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歷史“劇本”將重演!

這一次,歷史“劇本”將重演!

全球股市這個五一有點慘,交易員們在權衡經濟的重新開放,新麻煩是美國高管的言論引發了中美緊張關係的擔憂,全球被迫進入避險模式。另外,老人家(巴菲特)的一句,新冠真的改變了這個世界,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

特朗普威脅要對中國徵收關稅。

據外媒報道,美國政府正在醞釀狠招,準備從供應鏈、關稅和投資三個方向發起“攻擊”。

相似的劇本重演一次,去年五一期間,特朗普就貿易問題發起關稅攻擊,並由此給全球市場帶來了動盪的一個月份,美股也因此蒸發了數以萬億美元計的市值。

特朗普本意是甩鍋,但美國股市卻很誠實,隨即以大跌回應。

因為特朗普此舉必然會引發我國對等手段回應,而目前的美國經濟、股市是沒法承受這樣的代價,自然經不起特朗普這樣亂來。

疫情爆發以來,美股已經暴跌到熔斷四次。一季度美國經濟負增長,高盛預測美國二季度GDP更將萎縮百分之三十,可以說現在美國經濟也挺夠嗆的。華爾街媒體也認為,當前金融市場正在和新冠肺炎奮力搏鬥,這個時候最不需要的就是重啟關稅戰,這會讓之前的救市成果全部毀滅。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

瑞幸財務造假事情餘波,近日一封有關美國最大在線券商調整中概股保證金規則的郵件引發關注,這一次被捲入的是大量的小市值中概股。

目前,盈透方面並未否認。

但稱不會歧視任何國家和地區,保證金要求總是基於特定股票的波動和交易量化,本身就處於一直變動的狀態。根據新的規則,保證金計算將根據新的壓力測試規則得出:相關股票市值縮水15億美元(若測試前股票市值低於15億美元,測試場景為市值清零)。

結果是,如果初始保證金比例上調,則賬戶組合維持保證金將上調至初始保證金水平的90%。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在美上市中概股一共有247支,市值超過15億美元的一共有51支,其中市值過百億美元的一共僅有21支。

瑞幸事件後,中概股迴歸潮已經是大勢所趨。

這對A股而言,未來市場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科技類資產的供給會爆發式增長,上市公司質量也將大幅提升。而目前公募五成消費,三成科技的持倉結構,能否經受得住檢驗,只能說是走一步看一步。

消息面都是坑,明天A股想走好難。

好的一點是,美股昨夜低開高走,港股節後首日的千點暴跌也沒有延續。

在新加坡市場交易的富時中國A50期指,今日開盤後便直線拉昇,盤中漲幅一度達到0.66%。雖然該期指五一當日逾4%的跌幅令市場憂慮,但情緒釋放過後,連續兩日均收得陽線。在港股市場交易的追蹤內地股票指數的ETF同樣出現反彈。追蹤A50指數的安碩A50及南方A50ETF均實現小幅上漲,合計成交額逾2億港元。

換句話說,面對外部利空因素,A股和港股的“抗跌性”在提升,衝擊之下核心資產往往能夠出現中期的“黃金坑”。

以長打短、長期佈局真價值是大智若愚者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