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鲁迅的话竟一语成谶……

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而已集》鲁迅

鲁迅先生评论时弊入木三分,笔调辛辣。他对中国农村的种种悲哀既不是纯粹怜悯也不是一副要划清关系的冷眼相待;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那么鲁迅究竟说过些什么?又是否到今天还适用呢?

谁曾想,鲁迅的话竟一语成谶……

1.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

2.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下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小杂感》

3. 我懂得沉默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

4.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野草》

5.只有那暗夜为想变为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明天》

6.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野草 墓碣文》

7.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未订的画集,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谁曾想,鲁迅的话竟一语成谶……

小时候读鲁迅的散文总是觉得很有些嚼头;比如《坟》。那些“似是而非”的语句在当时的我看来,代表着神秘,代表着某种我所不知道的真理。于是尽管无法理解,我也会一遍遍重复阅读,并得到莫名的满足和自豪感。

而再读鲁迅,才发现当时的理解和想法有多浅显。比如《祝福》,当时祥林嫂的悲剧在我看来和老师说的“死于封建吃人的礼教”没有什么差别。可是现在回头看,仅仅“封建吃人”四个字能概括吗?

谁曾想,鲁迅的话竟一语成谶……

迷信仅仅是因为封建吗?如果从不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盲目跟从别人的想法不也是一种迷信吗?吃瓜群众不断揭祥林嫂的伤口仅仅是因为封建吗?假如人心中有一份怜悯和换位思考,不用闲言碎语一点点剥夺他人的希望,祥林嫂何至于绝望?再看看祥林嫂自己,如果能有一份界限感,不要总是向别人说起自己的悲惨,反复撕开自己的伤疤取悦别人,何至于引来这么多吃人血的苍蝇呢?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相似的场景、相似的人性何止在那个时代进行着呢?与其说鲁迅写的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倒不如说是人性的卑劣之处。这种人性的恶,不仅是个人的罪大恶极,而是一个环境里所有人的麻木不仁所铸就的令人窒息的绝望。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道:“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

每人都是大陆的一片,要为本土应卯。

那便是一块土地,那便是一方海角,那便是一座庄园,

一旦海水冲走,欧洲就要变小。

不论是你的,还是朋友的,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

丧钟在为谁敲,我本茫然不晓,

不为幽明永隔,它正为你哀悼。

鲁迅对于人性阴暗面的描写可谓力透纸背。因为人性的恶从来不会简单地因为一场改革就可以彻底抹杀;鲁迅所描写的这些恶依旧时时能在我们身边找到相似的场景对应。看来确如鲁迅所言,这些话依然用到了将近百年之后的今天。

谁曾想,鲁迅的话竟一语成谶……

为着极力摆脱这人性中的恶,我们恐怕要上下求索,不断找寻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