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到底能不能喝水?這4件事沒搞清楚檢查就白做了

從小到大,無論是學校的新生體檢,還是公司的員工體檢,在這麼多健康檢查之下,相信大家對於

尿常規檢查一定不陌生。不過雖然驗尿是最普遍的檢查項目之一,但如果要大家說出尿常規檢查前到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相信還是說不太完整,不過沒有完整了解驗尿前要做的準備,檢驗的結果很可能就不是正確的,既然都要做檢查了,還是做好才對。

驗尿到底是要檢查什麼?

如果仔細看健檢報告上的項目,通常會有一個「肝功能檢查」,但很少出現「腎功能檢查」,因為腎功能是分別利用血液檢查跟尿液檢查來判斷的。

我們都知道腎臟是負責幫我們排毒的,而這些毒素就是透過「尿液」排出去,同時也包含身體不需要的廢物、雜質,所以如果尿液中出現太多毒素、廢物,表示腎臟的工作量很大,可能快要不行了,等於是個腎功能的警示燈。

所以在驗尿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讓尿液可以真的反映身體的狀況,瞭解腎臟的功能,發現問題就可以及時的干預和治療。

體檢到底能不能喝水?這4件事沒搞清楚檢查就白做了

驗尿前的4大誤會

一、驗尿前不能喝水吃東西?

一般我們想到要檢查,都會想到要「空腹」,也就是餓著肚子撐過8~12小時。不過除非醫生有特別說明,不然驗尿前是不需要禁水禁食的,而且,通常會遇到的問題是驗尿的時候「沒有尿意」,反而需要喝一點水才能讓早上尿得出來。

不過水如果喝太多,還是會把尿液稀釋掉,其中的雜質可能就測不準了,所以建議前一天晚上不用特別限制,但早上起床後、一直到檢查前,大約喝200ml的水量就好,再多就太多了;如果不會口渴、也有尿意,不用硬喝也沒關係。

雖然驗尿前雖然不用特別禁食,還是有些東西不能吃、喝。前一天晚上建議不要吃會把尿液染色的食物,像是火龍果,也不要吃太多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免得影響尿液檢查試紙,也千萬不要喝酒、不要喝含糖飲料,基本上並沒有其他限制。

體檢到底能不能喝水?這4件事沒搞清楚檢查就白做了

二、驗尿的時候,沒有「中段尿」也不會怎麼樣?

雖然大家都聽過醫生強調要取「中段尿」,但有時候真的感覺憋不住,為了怕尿液不夠,還是會偷工減料的「直接尿」。

大家需要注意:「因為前段尿靠近尿道,尿出來的時候可能沾到外面的細菌,所以中段尿是比較乾淨、比較準的;而且中段尿基本上在尿尿前都還儲存在膀胱裡,所以可以看出膀胱裡是不是殘留什麼細菌、有什麼病變。」,所以留取中段尿非常重要

而且早上第一泡尿因為在膀胱裡儲存最久,量最多,而且如果有病變,不管是掉落的細胞、細菌也會最多、最濃,像是蛋白尿、血尿,都是看第一泡尿最準確。

體檢到底能不能喝水?這4件事沒搞清楚檢查就白做了

三、尿尿時,只要褲子脫下來尿就行?

相信大家在尿尿的時候,都不會想太多的直接尿。但其實,前面提到的「尿容易被汙染」,所以尿尿前建議可以先洗手,然後用乾淨的面紙擦拭一下外陰部,尤其是女生,如果有白帶也要記得擦乾淨,免得被誤認為是蛋白尿。

而裝尿液的杯子,也要注意不要捏著杯子裡面,要拿外面,免得尿液被手上的細菌所汙染了。

體檢到底能不能喝水?這4件事沒搞清楚檢查就白做了

四、尿完之後因為人很多,所以先去買個早餐再回來交尿

尿液如果暴露在空氣跟常溫中,裡面的細菌會開始分解葡萄糖,所以檢測結果就會不準。最「新鮮」的時間是,尿完之後2小時內要交回去,否則就要重新留取尿液標本。

【關注健康,關注楠醫生】

體檢到底能不能喝水?這4件事沒搞清楚檢查就白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