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詩歌的朝代

唐朝是歷史上最璀璨奪目的朝代之一,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物質生活豐富,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其實唐朝可以說是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風俗特徵反映了當時封建制度的繁榮。作為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現形式,唐詩,成為政治的反映,同時也是經濟,文化和社會習俗等情況的反映。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國家高度統一,國力空前,思想啟蒙,物質生活跟以前相比乃是天壤之別。在這種局面下,唐人總體上都具有自信心,思想自由和不甘被束縛的感覺。恰好詩歌創作,正是在這種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因此這種局面為詩歌的發展提供了合適的土壤。所以唐詩作品的數量極其龐大,有691種不同的詩文彙編,僅這些詩人被添加在《全唐詩》中的,就足足2200餘人,唐詩8900多首,唐代也被稱為“詩歌”的朝代。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唐代空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為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從歷史上看,唐朝時期的中國是一個朝代大國的時代。唐朝是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如此繁榮的經濟為諸如藝術品之類的事物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簡而言之,就是說,如果人們仍然吃不飽,而且他們的頭隨時都可能移動到不同的地方,那麼恐怕那個時代就不是創作詩歌的好時機。在唐代,中國富強,前身是太宗貞觀,繼而是宣宗開元。杜詩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社會已接近古代大同的地步。在如此國家太平,人們也都安居樂業的時代,詩歌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長。為相對較差的歷史積累為唐代詩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唐宋以前的詩歌有詩經楚歌,陳宮梁體,但尚無高峰可尋。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唐代以後沒有詩,這意味著無論如何,在經濟,政治,文化和歷史上,唐朝比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擁有更多良好的條件,為詩歌創作提供了從來都沒有過的優越環境,使唐詩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中國文化史上,它閃閃發光,壓倒一切花卉。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唐朝最“懶”詩人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唐朝最“懶”的一個詩人,他同時也是唐朝最特別的一個詩人,一生只寫了兩首詩,但是毫不誇張的說,其中一首詩幾乎可以壓倒全唐的詩人,他就是張若虛。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張若虛這個名字你也許沒聽過,但是他的《春江花月夜》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的另一首詩跟《春香花月夜》比起來就有些相形見絀了,題目是《代答閨夢還》。在他的那個時代,周圍很多人對他褒貶不一,主要是因為他的這首《春江花月夜》,一部分人認為這首詩可以壓倒全唐所有的詩詞,並對這首詩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認可,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說《春江花月夜》可以壓倒全唐,是有些言過其實了,先不說唐朝的詩人多如牛毛,所創作的美妙詩詞更是多如天上的繁星,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只是描述了江邊的風景,工整倒是挺工整,但要想憑藉這首詩壓倒全唐,或許他還沒有這個資格。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其實張若虛在唐朝創作的《春江花月夜》,在當時並沒有流傳很廣,真正讓《春江花月夜》成為盡人皆知的大作,是唐朝之後很久的明朝時期。關於張若虛為什麼創作《春江花月夜》,其中緣由還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據說張若虛在還未寫《春江花月夜》之前,在一次外出觀景,認識了一個女子,這個女子家境很富有,是一位標誌的千金小姐,兩個人見面後,經過攀談交流,雙方都被對方的風致所折服,一個溫柔嬌媚,一個才高八斗,那名女子決心要為張若虛託付終生,但是窮書生配富家女子,似乎是不怎麼契合的,最終果然出了意外,張若虛和那名女子被迫分開了。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後來過去許久,經過輾轉周折,張若虛和那名女子終於再次見面,人生大起大落使得張若虛百感交集,心中感情全部傾注於《春江花月夜》這首詞中,這就是張若虛創作《春江花月夜》的由來。這首詩雖然不是描述家國的情懷,未免讓人覺得有些小家子氣,但是家國固然重要,個人經歷仍然是不能讓人忘懷的,特別這是張若虛親身經歷過的,所以這首詩是非常值得紀念自己的愛情的。

春江花月夜

下面我們來說說這首詩,這一首詩的題目,春天,河流,花朵,月亮,夜生活反映出美麗的五個最動人的時刻。這兩件事構成了藝術的美好境界,並探索了誘人之處。整首詩是從風景,情感和理性開始的。全詩的第一重要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主要寫了面對江河時內心可以產生的情感。還有對弱女小兒等這些流浪者的後顧之憂。詩人開始捕捉到這個標題,並勾勒出了春江月夜的壯麗畫卷:江潮與大海相連,月亮漲潮。這裡的“大海”是錯誤的參考。天空是白色的,像大海一樣,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著潮水湧動,場面非常壯觀。“生活”一詞賦予了明亮的月亮和潮汐一種活潑的神態。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春江花月夜》超越了諸如不能簡單地模仿山川河流、宇宙是無限的、一生的悲傷、表達情感的愛情詩之類的山水詩的哲學詩。詩人為這些問題所共有的傳統文化主題注入了新的含義,將詩歌,繪畫和哲學融為一體。通過對春江月夜的描繪,我們開發出了欣賞自然的奇妙風光。 純粹的愛可以擴大對流浪婦女孩童的同情,並將其與對生活和生活哲學的追求以及對宇宙自然奧秘的探索相結合,從而使之成為一種愛,風景,河水,山雀的美麗和遙遠的藝術構想。彷彿置身在詩人神奇的藝術世界的藝術氛圍中一樣,整個詩篇在令人迷惑的月光下,吸引著讀者探索故意隱藏在詩人神奇藝術世界的藝術氛圍中的美的真正含義。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審美教育價值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總結並分析了前輩在材料概念和選材上的經驗,並通過樂府的舊問題寫下了世界上許多人的心聲。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較高的審美教育價值。幾個世紀以來,無數讀者為之傾倒。它是從齊梁啟力的文學風格到繁榮的唐代美麗自然語言的偉大旗幟。同時,這首詩也是實現中國作為古代傳統詩歌文化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里程碑。其內容和形式可以由後來的詩人借鑑。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這首詩不如南朝山水詩壯麗,也不像形而上詩那樣枯燥的推理,不僅表達了自身對愛情詩的感情,而且將各種詩歌融為一體。這首詩的誕生填補了以月亮為中心媒介的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空白,同時寫下了男女之間的相思,並在同一首詩中探索了宇宙和生活哲學。這首詩在唐代繁榮的詩詞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後世詩歌創作起著重要的作用。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一些詩人或後輩引用了許多著名的詩句。就好像,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可能就是通過《春江花月夜》的兩句詩而曾引發這種感悟的。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還有蘇軾的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這些,都可以在《春江花月夜》中或多或少的找到一縷縷痕跡。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從意境和結構設計上講,江天一線,郊月輪,天上的雲朵,讓人視線模糊的人影,還有不斷擺動的花枝,其形狀形成鮮明的對比,形成了線條的旋律,這就是這首詩的精彩之處。通俗來講就是這首詩展現了繪畫之美。在一個安靜的夜晚的背景下,作者巧妙地編織了海潮的旋律,敲打衣服的聲音,野鵝的啼哭和流浪婦女的嘆息,這賦予了詩歌音樂之美。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張若虛和他通過親身經歷從而感悟出的《春江花月夜》,儘管在經過了重重困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在世界文壇上大放異彩,但終究顯赫於文壇,關於這個事情,非但中國文壇紛紛驚喜讚歎不已,對於整個中國古文化史來說,都有極其重要的文學價值。從歷史上看,著名文學作品的創作離不開作者的背景和個人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理念和文學水準。 我們常說的“詩表達內心”,“詩表達情感”,“賦,比,興”,不管怎樣,這些統統都是詩人通過語言和詞表達的方式,運用了不同的抒情手法和流派,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抑鬱在胸中的藝術表達。 看似簡單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含蓄和暗示含義,這需要我們仔細分析和掌握。 只有認真瞭解著名文章的產生背景,認識文人的素質,把握詩人的出發點,才能準確地界定詩人的作品。 否則,您只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而是停留在前輩所設置的堰塞湖中。 如果存在很大的偏離,那就大不一樣了,到最後將會離目的地很遠。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