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元帥雕像被拆,引俄羅斯不滿,西方與俄羅斯為何矛盾重重?

最近俄羅斯的輸入病例居高不下,黑龍江綏芬河突然成了國內抗疫前線,俄羅斯的疫情也成為了國內討論的熱點話題。

但是最近關於俄羅斯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新聞。4月3日,捷克布拉格市拆除了蘇聯元帥伊萬·科涅夫的雕像。這個舉動遭到各界的反對,俄羅斯方面對布拉格的行徑表示譴責,俄羅斯駐歐安組織代表團稱,這是布拉格歷史上的“黑暗一天”。

前蘇聯元帥雕像被拆,引俄羅斯不滿,西方與俄羅斯為何矛盾重重?

這個小事件是近二十年來西方與俄羅斯關係矛盾的一個小縮影,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雙方對二戰解讀的矛盾。還有一直備受關注的烏克蘭危機、敘利亞戰爭等事件都反映著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

從本質上說,俄羅斯與西方關係具有結構性矛盾。這與雙方對冷戰終結的認知有關,當今世界是單極還是多極?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存在本質差異。

前蘇聯元帥雕像被拆,引俄羅斯不滿,西方與俄羅斯為何矛盾重重?

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開啟歐盟東擴和北約東擴,影響了一批東歐的前蘇聯國家,這種擴張模式嚴重擠壓俄羅斯的傳統影響空間,造成了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困境。另外俄羅斯一直主張世界多極化,美國卻極力捍衛其單極世界。大體上講,這就是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一切分歧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一直準備成為世界性強國,而西方願意看到俄羅斯成為世界性強國嗎?這是一個大問題。

前蘇聯元帥雕像被拆,引俄羅斯不滿,西方與俄羅斯為何矛盾重重?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萎靡不振,美國將俄羅斯看成是弱國,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俄羅斯通過“強國”戰略迅速崛起。俄羅斯的“強國”戰略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但強大的俄羅斯顯然不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各種遏制其崛起勢頭的政策。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這麼做是由其國家利益決定的。因為俄羅斯橫跨歐亞,歐亞地區的重新整合是俄羅斯的重要戰略之一,這引起了美國和北約的隱憂,他們不能允許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一個地方成為一方霸主。

前蘇聯元帥雕像被拆,引俄羅斯不滿,西方與俄羅斯為何矛盾重重?

對烏克蘭和敘利亞的“爭奪”,可以說是雙方在“前線”的直接交鋒。

俄羅斯其實一直以來希望與西方國家在平等基礎上發展關係,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在可預見的未來,西方國家依然不會將俄羅斯視為平等夥伴。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不會重回冷戰高度對抗狀態,俄羅斯今後會更加主動地發展與新興國家的關係。

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不斷髮展,新興國家是俄羅斯可以藉助和依賴的反對單極世界的重要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今後會更加主動地發展與新興國家的關係。

前蘇聯元帥雕像被拆,引俄羅斯不滿,西方與俄羅斯為何矛盾重重?

以中俄關系為例,俄羅斯會更加重視中俄關系的發展。中俄關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備受美國等西方國家擠壓的俄羅斯在中俄關系發展中找到了平等、尊嚴和共識。作為新型大國關係典範的中俄關系為當今世界提供了一個處理大國關係的恰當模式。

說明:本文只為分享知識,部分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未找到出處,如侵權請聯繫處理,致謝!
轉載:如需轉載本文,請在文章開頭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