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人唾棄的賣國賊,竟然洗白成忠勇謀國的李中堂!

晚清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

一個人人唾棄的賣國賊,竟然洗白成忠勇謀國的李中堂!

這位李大人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他的賣國行徑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逝於北京。

而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則極大地美化了李鴻章,由老戲骨王冰主演的李鴻章可以說是完美的人臣典範,老成謀國。在他身上看不到李的鎮壓百姓,殺人如麻,對洋人的卑躬屈膝,曲意逢迎。反而看到的是錚錚鐵骨,公忠體國!更可笑的是,李鴻章竟然是自殺殉國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一個人人唾棄的賣國賊,竟然洗白成忠勇謀國的李中堂!

當然,電視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對於歷史人物形象的改編也是無可厚非的。然而,我們在欣賞電視劇的同時,也應該有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一個人人唾棄的賣國賊,竟然洗白成忠勇謀國的李中堂!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為“再造玄黃之人”。

可見,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其中有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和齷齪。

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死後追贈太傅,晉封一等肅毅侯,諡號文忠,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這是滿清統治者對於忠實走狗的憐惜和施捨。

一個人人唾棄的賣國賊,竟然洗白成忠勇謀國的李中堂!

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這是他對國家有利的一面。

後人多詬病李鴻章曾作出的錯誤賣國決策。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籤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

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

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

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評價他的歷史地位也只是八個字:“勞國害民,過大於功”。

各位,你們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