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重視孩子打扮,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娃一生遇貴人

導語:卡耐基說過:人是可以“貌”相的,一般來說,他的“貌”可以部分或者大部分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就是你所穿的!”這是人類無法改變的天性。所以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父母一定要從小注重孩子的打扮,否則孩子真的很吃虧。

我認識一個媽媽,初次見到她時,真是把我驚到了:頭髮胡亂地攏著,裡面的衣服和外套顏色極其不搭,淺口鞋裡居然穿著一雙長棉襪,特別的扎眼;讓人心裡不免想,這出門也太急了吧!經過攀談後才知道,這個女子不簡單,自己在家做點生意,養活著兒子和父母,兒子那時剛上小學一年級。

家長要重視孩子打扮,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娃一生遇貴人

可沒過幾天,我又遇到她,這次一樣不修邊幅,神色中還帶著一點焦急,原來孩子在學校被請家長了。學校的老師打電話直接說:家長不愛乾淨,導致孩子也不愛乾淨,作業本真是讓老師改著都嫌髒,孩子平時的習慣也特別差,同學都跟他保持距離。她急匆匆往學校趕,說是要把孩子先接回來。

由於學校就在旁邊,我也跟著一起去了,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瘦弱的身體被一件碩大的,皺巴巴的校服給罩著,真的是人在走,衣在晃,臉跟衣服一樣髒兮兮的,由於孩子受了批評,聾拉著腦袋,整個人看上去無精打采,特別沉悶。

“這也太不注重孩子的穿衣打扮了吧,難怪老師說的毫不客氣。”我心裡嘀咕著。後來跟孩子接觸後,我發現小男孩其實挺聰明的,數學思維很厲害。可他吃虧就吃在平時不修邊幅上,不僅穿衣,就連一些小習慣,也是很隨性。這些在不懂事的孩子眼中,很容易被孤立的。

楊瀾說: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其實

重視孩子打扮,可以有效避免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讓娃一生遇到貴人。

一、什麼是“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被稱為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指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其他品質和特點的瞭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貌取人;人們在掌握對方信息極太少的情況下,會根據眼前看到的,全憑個人主觀推斷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推測很容易佔主導,並形成定論

家長要重視孩子打扮,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娃一生遇貴人

1.美才能吸引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個穿著得體的人,自然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要走進,從而成為朋友,所以一個打扮得體的人,就更能吸引到同樣的夥伴。

2.美才能更有機會

雖然說過於注重外表是很膚淺的事,可能力相當的兩個人,一個不修邊幅,一個打扮舉止得體,那麼人們更願意把機會留給後者,因為這是人類愛美的天性所決定的。

3.美了才會想著更美

知名演員閆妮,當她成功的瘦身變美后,記者採訪她,請她分享越來越美的秘訣,她說:當你美過,就再也不想醜了。話雖然簡單,卻講出了真理。人都向著高處走,好了才會想更好。

總有人覺得內在美才是真的美,注重外表的人都是膚淺的,只會做表面功夫的,只有“裡子”才能更體現價值。也不能說這個全沒道理,可如果你是幼兒園老師,你更願意親近一個打扮漂漂亮亮的小孩,還是一個穿著骯髒破舊的孩子呢?哪種孩子更受大家的歡迎呢?

二、被父母認真打扮的孩子會更受歡迎,也更容易遇貴人

1.給人留下好印象

一個對自己和孩子打扮重視的家長,也一定是一個注重生活細節的人,孩子的穿著打扮透露出家庭的生活習慣,所以不要小看孩子平日裡的打扮,老師同學就是通過這種打量來做出主觀的判斷,這種判斷直接影響孩子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家長要重視孩子打扮,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娃一生遇貴人

2.讓人更願意親近

一個小孩每天梳著漂亮的頭髮,穿著美美的衣服,讓人過目不忘,大家都忍不住去親近她,有些家長更想去結識孩子的父母,想了解他們生活狀況。因為大家通過孩子的外表可以推斷出,這一定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家庭,這份熱情會感染別人,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親近。

家長要重視孩子打扮,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娃一生遇貴人

3.別人的讚美讓孩子更自信

打扮漂亮的孩子,自然讓人賞心悅目,大人孩子都願意與之交往,友好的態度,讚美的語言,羨慕的眼神,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性格會更開朗,自信心更強。

很多父母在說到孩子的穿衣打扮時,都會心存顧慮,總怕把孩子打扮漂亮了,會助長孩子的攀比之心,更會讓孩子以後養成一個只注重外表,貪慕虛榮之人。其實家長們大可放心,誰說外表和內涵不能同在呢?更何況,一個美麗的外表,也會讓孩子吸引到自己的“貴人”。

三、父母在打扮孩子的時候,這麼做就可以避免孩子貪慕虛榮。

1.打扮是生活態度的體現

一個對生活熱情,積極的人,一定是一個注重外表的人,每天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穿的整整齊齊,心情自然也就愉悅了,這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一定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以後也擁有如此的生活態度,而不是跑偏了,成貪慕虛榮。

家長要重視孩子打扮,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娃一生遇貴人

2.打扮是一種對美的認知

通過平時的打扮和搭配,讓孩子知道不同的款式,不同的顏色可以搭出不同的效果,讓孩子學會欣賞不同的美,同樣可以教會孩子學會創造美,發現美;一些小物件,比如一個髮卡更能增添美,讓孩子學會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這樣孩子以後的生活才能處處充滿驚喜。

3.打扮是一種生活習慣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可有的人不管多忙,都會把自己和孩子收拾的得體乾淨。這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而不是一種負擔,這一種習慣一旦養成,就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自然就不會看成是一種攀比或是虛榮。

結語

打扮並不是要家長給孩子購買昂貴的衣物,名貴的首飾;打扮並不是要家長來體現家境的優越感,從而讓孩子養成攀比之心;父母打扮孩子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簡單的衣服也能讓孩子穿得好看得體,只要父母用心,頭髮都可以梳出不同的花樣。

所以注重孩子的打扮,不僅能讓孩子更受歡迎,還能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好運連連,你重視了嗎?

今日互動話題: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打扮重視嗎?對孩子的打扮大家都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大家暢所欲言,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