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田小娥:一個不被允許保持"貞節"的弱女子

陳忠實在為寫作《白鹿原》做準備工作時,查閱了很多地方誌等史料,被其中大量的"貞婦烈女傳"所觸動。那些簡略、雷同、彷彿帶有潔癖一樣的描述,抹平了一個個女性的命運。陳忠實刻意將其反過來寫,試圖還原被那些"貞潔烈女傳"肆意歪曲的平凡女子的真實命運。這便是他塑造田小娥這一女性人物形象的靈感和動力。從這個角度來審視,他對田小娥形象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不被允許保持

與"貞婦烈女傳"裡的內容完全相反,田小娥是一個沒有"貞節"的女人。她一生總共經歷了四個男人,是白鹿村人眼裡不守婦道的"蕩婦",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人們的同情和接受。她生前受夠了人們的白眼,死後憑藉瘟疫暫時令人們恐懼,但隨著被制服又很快遭到了唾罵。然而,作為讀者的我們,看到的卻是她的美麗和柔弱、熾烈和反抗,以及她被施加的罪與罰。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不被允許保持

有些讀者認為田小娥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陳忠實寫她也是為了體現女性對封建思想的反抗。這也不無道理,但以偏概全了。這並非作者的初衷,田小娥有過反抗,但基本上都是無力的,每一次都會陷入更深的漩渦,更反襯出了她的無力。更可悲並具有反諷意味的是,人們拿所謂的"貞節"來審視她,可當時卻沒有讓她保持"貞節"的環境。田小娥的每一次委身,可以說都是被逼的。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不被允許保持

田小娥最初被詬病,是因為她身為郭舉人的小妾而與長工黑娃私通。當時的她雖然也算是有夫之婦,但並不被當成人看,而只是被買來當作採陰補陽和發洩性慾的工具。這種身體上的被利用和摧殘,給她的尊嚴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使她產生了逆反心理。另外,郭舉人已是老朽,而田小娥正年輕,性需求自然無法得到的滿足。因此,她才會引誘黑娃。如果她是正常婚姻裡的女人,應該不會這樣做。她的第一次"失貞",就是被逼的。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不被允許保持

我們看到一個鮮活美麗的生命遭受如此摧殘,就對田小娥有了同情,並不覺得她這是不守婦道。但白鹿村人卻不接納她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排斥,給黑娃和田小娥的離散埋下了禍根。他們可以表面上不在乎旁人的眼光,過自己的小日月,但當機會來臨,他們就想打碎人們的有色眼鏡。但"風攪雪"的失敗告終,使得他們不得不分開。於是,她又進一步陷入了人鹿子霖的圈套。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不被允許保持

田小娥對白孝文的感情是比較複雜的。為了報復白嘉軒,她在鹿子霖的唆使下引誘了白孝文。她最初是恨白孝文的,但發現他在道德壓力下的性無能後,非但沒有嘲笑他,反而十分同情他,覺得"他確實是個幹不了壞事的好人"。當目的終於達成,白孝文被白嘉軒用族規懲罰,田小娥竟然陷入了自責,"一次又一次在心裡呻吟著:我這是真正地害了一回人啦!"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不被允許保持


田小娥的每一步路,都是被逼無奈的。她的全無"貞節",並非因為她本性放蕩,而是因為她所在的社會環境根本不允許她保持"貞節"。她的"貞節"並非自己主動拋棄的,而是被她無法反抗的威勢強行剝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