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失業潮來了?

2020年最火熱的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新冠病毒”、另外一個絕對是“經濟形勢”

。最近在知乎上瀏覽了一下,發現越來越多關於失業的討論,或許大家也多多少少感受到“凜冬將至”了吧。

下面是我找到的一些關於失業話題,關注的人是日漸增加,對於目前存在的經濟問題也可見一斑了。


凜冬將至?失業潮來了?

凜冬將至?失業潮來了?

凜冬將至?失業潮來了?

凜冬將至?失業潮來了?

凜冬將至?失業潮來了?

從前幾年開始大家都陸陸續續看到或感受到經濟形勢似乎不像媒體裡鼓吹的一片大好了,今年因為疫情的衝擊好像把原本經濟的問題加速暴露出來了。大約在16年前後大家都感覺到實業經濟存在很大的問題,但是因為那幾年正值互聯網經濟一片大好,所以整個社會的風氣還是滿面春風、積極繁榮。只要是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大家都可以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只要是關於互聯網行業的項目,利用精美的ppt加完美的口才似乎能融到不少錢,

一場場接鼓傳花的遊戲美其名曰為“互聯網新經濟”,炒項目,拿融資,燒資金,搶市場,不亦樂乎。

互聯網新經濟掩蓋了實業的問題,或者說是轉移的大家的注意力。本來實虛之間應該是此消彼長,循環往復。但是目前的現狀好像不是這樣,因為今年不少“互聯網新經濟”玩不轉了之後,實體似乎也未見起色。好像市面上一下子乾涸了,大家都拿不到資金,公司運轉不下去,員工失業,消費降低….如此往復,所以出現大量關於失業的話題,失業潮似乎要來了,凜冬似乎即將到來

產能過剩的問題好像越來越嚴重了,大家現在都在想著怎麼賣貨,一帶一路,擴大內需等等都是想著怎麼解決我們產能的問題。同時勞動力也過剩了,今年八百多萬的畢業生面臨了艱難的就業潮,研究生擴招也只是杯水車薪,螳臂當車。但是我們國家、社會上不是因為沒有錢才導致了這些問題,相反國家、社會上有富裕的資本,只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或者集中於少數行業中。更嚴峻的問題是這是目前全世界多數國家的共並,所以“逆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想把自己的企業搬回家,日本也想把自己的企業搬回家等等,因此我們這個“世界工廠”面臨的問題是越拉越多。而無論是供給側改革,還是依靠農村的力量,要解決目前的問題,這個過程都不會是短時間就見效的。

當然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我們是不需要去考慮這些國家層面問題。我們要想的是如何在這場“寒冬”中,做好“保暖”。我們最好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處境,如果是身在某些“危險的行業”,那最好讓自己動起來,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機會度過寒冬;其次如果是已經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行業了,最好不要衝動辭職,因為辭職後工作可能不好找,這樣會讓自己焦慮緊張;最後就是降級消費,降低槓桿,增加自己的現金流,同時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做好打贏這場持久戰的準備,因為目前這場戰役可能只是剛剛拉開巨幕。更多有趣觀點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奧拉大夢”,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