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談談《後浪》流量後的真相。

●●●

“誠實的生活方式,就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誠實地說,“五一”5天小長假,我有4天半的時間在補覺。

作為一個人寫一個號的自媒寫手,我覺得自己太缺覺了。

自春節疫情大爆發,到五一忐忑能出行,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在內外環境的夾擊下,和很多人一樣,我心理和身體都透支太多。

特別需要整段時間,把自己放空,迴歸吃睡本能,在自然療愈中鬆弛下來,奔向與疫情共生的下一段人生。

這兩天,睡得迷迷糊糊的多個瞬間,摸出手機看時間時,我都收到和《後浪》有關的一條條推送:

這個多事的春夏之交,B站恰逢其時推出的《後浪》,也颳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風浪。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我揉著惺忪的近視眼,把《後浪》看了好幾遍,昏昏欲睡中忍不住感嘆:

這是創建11年的B站,一次經典完美的宣傳。

它穩準狠地切中了疫情之下,年輕一代對國家對時代的歸屬感和參與感。

啟用象徵父輩的老戲骨何冰老師,打造出這款極具燃性的爆款文案,藉此“羨慕、致敬、期待”年輕人。

這堪稱一出定位精準的策劃,也是一場激勵人心的演講。

《後浪》引發的熱浪,讓出圈的B站在前浪後浪中,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被災難和恐慌霸佔太久的互聯網,需要熱血和勵志一掃陰霾,讓劫後餘生的人們,從縫隙裡覓得光。

這一點上,我覺得《後浪》的火爆,弘揚正能,值得點贊。

只是,熱血沸騰和宏大口號,是藝術的表達,而不是生活的常態。

所謂後浪和前浪,也不過是流動的變量,而不是結實的真相。

拋卻B站的自我營銷,下面這些真相,或許更值得和年輕人講講。

1.

年輕的智慧,

從不是聽從權威

知識可以傳授,但智慧不能。

我們可以從權威和智者那裡習得知識和經驗,卻無法習得智慧和人生。

智慧只能來自我們自身的探索、質疑、經歷和參悟。

這是黑塞風靡全球的小冊子《悉達多》,通過一個年輕人的成長,向所有自認智慧的前浪,和坐享其成的後浪,發出的警告。

父輩現成的知識、思想、文化和藝術,是年輕一代的禮物,但能不能看見這些禮物,找到這些禮物,打開這些禮物,繼承這些禮物,取決於年輕一代自我行走的廣度和深度。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所以,不想當然地認為,上一輩的江山遺產,就是下一代的成果財富,是對兩代人的清醒。

一張紙和一隻蝴蝶的區別,就在於後者因生命內在的驅動,而不願被風任意操縱。

面對後浪,前浪唯一能做的,是及時的放手,得體的退出,信賴的成全:

父輩要相信子輩,會跟隨時代和內心的召喚,跌跌撞撞走上他們要走的路。

他們所受的苦和所享的福,所爬的坡和所摔的跤,都是他們為找到內心的“我”,必然要承受的重。

國家如此,家庭亦然。

2.

階層和壁壘,

一直都必須面對

何謂慈悲?

就是看見大多數。

何謂大多數?

就是金字塔的底座。

玩樂器,追逐電競,挑戰極限運動,活在二次元的世界裡,穿漢服捍衛個性與傳統,這樣的年輕人,有,但只是一小撮。

我們國家的更多年輕人,是要寒窗苦讀十餘載,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直面激烈而殘酷的競爭,接受4年乃至更長的高等教育,方可找到一份養活或不能養活自己的工作。

然後,在催婚相親、房貸車貸的碾壓中,趔趄從後浪變成前浪,從青年步入中年。

還需要看見的是:

由於環境和見識所限,相當一部分人,很早輟學,不能讀書,無緣大學。

他們,統稱為底層寒門。

他們,也很難成為李子柒這樣的網絡紅人。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那些生下來就有自由選擇的人,隨性而為的人,佛系過活的人,多半是底座之上,另一個階層的人。

看見階層和壁壘一直都在,不是煽動貧富差距和階層對立,而是如實面對今日中國和個體處境。

然後,對出身泥土但夢在星空的年輕人,葆有善意,平視接納。

這,才是對今日年輕人最好的共情。

3.

當你還年輕,

怎麼選擇都是痛

當你還年輕時,其實很難談什麼選擇權。

因為,除了年輕,你往往一無所有。

年輕一代,比父輩多了更多選擇,但也比父輩多了更多桎梏。

交流便捷和物質豐盛的互聯網時代,讓得到變得容易,讓選擇變得困難。

資訊發達了,思考卻困難了;溝通方便了,交流卻變少了;物質富裕了,精神卻荒蕪了……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選擇權的真相,一直是,也永遠是:

選擇,是相對的。

因為,任何選擇,都是我們基於自身境遇和見識的抉擇。

對於年輕人來說,境遇不變,見識不更,怎麼選擇都是一種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選擇權,不是年輕人的特權,而是優秀者的福利:

一路努力,掙脫了原來的困境,才有權利捍衛內心的風景。

不斷突破,獲得了見識的蝶升,才有權利過上想要的人生。

4.

每一代的人生,

都不輕鬆

人生是一直艱難,還是隻有年少時如此?

一直艱難。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自幼在和平發展中長大,沒有經歷戰亂運動,歷史包袱比較輕,戾氣怨念比較小,更容易選擇寬容和善良。

但是,具體到個體悲歡中,他們活得並不比老一代人輕鬆。

相比飢餓和動亂年代只顧填飽肚子的父輩,他們遭受的,恰是時代鉅變下,精神突圍的艱難。

過於浮躁的互聯網,更是以幾何效應,放大了他們的焦慮和恐慌。

承認他們善良、勇敢、無私、無畏無懼、心裡有火眼裡有光,但也不要排斥他們的掙扎、迷茫、困頓和哀傷。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疼痛,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暗傷,每個人都有小說和雞湯無法囊括的成長。

這是時代泥沙之下,個體生存的真相。

5.

珍貴的東西,

和年齡沒有關係

時光帶不走的東西,只關乎修為,和年輕年老無關。

有的人12歲就成了殺人犯,有的人21歲內心仍如少年。

有的人23歲就成了領袖人物,有的人32歲還渾渾噩噩。

有的人18歲就內心清明,有的人81歲還是老混蛋。

有的人在青年時已洞穿一切,活得像個智者,有的人在老年時還保留童心,活得像個孩子。

前浪和後浪,不過是時間的湧動,和靈魂的抵達沒有關係。

人生中很多珍貴的禮物,恰恰是分裂而匱乏的青春時光裡,無法擁有的。

比如愛情,財富,從容,夢想。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不僅僅從生理年齡上,把年輕人從人群中割裂,是對群體的客觀。

不僅僅以討好吹捧,把年輕人表面上捧上雲端,暗地裡推向深淵,是對良善的選擇。

6.

前浪和後浪,

歸途都一樣

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們曾經風光過。

山上的人,也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他們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爬上來。

父輩和我們,我們和孩子,是一脈的,平等的,相通的。

我們經歷足夠多的歲月和人生,才能理解了父輩的艱辛和苦衷,才能在共情和體諒中,學會向他們靠攏。

我們的孩子,不必按照我們設定的路徑前行。他們會跟隨時代和內心的鐘聲,覓得屬於他們的虔誠。

後浪,你不敢講年輕人最殘酷的真相

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中,奮鬥,攀登,突圍,重生,希望,敢勇,真實,清澄,才是人性底色中,最美的宿命。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作者簡介: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