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建設集團:向建築產業化“進軍”

5月6日,2020年企業衝擊新目標誓師動員大會會場內,專心聽講的威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波心潮澎拜。與此同時,威建建邦新型建築材料生產基地內,新上的生產線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試生產。

威海建设集团:向建筑产业化“进军”

“會上‘點贊’了我們向建築產業化持續轉型的發展戰略,給我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今年我們將繼續向建築產業化進軍,爭取實現企業總產值確保100億元、爭取突破130億元的新目標!”王傳波的話裡,充滿著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是什麼讓他如此有信心?答案很簡單:企業轉型。

威海建设集团:向建筑产业化“进军”

威建集團的轉型發展之路由來已久。2018年,威建集團便建設並投產了利東建築科技項目,搭建起威海最大、省內排名三甲的建築PC生產基地,如今又“跳出建築做建築”,著手建立起裝配式鋼結構和新型建材產業基地。

作為其中的“重頭戲”之一,威建建邦新型建築材料生產基地項目一條生產線已安裝完成,高壓擠塑板等材料已實現生產,項目總投資達到4.6億元,全部投產後預期年飽和產能可達到100萬平方米。

“新型建材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只是一部分。‘鼠標加水泥,建造到製造’,才是威建集團要走的路。”王傳波說,為實現目標,威建集團可謂是“大手筆”,計劃總投資近30億元。

威海建设集团:向建筑产业化“进军”

作為這30億元的“落腳點”之一,奧東金屬製造項目一期工程已投產,可年生產金屬構件4萬噸。然而,這個重點拓展新型裝配式鋼結構、中重型鋼結構和空間鋼結構產品加工製造的項目,為什麼會成為威建集團轉型發展的重點之一呢?

這就要提到裝配式建築。同傳統建築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築可實現多層同時施工,施工工期不僅大大縮短,而且更加綠色環保。在國內,這樣的建築方式還有點新。威建集團正是瞄準了這個“新”,才迎頭而上。

眼下,受疫情影響,建築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身為其中一員的威建集團將如何實現逆勢突圍?王傳波給出了兩個字的答案:項目!年內,威建集團將啟動威海建設集團總部大樓建設項目,併力爭將其建設為我市的地標性建築;而已經投入建設的臨港創新產業園項目也將在年內完成預計投資額6億元。

國內市場要逆勢突圍,國外市場也不可放棄。威建集團將在穩固既有市場的基礎上,加速向周邊區域輻射拓展,爭取實現威海區域外施工產值30億元以上,佔企業總產值比重要突破30%。其中,海外市場方面,將加大與中國路橋、中國港灣等央企的合作力度,參與非洲道路、橋樑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抓住機遇進軍非洲地區醫療、住宅、建材等經營領域,嘗試開展海外資本運營。

從建造到製造,威建集團主動轉型升級,不僅換來了市場的青睞,更為企業衝擊新目標提供了強大動力。王傳波相信,實現新目標的那一天,不會很遠。(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楊彩明 李森 曲黎悅 張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