別人口中的苦情戲專業戶能帶來什麼樣的表現無人知曉,但毋庸置疑,這部戲她將又會讓觀眾看到另一個自己。

鏡頭不會騙人,蔡雅同在等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