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美滿幸福始於洞房中張貼的這幅喜慶剪紙丨圖文詳解制作流程

"




龍鳳呈祥剪紙

作者梁盛萍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剪紙是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技藝之一,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的圖形符號,它生動地表達了人民群眾向善向美的意願和質樸厚重的審美。

剪紙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地區由來已久,其中婚俗盤合剪紙是最為獨特的一種。在陽泉平定一代,傳統婚嫁習俗中,為了增添喜慶熱烈的氣氛以及表達對新人的祝福和期盼,會請當地的民間藝人為新人用紅紙剪盤合,在新婚前夕將盤合貼在洞房裡。

盤合內容以對男女婚嫁結合和生命繁衍不息的讚美與歌頌為主題,是當地民俗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是陽泉人在結婚時婚房中的必備品。

上一期文章《愛情亙古流長,生命繁衍不息丨解讀民間盤合剪紙表達的歌頌與讚美》中,我們向大家分享了盤合剪紙產生的地域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表達的民俗文化內涵。多數人所不知的是,婚俗盤合的製作過程極為複雜,盤合剪紙是一門易學但難精的民間技藝。由於盤合剪紙是靠民間剪紙藝人口傳身授一輩一輩地傳承,所保留的文字資料比較少。

本期內容,我們有幸邀請了山西省級非遺項目(陽泉盤合)傳承人——梁盛萍,為大家圖文詳解婚俗盤合的製作過程,從而讓大家更加深入地瞭解盤合剪紙這門民間藝術的魅力。

盤合剪紙製作工具及紅紙的選用

陽泉(平定)盤合剪紙用到的工具有剪刀、鉛筆、橡皮、自制圓規、刻刀、蠟盤、紙捻等。


民間剪紙多采用紅紙 圖/作者提供

梁盛萍老師說,剪紙材料基本上採用紅紙,紅色本身就是一種帶有喜慶和熱鬧的色彩,民間剪紙選用紅紙也正是根植於這一傳統理念。

對於紅紙的要求,梁盛萍說過去喜歡用紅對紙,但紅對紙時間長了會掉色,保存時間短。有時也會使用紅蠟光紙,因其在拍攝時反光,所以只在練習時使用。現在多用萬年紅宣紙,如四尺的萬年紅宣紙,因為反面可以構圖,用起來比較方便。

蠟盤的製作

製作時,首先選用一塊40釐米寬、50釐米長,質地較好不易開裂的長方形木板,在板中央挖一20釐米長、15釐米寬、1釐米深的長方形凹槽,用清漆把木板表面漆光。

然後動手準備蠟灰,蠟要選用蜂蠟;灰是草木灰,用紗布包好草木灰,過濾,以防雜質損壞剪刀和刻刀的刀刃。

最後,燒製蠟盤,先將蠟融成液狀,按蠟和灰2:1的比例,把灰摻入蠟內攪拌;當蠟成糊狀時,趁熱把蠟灰倒入木板槽內,滿槽即可,快速攤平。

蠟盤做好後可先試用一下,如蠟盤太硬,剪刻時很費力;太軟又容易把紙刻陷進去,這就要重新融制,改變蠟灰的比例。

紙捻的製作


用衛生紙自制的紙捻 圖/作者提供

自制的紙釘子,可以將摺疊的多層紙固定好,扎一個小眼,把紙捻穿過去,向同一個方向壓平,這樣紙捻就不會來回動,起到固定紙張的作用。

以下是盤合剪紙具體的創作步驟。

確定主題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在正方形紙上畫單手紋樣,也可以折成對稱紋樣進行構圖。以婚俗文化的徽標盤合為例進行創作。

創作,首先要有一箇中心思想,即主題,不能隨想隨做。主題的確定,是剪紙作品的關鍵。

確定的主題是婚俗文化,因此會將生活中表達美好祝願和生活忠告的內容表現出來。即將生活中的吉祥物象作為素材,再經過選擇、提煉把它們更集中、更典型、更概括地進行組合,確定主題。

有了主題,就有了貫穿全畫的中心思想,主題是用表現中國圖騰文化的龍和鳳來表現新婚夫婦,其次將石榴牡丹(寓意多子多福);剪刀紋、菊花紋、如意紋(寓意愛情堅固如意);盤長紋(寓意幸福綿長),紅雙喜字、連年有餘等吉祥內容穿插其間,形成有趣的畫面。

這些圖案是作品的關鍵、作品的靈魂。因為婚俗文化講究團團圓圓、成雙成對,所以我們一般以二折四層的對稱龍鳳呈祥盤合為例。

選擇如何造型

當剪紙的主題和構圖確定後,如何造型就成為重要的環節,用陽刻還是陰刻,粗線還是細線,最重要的是用哪種方法剪刻所要表現的形體,這些都需要在底稿階段加以仔細推敲。

分層構圖、定稿

把紙張裁好、摺好,進行構圖、畫稿,構圖首先要突出主要形象龍鳳。


把四尺整宣對摺 圖/作者提供


把四尺整宣裁成兩張正方形紙 圖/作者提供


把正方形紙上下對摺 圖/作者提供

準備好一張四尺萬年紅宣,一張紙可以裁成兩張正方形紙。


把正方形紙折成二折四層 圖/作者提供

用二折四層對摺剪紙的方法,剪出的畫面中會出現四龍四鳳。

用同心圓分層式來構圖,可以用圓規,畫面較大的一般圓規不適用,也可以自制圓規,還有比較簡易的方法,用胳膊肘作為圓心,以小胳膊作為半徑來畫圓。


用胳膊肘畫圓 圖/作者提供

先從圓心開始構圖,中心部分畫一朵正面開放的陰剪牡丹花,接著左邊畫出菊花紋,中間雙喜字、右邊為長壽紋,作為第一圈。


畫出不同大小的同心圓 圖/作者提供


畫中心部分菊花紋 圖/作者提供


畫中心部分牡丹花 圖/作者提供


畫中心部分長壽紋 圖/作者提供

第二圈為牡丹、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蓮花和魚(寓意連年有餘)。


畫第二圈連年有餘 圖/作者提供


畫第二圈石榴牡丹 圖/作者提供

第三圈為龍鳳,龍鳳頭部都採用側面構圖,空白處適當穿插剪刀、如意、八寶(盤長紋)。


畫第三圈龍頭 圖/作者提供


畫第三圈龍鳳呈祥 圖片/作者提供

第四圈為牡丹花,寓意富貴滿堂,這也是最後一圈。中心構圖完成後和四角相分離,再畫四角的角花。

構圖完成,檢查修改後定稿。

畫第四圈富貴滿堂 圖/作者提供


畫角花連年有餘 圖/作者提供


畫角花喜上眉梢 圖/作者提供


穿捻牢固


釘紙捻 圖/作者提供


訂好紙捻準備剪制 圖/作者提供

用紙捻穿在作品空白處(剪紙圖案中要剪掉的部分),以牢固多層紙張,方便剪制,可以選擇刻刀劃、剪刀剪或刀剪並用的方法。如果是用刻刀劃,就將定稿放在刻制桌的蠟板上面。

剪刻作品


剪離中心與四角 圖/作者提供


剪中心部分菊花紋 圖/作者提供


剪第二圈石榴、牡丹 圖/作者提供


剪龍鳳呈祥部分 圖/作者提供


剪鋸齒線 圖/作者提供


剪四個角上的角花 圖/作者提供

剪紙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先剪最細的部分、最裡面的部分,再剪粗獷部分,最後剪外輪廓。總之,要按照先細後粗,先裡後外的順序進行剪制,時刻遵循萬剪不斷的結構特點進行剪制。


用刻刀劃 圖/作者提供

刻紙時要從畫稿的中央部分往外刻,先刻細部,後刻其他地方,最後剪刻外緣。這樣免得操作礙手,破壞作品效果。

不要邊刻邊翻看效果,這樣會使畫樣與下面的紙張脫節走樣。


即將剪刻完成 圖/作者提供

剪刻完了,再起下所釘的紙捻,用小鑷子慢慢地把作品一張一張的揭開,妥善保存。

使用刻刀主要是用刀尖,要注意刀尖在紙上的角度。一般是將刻刀持正,刀口稍向後下方低一點。刀尖深入紙內,不要左右擺動,以免扭斷刀尖和刻壞作品。

右手握緊刻刀,左手按住稿紙,刻鏤要慢,用刀要肯定有力,每一條線都要從頭到尾。注意中間不要出現虛刀,不要有連角,更不能有重複刻刀走過的地方,以免線條刻爛或使線條的邊緣參差不齊。

如果出現了連角,不要撕扯,免得撕壞。可等全部作品完成後,揭開來一張一張地刻掉連角。

如果使用剪刀,剪的順序也要先內後外,與刀的順序一樣。只是用針線把畫稿和紙張連在一起(或用大頭針別在紙上,紙捻串上),握在手裡就能剪。

使用剪子主要用剪子尖,圖中空白較大和線條較長的地方可用剪子口。刻刀和剪子也可以結合使用。

剪角花,一般情況下會剪兩種紋樣,兩兩相對,有的時候只剪一種,四角相同。

剪刻完成的作品 圖/作者提供


整理作品

剪刻完的作品,如有毛邊、連角和漏刻的地方,可用刻刀或剪子進行修整,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

揭離作品


揭離作品 圖/作者提供


繼續揭離作品 圖/作者提供


揭離好的作品(反面) 圖/作者提供


揭離好的作品(正面) 圖/作者提供

剪刻完的作品,如果是摺疊剪紙,要先按折紋一層一層慢慢打開壓平;如果是多層的單手紋樣作品也需要壓平輕輕揭離。

裝裱(保存)作品


裝裱好的作品 圖/作者提供

如果是作為禮品送親朋好友,則需要裝框或卷軸裝裱;如果只是為了保存紋樣,只需要把它夾到書裡即可。

剪紙塑膜(塑封)也是一種新工藝,不足之處是毀壞剪紙原紋樣,不能再次使用。(AND)

想了解盤合剪紙的美好寓意和文化內涵,可翻閱每日深閱讀上一期文章《愛情亙古流長,生命繁衍不息丨解讀民間盤合剪紙表達的歌頌與讚美》複習哦!

每日深閱讀,讓閱讀有溫度,讓思想有深度,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