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親愛的父母:放下焦慮的心,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最近收到來自一位媽媽的苦惱,最近因為女兒學習成績下降非常擔心,女兒因此壓力很大很不開心,都不跟父母說話了,回家經常把自己關起來!

她很想問問女兒怎麼回事,幫助女兒把成績趕上去,可是說了幾次都被女兒冷漠拒絕了,她和愛人為此非常焦慮,脾氣不好,經常吵架。

致親愛的父母:放下焦慮的心,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幾次詢問後才知道女兒只是沒再考第一名,她就已經受不了了,雖然她知道女兒班級前十名都是很好的成績,可是她說第一名說出去多光彩.....

很多這樣的家長在朋友圈曬孩子成績:看看我家孩子多優秀,我們家基因優良,教育方法高明,甩你家孩子幾條街。

致親愛的父母:放下焦慮的心,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一入學就開始操心孩子成績問題、課外班問題、手機遊戲問題、青春期叛逆問題......總之這輩子操不完的心,對孩子的現在未來充滿焦慮和恐懼。

現代父母的心理:“快,快,要不就來不及了,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我們,是一代個個焦慮的父母。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焦慮呢?我們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謬誤,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緊張、太累。

致親愛的父母:放下焦慮的心,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焦慮恐懼的根源只是因為我們看不到真相,我們認為將發生的一切不過是自己的杜撰和想象——負面的想象。

父母輸不起,但是要在種種侷限、處處掣肘的現實世界中拼成個贏家太難了,所以希望孩子彌補心中的缺憾,希望孩子能贏,給自己不完美的人生爭回面子。

致親愛的父母:放下焦慮的心,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因此,父母就轉移注意力,轉嫁壓力,把本該由自己完成的任務都壓在了孩子身上,把孩子當成攀比炫耀的工具,想要得到外界的認可肯定。

其實,我們不需要用孩子定義我們的價值,裝點我們的人生,這樣父母才能具備教育上的自信和底氣,才能放下根深蒂固的焦慮和恐懼。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當我們這樣去做的時候,無疑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身教的力量比逼迫、說教強百倍。

致親愛的父母:放下焦慮的心,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可是仍有太多的家長看不到真相,盯著孩子成績和不足,擔心他現在不好了以後就不好了,人生就沒希望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充滿了變數,從一個孩子一時的成績和表現就判定了他的一生,這樣科學嗎?

於是,我們就成了最焦慮的父母。教育孩子本來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如今則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父母的不焦慮,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致親愛的父母:放下焦慮的心,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你的生活也需要時間。試試看,能不能把你一顆焦慮的心輕輕地放下,去體會那種只用眼光欣賞,不去動手改造,只提供鼓勵和支持,不強加壓迫和重負的父母之愛。

你沒有必要費心跟別人證明自己是一個好的父母,沒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愛他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