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前段时间不用上班,在家待了一个多月,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调侃,没想到自己大学毕业以后还能过个寒假。


起初,大家都庆幸放长假,网络世界里有数不清的好玩有趣,刷刷手机看看电脑,一天就过去了。


再后来,有的人在朋友圈里呐喊“无聊”,也有的人开始打卡背单词,晒新尝试的黑暗料理,分享和前一天没啥变化的肌肉。


如今生活逐渐回归正轨,有的人仍然过着“无聊”的生活,上班摸鱼下班娱乐晚上熬夜赶工,而有的人,每天仍在充实自己,抵消不能出门浪的疲乏。


都说时间是最公平的,无论身份地位,彼此拥有的时间一样多,但人们却能过出截然不同的生活,这是为什么?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01

没见过世面的人,生活都很无聊


我有个同学,每次和她出来吃饭,她总是说:“好无聊啊,放假也不知道要干嘛,想找个花钱的机会都没有。”


看她如此烦恼,我还真诚地给出了建议——可以在家学学摄影、画画,或者练练瑜伽,调整身体健康状态,买点课程拓展知识面也是挺好的。


听完,同学却噎了我一句:“学那些玩意儿干嘛?又不能当饭吃。”


是啊,不能当饭吃,所以没有学的必要,日复一日在无聊和虚空中消磨生命。


想起一个词,叫做「内在空」——因为思想匮乏,脑袋空空,只看得到眼前的吃喝拉撒,也就没有欲望和动力去窥探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有人加班冲业绩,奖金到手立马买下心仪已久的GUCCI包,有人却在背后说闲话,“累死累活,只为装逼?”


有人痴迷于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有假期便出逃城市,有人却嗤之以鼻,“傻子才旅游呢,花钱买罪受,在家刷剧玩游戏它不香吗?”


这些年,「低欲望生活」的理念越来越流行,都觉得人活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学会看淡名利和财富。


然而,放弃上进,并不是高境界、低欲望,只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在海里挣扎着裸泳罢了。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层次低的人,看得见吃喝拉撒,却看不见诗和远方;看得见物质追求,却看不见满足自己的自爱;看得见飞机票的支付账单,却看不见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神奇。


以一孔之见做自我催眠,不敢承认别人的成就,也不敢直面自己的懦弱,局限于狭隘的视野,最终沦陷于即时快乐,被无聊的生活一点点吞噬。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02

安逸,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研究生毕业后,大东出于个人兴趣,又进修了另一个专业。一起上课的同学,大多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来的,说起来,还都是各自老家的同龄人里学历最高的。


大东在这里算是「异类」,阿豪常常调侃他,“和研究生做同学,说出去也太有面子了吧。”每当这时候,大东总是笑笑不说话。


每次上课铃响,大东就掏出笔记,准备听课记知识点,阿豪也掏出手机,开始无声的王者对决。一学期下来,大东产出两本笔记和90+的成绩,阿豪还在钻石和铂金段位之间徘徊。


有一次,大东忍不住问他:“每节课都打机,你的学费不就白交了嘛?”


阿豪笑了笑:“还行吧,反正听不听课都差不多的,读了书工资也就那样,最后还不是要给别人打工。”


是啊,在他们眼中,「差不多」就够了,「差不多」已经很了不起了。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班上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听到别人考证成功,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花钱买的;别人考上好学校,他们怀疑走了后门,痛斥社会黑暗,感叹命途坎坷。


男孩拿马云、乔布斯给自己当挡箭牌,安慰自己能成功的人就是能成功,不能成功的人再努力也没用;女孩把“考得好不如嫁得好”奉为圭臬,消磨度日,只等着拿了证书、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回家相亲结婚生子。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有些人25岁就死了,75岁才埋进坟墓”,明明是最好的年纪,还没使劲就宣告了放弃。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在一点点小成就的“错觉”中安于现状,拒绝了向上一层的机会,因为短视和懒惰,错过了高处的风景。


温水煮青蛙,煮着煮着,社会就把你淘汰了。


层次越低的人,越会想办法去合理化自己不上进,不努力的行为,为自己找到一个保持舒适的理由。


相反,层次越高的人越容易产生“不安”,因为在他们懂得,危机感和舒适感是成正比的。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师妹Angel,大学期间作为交换生,去英国读了一年书。


印象中,她喜欢旅游、喜欢聚会,因为天资聪颖,所以功课和考试都能轻松过关。但是在这一年里,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天天熬夜看书查资料,朋友圈里不见异国风光,只有几张高糊图片,是凌晨时分灯火通明的图书馆。


有一回聊天,我问她:“那么喜欢旅游,怎么不趁此机会游遍欧洲啊?“


她叹气道,“以前觉得自己特别能耐,考试不用认真准备也能拿第一,来到这里才发现,我真的弱爆了!聊起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他们能滔滔不绝,随便拎出来一个话题都堪称冷知识。而我呢?离开了课本,一问三不知,惭愧啊!”

老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只是因为我们待的池塘还太小,一旦有机会挪进一个更大的池塘,就会发现,自己不过是一条不起眼的小鱼。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毕业以后,Angel没有立刻出来工作,而是参加了联合国的志愿者项目,在日内瓦的总部实习了半年,没有一分收入。


很多人笑她傻,高学历变成廉价劳动力,Angel却觉得,“去UN工作是我目前为止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老板是其领域的佼佼者,教会她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思维,和各国科学家、经济学家、外交官等人会谈时,还带着她一起见世面。如果不是当了「廉价劳动力」,恐怕这辈子她都不会接触到这些牛人趣事。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有时候,眼前的利益是最不值钱的,它甚至会切断你通往上层的路。


而层次高的人,愿意拿钱和时间换机会。更丰富的知识,更广阔的视野,才是他们所追求的境界。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03

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才能拥有更高的格局


有人说,你把时间花在哪,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琳琳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一时兴起买下的跑步机和kindle在家吃灰多年,跟着别人上网课,结果高价买课低价转手。唯独追星这件事,坚持了许多年。


她就像一部活的追星指南,爱豆什么时间什么行程、粉丝怎么花钱怎么打榜,琳琳都了如指掌,在饭圈混得如鱼得水。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直到去年,琳琳在同学会上遇见了当年班里的学渣——因为成绩差、长相普通,她们暗地里都挺不待见学渣的,没想到,人家不甘堕落,苦苦用功逆袭考上研究生,又在公司里拼命工作。


同样的年龄,琳琳还在混饭圈、还花呗,而学渣得老板器重,一路升职加薪,已经付了房子的首付了。


琳琳说,她不是惊讶于学渣的逆袭,也不是嫉妒别人有钱,而是发现自己花了许多年去追星,到头来自己的生活却止步不前,过得一团糟。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杨绛曾经给一个向她请求解惑的年轻人写信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而有的人的问题则在于,关注自身太少,关注他人太多。


层次高的人,懂得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什么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什么是生活的主旋律。


一个人,只有在关注外界的同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成长上,才能真正感悟生活,用心过好每一天。


在繁华世界里,愿你能看见自己,关注自己,放大自己,做一个层次更高的人。


层次越低的人,生活越“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