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今年,村衛生室數量又有新變化,村醫發展問題如何解決?


近日,國家衛健委信息統計中心在官網公佈了《2020年2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數據,村衛生室數量減少5000餘家。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信息統計中心)


村衛生室數量5年變化


基層醫師公社統計了近5年村衛生室數量情況,不可否認村衛生室數量呈逐年走低的一個狀態。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信息統計中心)


尤其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村衛生室數量出現大幅度下降,減少了1.1萬家村衛生室。


不過,數量驟減情況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這一年中有所改變,得到了及時控制,減少了5000多家。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雖然數量一直在減少,但村醫隊伍整體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多地出臺政策,穩定村醫隊伍


這背後與這一年國家到地方出臺穩定村醫隊伍的政策是分不開的。回顧2019年,發生在“村醫圈”的大事還是比較多的,有喜有憂。


趨勢:加速推進鄉村一體化


鄉村一體化是解決村醫問題的一條可行之路,今年剛好是國家出臺《關於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意見》的第十年。


在這十年裡,各地逐步落實意見。與衛生院簽訂勞動合同的村醫,在養老、待遇、補助問題上有了保障,這些政策讓符合條件的村醫留了下來。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助力:消除衛生室“空白村”


村衛生室的建設,不僅需要解決有人員問題,還要有機構。2019年是各地全面實施消除村衛生室“空白村”的一年。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在一定程度上,也讓村衛生室減少的速度放緩了。


波瀾:村醫集體辭職事件


當然,與養老、待遇、補助掛鉤的就是工作問題。好的政策,在各地實行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偏差。


2019年7月,一張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全體鄉村醫生辭職報告”在網上流傳,該辭職報告說:全鎮36位村醫集體請辭是因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卻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現在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促進:“衛生根本大法”出臺


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得到了廣泛關注。國家衛健委發言人宋樹立曾表態:會認真的核實調查,認真加以解決,保障鄉村醫生的合法權益,讓他們能夠安心、放心、舒心地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更好地醫療衛生服務。


2019年8月,村醫保障和養老被寫進衛生領域的“根本大法”草案。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正式出臺,村醫的保障和養老問題得到了真正的法律保護。


從整體情況上看,國家和地方上出臺的政策是有助於村醫隊伍向好的一方面發展的。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村衛生室數量連續走低,3大現實情況不可忽視


然而,這5年村衛生室依舊呈逐年遞減的情況不可否認,這背後映射出村醫的一些工作及生存現狀,下面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和完善。


1.編制問題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 國務院發佈《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允許各地盤活用好基層衛生機構現有編制資源,鄉鎮衛生院可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村醫。


這本是一項利好政策,不過一位村醫向基層醫療公社透露了現實情況,他表示“有的衛生院“三無人員”佔多數,這些人佔著編制,卻不幹真正的臨床業務。對於有執業醫師證的村醫來說,只能被衛生院聘為臨時工,雖然為其繳納了養老保險,但編制問題仍沒有解決。”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2.養老問題


未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內管理、與鄉鎮衛生院建立勞動關係的鄉村醫生,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這是目前大多數鄉鎮衛生院為村醫繳納養老保險的主要形式。不過,這種形式對於中年村醫來說,距離他們退休還有10年、20年的時間,累計下來要交幾萬的養老保險費用。


退休後拿著1000多元的養老金,不是很划算,這讓收入微薄的他們在繳納保險的時候有些猶豫不決;同時,大多數年輕村醫對於這種養老模式也並不“感冒”。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3.工作問題


2019年是國家的基層減負年,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又印發了《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


《通知》提出,要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鬆綁減負,讓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


可是在過去的一年裡,基層醫療領域的填表問題、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機構內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地解決了多少呢?


有些讀者表示,“減負了嗎?”“怎麼感覺任務越來越重?”“各項指標層層加碼?”


村衛生室數量再降,背後3大問題急需解決


國家的好政策貴在地方上的落實,再好的政策落實不到每一個基層醫療機構,那麼村醫依舊是享受不到其所帶來的福利。


最終可能會導致一些有資質的村醫因待遇補助低、幹活多的情況離開村衛生室,去民營醫院尋求發展。


綜上,村衛生室數量降速放緩,是一種加強村衛生室、村醫隊伍建設的向好信號。同時,如果想緩解和扭轉村衛生室遞減局面,把政策落實到位仍是當務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