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每天一本書


《弗蘭基的藍色琴絃》

原著 | 米奇·阿爾博姆

解讀 | 妍諾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弗蘭基的藍色琴絃》,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10分鐘的簡版內容。

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路遙在小說《人生》中寫道:人生處處充滿了選擇和不可避免的矛盾。


幸福與痛苦、安樂與憂患,我們不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出現磨難,所以總是祈禱著生活之路可以沒有坎坷、沒有荊棘、沒有挫敗。


如果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你會想要怎樣的人生呢?


《弗蘭基的藍色琴絃》這本書講述的是天才吉他手,弗蘭基·普雷斯托用他六根神秘琴絃改變他人命運的故事。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相約星期二》、《一日重來》和《你在天堂裡遇見的五個人》等,多次佔據美國各大圖書的暢銷排行榜。


接下來,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弗蘭基的故事。


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多舛命運下的少年


弗蘭基出生在1936年8月的一天晚上,那時正是西班牙內戰的爆發期。


他的母親卡門西塔本是想去教堂為肚子裡的孩子祈禱,卻不想反對者們在那天晚上撞開了教堂的大門準備搗毀教堂,而她肚子裡的弗蘭基也選擇了在同一個時間出生。


分娩的疼痛讓卡門西塔倒在了地上,一個準備逃走的年輕修女何塞法將她扶進了一個隱蔽的房間裡。


當突襲者在教堂裡肆意縱火、搗毀時,弗蘭基便降生了,卡門西塔在他的耳邊輕輕哼唱起泰雷加的歌曲《淚》,弗蘭基被歌聲吸引著,他沒有發出任何的哭泣聲。


只是卡門西塔因為失血過多,最終永遠地留在了那個房間裡,她臨終前將剛出生的弗蘭基拜託給了修女何塞法。


年輕的何塞法遵守著對卡門西塔的承諾,但是她沒有工作、沒有錢,無奈之下她將弗蘭基拋入了河裡,卻被巴法家的一條無毛狗救了起來,於是巴法成了弗蘭基的父親。


而何塞法因為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了罪惡,她選擇了一生默默守候弗蘭基來為自己贖罪。


弗蘭基五歲時,巴法將他送到了盲人吉他手卡洛斯·普雷斯托那學習吉他,卻不想這一決定影響了弗蘭基的一生,而弗蘭基也因此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


在弗蘭基九歲時,巴法遭到了工廠裡工人的陷害,被警察關進了監獄,從此他便再也沒有見到過弗蘭基。而為了讓弗蘭基躲過陷害者的抓捕,巴法拜託卡洛斯把弗蘭基送往美國,他的妹妹那裡。


另一方面,在工廠附近的一個小樹林裡,弗蘭基遇到了之後會影響他一生的女孩奧羅拉。


烈日當空下,男孩彈著琴、女孩傾聽著。正是從那天開始,奧羅拉便走進了弗蘭基的音樂中,直到永遠。


卡洛斯遵守著他對巴法的承諾,並將自己亡妻卡門西塔留給他的六根特殊琴絃和一把吉他贈與他此生唯一的學生“弗蘭基”,同時也將弗蘭基的姓氏改成了自己的姓氏“普雷斯托”。


然而因為卡洛斯誤信了友人阿爾伯託,弗蘭基沒有被送到美國而是被丟棄在了英國碼頭,而他自己更是在弗蘭基離開後被阿爾伯託推下了山岩、搶走了身上的所有錢財。


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善良之心下的人生改變


被丟棄在英國碼頭的弗蘭基靠只能音樂乞討為生,直到1946年,十歲的弗蘭基遇到了爵士吉他演奏家強哥.萊因哈特。

因為弗蘭基懂吉他演奏、又會講英語,所以強哥希望他做自己的翻譯,然後一起去美國。


弗蘭基答應了強哥,於是當兩人握手時,他吉他上的一根琴絃奇異般地變成了藍色。


如果弗蘭基沒有答應,強哥就不會有這次美國之行,那麼他的人生和藝術就會是另一種情況,正是弗蘭基的這個決定改變了強哥的人生軌跡。


而美國的姑姑因為與哥哥巴法多年沒有聯繫,所以弗蘭基的突然出現讓她心生懷疑,她沒有接受弗蘭基,可憐的弗蘭基最後被警察送到了孤兒院。


為了生計弗蘭基加入了一支在夜總會做夜場演出的樂隊。一天晚上,奧羅拉隨著一個大鬍子來到夜總會,期間兩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鬍子突然起身掐著奧羅拉的脖子,要置她於死地,而他們的周圍沒有一人上前解圍。


就在那一刻弗蘭基跳到了臺前,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飛快地彈奏著吉他、吸引著所有人,也分散了大鬍子的注意力,他放開了掐著奧羅拉的手,起身走到舞臺邊,奧羅拉便趁機逃離了出去。


事後當弗蘭基追趕出去時,奧羅拉已消失了,而他隨身吉他的第二根弦則變成了青藍色。


奧羅拉的命運被弗蘭基改變了。


弗蘭基的琴絃是一位神父送給卡門西塔的,他告訴卡門西塔這是一圈可以將父親和孩子聯繫在一起的特殊琴絃。在卡門西塔死亡後警察將琴絃作為遺物還給了她的丈夫卡洛斯。


而這圈神奇的琴絃不僅將卡洛斯和弗蘭基這一對親生父子聯繫在了一起,它還引領著弗蘭基改變了某些人的命運。


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解開人生迷失的枷鎖


弗蘭基與奧羅拉的重逢是在1954年的年尾,那一年弗蘭基十八歲。之後他們在新奧爾良租了套一室一廳的公寓,舉行了一場簡單的婚禮,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在經歷了事業的起伏和人生的短暫迷茫之後,弗蘭基與奧羅拉決定一起遠離城市,他們在新西蘭的激流島上修建了一個整潔、幸福的家。之後,他們還收養了女兒,給她取名凱。


弗蘭基自從離開西班牙以後,就沒有再回去過,老師卡洛斯曾經與他的約定是:他先去美國,卡洛斯隨後去找他,但卻一直沒有出現。


老師的失約卻一直是他心中的疑惑,直到凱八歲生日那年,他們再次回到了西班牙。也正是在那裡,弗蘭基得到了他人生的答案。


回到西班牙的弗蘭基去了卡洛斯曾經演奏過的酒館裡打聽消息,卻被阿爾伯託誤以為弗蘭基是來報仇的。


於是他拿槍指著弗蘭基承認道:四十年前是自己將卡洛斯推下了山岩,然後搶走了他身上所有的錢,而此刻弗蘭基如果想要活命,就交出所有的錢來,否則將會是與卡洛斯同一個下場。


在得知老師的死訊後弗蘭基雖然拿起了槍,但他並沒有朝阿爾伯託開槍,而是衝向了天空;開槍殺死阿爾伯託的是修女何塞法。


故事的落幕總是讓人意外。原來在卡門西塔出事前的那天早上,她在河邊遇到了一家吉卜賽人,那位父親是一位神父,他們正在遭遇追殺,卡門西塔邀請他們去自己家裡避難,但神父拒絕了。


為了報答卡門西塔的善良,神父送給她一圈特殊的琴絃,並告訴她這是可以將父親和孩子聯繫在一起的琴絃。


而當天晚上在教堂裡對卡門西塔伸出援助之手的修女何塞法,正是這位神父失散多年的大女兒。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默默地跟隨在弗蘭基身後,所以當阿爾伯託撲向弗蘭基時,她開槍打死了阿爾伯託,也是在那一刻弗蘭基從她那裡得到了自已的身世。


此時弗蘭基吉他上的一根琴絃再次變成了燃燒般的幽藍色。


奧羅拉在弗蘭基69歲那一年,被一場暴雨奪走了生命,從此弗蘭基把自己埋進了孤獨中。


女兒凱在吉他演奏上得到了父親的親傳,2009年被選中參加西班牙塔雷加逝世一百週年的音樂節比賽,弗蘭基陪她去參加了這次比賽。


在比賽結束之際,弗蘭基上臺演奏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曲塔雷加的《淚》,正是他出生時母親卡門西塔給他輕哼的那首歌曲。


一曲奏完,伴隨最後一根琴絃跳出藍色的火焰,他看到了那些曾經將愛賦予他的人在向他招手,他的生命就此落下了帷幕、靈魂飛向了天空。


改變一個人,一個動作就行了


以上就是本書全部的精華內容。


在哲學上有一個理論被稱之為“蝴蝶效應”,意思是說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引起一連串巨大的連鎖反應。就如“卑梁之畔”,如果當初的吳、楚兩國不因小事而大打出手,那麼戰國還會是七雄嗎?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在相互影響中並存著,當我們做出任何舉動的時候,都應該細心去思量,因為每一個細小的決定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他人。


所以讓我們一起心存善念、心存美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注:配圖來自Pexels


*文:妍諾,慈懷每天一本書籤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