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優等生”衝擊新目標的“高分答卷”

看,“優等生”衝擊新目標的“高分答卷”

5月6日,2020年企業衝擊新目標誓師動員大會上,威高集團、迪尚集團、家家悅集團、威海建設集團、豪頓華工程有限公司、鑫發控股有限公司、天潤聯合集團、萬豐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企業衝擊新目標的戰略規劃、發展思路、推進舉措等進行了大會交流。

企業衝擊新目標的“考試”,撞上了全球疫情,我市企業卻答出了穩定訂單、逆勢拓市的“高分答卷”。翻開這些“優等生”的作業本,我們發現,他們在各自行業領域手握核心科技深耕市場,正向著新目標,發起一輪又一輪更猛烈地衝刺。

看,“优等生”冲击新目标的“高分答卷”

威高集團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做實驗。本文圖片均為紀哲攝

威高集團:布好全球市場這盤“大棋”

威高集團血液淨化產業園內的第6期項目生產線正在一邊進場安裝,一邊進行測試。隨著項目投產,一座全球最大的透析器生產基地正在崛起;

威高生物疫苗製藥、血液滅活滅菌裝備(X射線輻照裝備)項目施工現場,數十輛重型工程車轟鳴作業。待項目建成投產後,每一個項目都將迎來“高光時刻”,疫苗項目將填補省內無疫苗生產企業的空白,X射線輻照技術可替代以往同位素等高放射性汙染輻照產品;

日前,人工肝裝置獲得註冊證,雖剛上市,新訂單已紛至沓來……眼下,威高集團各項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威高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威在2020年企業衝擊新目標誓師動員大會上,列下了今年實現雙增長目標的“戰表”。

會議現場,張華威用數字對雙增長作了明確解釋:實現銷售收入510億元,利稅68億元。“目前來看,雙增長的目標實現起來,沒有問題。”

信心不是從天而降,是有“王牌”支撐的。

血液淨化產業園項目共10期,全部建成後將形成年產1億支血液透析器的生產能力;加快微創手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磁導航手術機器人等產品的臨床、註冊工作,使其儘快進入市場;可降解心臟支架等項目的實施,將再造一個新威高……一個個陸續上馬的新項目,讓威高在發展“高速路”上馬力十足。

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已基本實現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功能要求,聯合新華醫療、東軟醫療等10多家行業龍頭建設的製造業創新中心、高創技術轉化中心、國際醫學交流培訓中心等,已全部具備申報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條件;整合現有16條產業鏈和3000多家醫院用戶及醫療器械物流運輸、專用倉儲物流系統、託管醫院採購及營銷團隊、信息系統資源,構建統一銷售網絡;充分利用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的聯盟優勢,加快與科研單位結盟,研發高端產品……針對一項項國字號平臺建設,威高集團“大手筆”不斷,撐起向更高水平發展的“脊樑”。

瞄準雙增長的目標,不僅需要加快發展步伐,還需要更長遠謀劃。

張華威認為,企業壯大的途徑無外乎自身擴展與併購他企。對此,威高集團首先“出征”歐美市場,分別收購以南美為主要市場的全球以來健康公司、以歐洲為主要市場的英國麥鈉技術公司,利用其現有銷售網絡銷售威高產品;逐步在歐洲主要國家設立辦事處,重點開拓歐盟市場;深拓亞非市場,收購其市場網絡,提高市場滲透力;在供應鏈前後端,收購國外公司,在產品線補充上,投資已收購的國外公司,擴大產能。就這樣,威高加快收購、建廠,國內外開花。

四面出擊的威高,以嶄新姿態邁上了國際舞臺,在全球市場佈下一盤“大棋”。今後幾年,威高集團將在60%的國家達到海外銷售覆蓋,海外銷售收入將佔集團全部收入的25%以上。

看,“优等生”冲击新目标的“高分答卷”

迪尚集團防護服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迪尚集團:逆勢而上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迪尚集團的生產車間,隨著機器高速運轉,一件件石墨烯防護服依次“走”下生產線。公司董事長朱立華說,目前生產的3000件石墨烯防護服4天后將發往英國。

雖然剛上市才一個月,石墨烯防護服已在全球“火”了起來,眼下還有訂單接踵而來。

在迪尚集團,拳頭產品不只石墨烯防護服這一個。在疫情面前,紡織服裝行業遇上市場冰點的時候,迪尚集團這個以外貿為主的紡織服裝企業,依然保持著在手訂單約3億美元,工廠交期訂單量排到8月中旬。

逆勢而上,對於迪尚集團而言並不陌生。成立27年來,每一次遭遇行業嚴冬,都出現了以變應變的操作。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集團先後在美國、歐洲等地成立貿易公司,成功邁出走向全球市場的第一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集團收購了法國的菲羅、日本的住衣等公司,實現了OEM向ODM的蛻變;在“一帶一路”機遇面前,先後在緬甸、孟加拉、柬埔寨建立3個工業園區,實現了產業鏈的海外佈局……在商海身經百戰的迪尚,以敏銳的嗅覺踩準市場的節奏,闖出一片新天地,這次也不例外。

打開兩個月前集團的電子郵箱,往前翻十幾頁,都能發現接到的郵件不是要撤單,就是要暫停訂單。那時,深深的無力感包圍著集團的每名員工。朱立華說:“我們也知道光發愁是沒有用的,對付困難的惟一招數,就是戰勝它。”

戰“疫”面前,迪尚集團抓住國際防護用品需求暴增的商機,在原有10萬級淨化車間的基礎上,再建一座5000平方米10萬級淨化車間,從傳統產品生產線上調來500多名工人,又新招1000多人,24小時歇人不歇機,擴大產能。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面前,迪尚集團又開始利用一個多月時間,尋找到石墨烯這種新型材料,研發適合日常生活穿著的“時尚”防護服。為提高產品性價比,設計團隊反覆對一件衣服內的石墨烯克重進行測試。兩個月後,外觀時尚又兼具防塵、抗菌功能石墨烯防護服面市。

截至目前,醫用防護物資已完成出口額8000萬美元;高端服裝產品出口市場不降反增,僅大連工廠一季度高端產品的利潤就增長了27%,訂單排到6月份……

繼續與全世界做生意的迪尚集團,眼下已開啟大規模全球投資:投資2億元建設中國服裝設計創新中心,投資2億元購置德國、日本一流智能化設備200多臺套,投資1億元建設防護物資生產基地,投入5億元建設6萬餘平方米的創新研發基地。朱立華說,現在可不是省錢的時候,必須要利用境外疫情防控的時機,想辦法穩住生產、抓牢訂單。“危機也是機遇,看你能不能抓住。”

如今,在冰點時刻,突圍成功的迪尚集團,愈發底氣十足。在2020年企業衝擊新目標誓師動員大會上,朱立華自信地說:“有信心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力爭突破150億元,利稅翻番。”

看,“优等生”冲击新目标的“高分答卷”

家家悅工作人員在為顧客分類貨物。

家家悅集團:把威海產品推向全國

踏入淄博宏程國際廣場地下商業區,最引人注意的就屬白底紅字的“家家悅”招牌。這位來自威海的“新成員”,不僅擁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式日用品,還建有儲存著高端名酒的恆溫酒窖和日韓直達洗化專區等特色區域,儼然已成為淄博市民的“新寵”,採購人群絡繹不絕,整日裡都熱熱鬧鬧。

在國內零售業關店不斷的情況下,家家悅集團卻新開了不少門店,將帶著威海印記的各式產品送到了不同地區人們的餐桌上。這背後,是家家悅集團衝擊新目標的信心與決心。

“會上提到了我們的新零售業態,相當於直接給我們打了一針‘強心劑’!”5月6日,走出2020年企業衝擊新目標誓師動員大會的會場時,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培桓的臉上笑容滿面。

儘管疫情影響了集團上半年的開店速度,但作為一家從批發企業轉型發展的連鎖超市,家家悅集團有信心更有能力轉危為機。無論是在2008年面對經濟危機時加速全省佈局,還是在2016年實體經濟受電商衝擊時成功上市,亦或是在2018年消費動力不足時走出山東……每一次的困難,對家家悅集團來說,都意味著機會。這一次,也不例外。

眼下,不止在威海、在山東有家家悅,甚至河北、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地都有家家悅的門店。截至一季度末,家家悅集團已形成跨越5省800多家門店的網絡佈局,可謂是給2020年企業衝擊新目標開了個“好頭”。

門店鋪出去了,貨品如何實現快速供應?家家悅集團給出的答案是,打造全球直採、全國聯動的供應鏈體系。

走進威海九龍城的家家悅超市,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滿目,新西蘭的蜂蜜、比利時的牛奶、韓國的清酒……它們,正是通過供應鏈體系“來”到家家悅,再進入千家萬戶的。而在這裡,一瓶新西蘭原進口的PureNZ天然礦泉水僅售3.9元,同樣也是供應鏈體系的功勞。如今,這套與原產地直接對接,省去中間環節,直供百姓餐桌的供應鏈體系,已成為家家悅集團衝擊新目標的一大“法寶”。

線下門店如火如荼,線上發展也不能落後。4月底,家家悅集團上線了一款“家家悅優鮮”小程序。打開小程序,時蔬瓜果、洗髮洗漱等商品一應俱全,動動手指下單,3公里內30分鐘就可送貨上門,省時又省力。現在,這款小程序已在市內7家門店同步上線,實現了市內到家業務的全覆蓋。

從線下到線上,從威海到全國,在企業衝擊新目標的過程中,家家悅儼然已經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我們希望在完成新目標的同時,能夠通過集團800多家的門店網絡,把更多威海本地產品推向全國,為威海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王培桓的話,擲地有聲。

看,“优等生”冲击新目标的“高分答卷”

威建集團建起裝配式鋼結構和新型建材產業基地。

威海建設集團:向建築產業化“進軍”

5月6日,2020年企業衝擊新目標誓師動員大會會場內,專心聽講的威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波心潮澎拜。與此同時,威建建邦新型建築材料生產基地內,新上的生產線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試生產。

“會上‘點贊’了我們向建築產業化持續轉型的發展戰略,給我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今年我們將繼續向建築產業化進軍,爭取實現企業總產值確保100億元、爭取突破130億元的新目標!”王傳波的話裡,充滿著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是什麼讓他如此有信心?答案很簡單:企業轉型。

威建集團的轉型發展之路由來已久。2018年,威建集團便建設並投產了利東建築科技項目,搭建起威海最大、省內排名三甲的建築PC生產基地,如今又“跳出建築做建築”,著手建立起裝配式鋼結構和新型建材產業基地。

作為其中的“重頭戲”之一,威建建邦新型建築材料生產基地項目一條生產線已安裝完成,高壓擠塑板等材料已實現生產,項目總投資達到4.6億元,全部投產後預期年飽和產能可達到100萬平方米。

“新型建材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只是一部分。‘鼠標加水泥,建造到製造’,才是威建集團要走的路。”王傳波說,為實現目標,威建集團可謂是“大手筆”,計劃總投資近30億元。

作為這30億元的“落腳點”之一,奧東金屬製造項目一期工程已投產,可年生產金屬構件4萬噸。然而,這個重點拓展新型裝配式鋼結構、中重型鋼結構和空間鋼結構產品加工製造的項目,為什麼會成為威建集團轉型發展的重點之一呢?

這就要提到裝配式建築。同傳統建築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築可實現多層同時施工,施工工期不僅大大縮短,而且更加綠色環保。在國內,這樣的建築方式還有點新。威建集團正是瞄準了這個“新”,才迎頭而上。

眼下,受疫情影響,建築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身為其中一員的威建集團將如何實現逆勢突圍?王傳波給出了兩個字的答案:項目!年內,威建集團將啟動威海建設集團總部大樓建設項目,併力爭將其建設為我市的地標性建築;而已經投入建設的臨港創新產業園項目也將在年內完成預計投資額6億元。

國內市場要逆勢突圍,國外市場也不可放棄。威建集團將在穩固既有市場的基礎上,加速向周邊區域輻射拓展,爭取實現威海區域外施工產值30億元以上,佔企業總產值比重要突破30%。其中,海外市場方面,將加大與中國路橋、中國港灣等央企的合作力度,參與非洲道路、橋樑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抓住機遇進軍非洲地區醫療、住宅、建材等經營領域,嘗試開展海外資本運營。

從建造到製造,威建集團主動轉型升級,不僅換來了市場的青睞,更為企業衝擊新目標提供了強大動力。王傳波相信,實現新目標的那一天,不會很遠。

監製:朱凱輝

統籌:邵春濤

審讀:梁 靜

看,“优等生”冲击新目标的“高分答卷”

【刷爆威海人朋友圈的文章】

不再免費 威海小客車過榮烏高速雙島至北海6日起收費

這個青年節,他們用綠樹紅花扮靚城市

把工期搶回來!我市公路重點工程全員上崗忙建設

2020年5月3日0時至24時 威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