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蔡升元,山西省應縣人。曾任鄉鎮武裝部部長二十餘年,二OO八年改行,棄武從文,人送綽號“二桿子”。現任山西省作協會員、朔州市作協副主席、應縣文聯主席。作品散見於各級報刊及網絡平臺。

山藥蛋情愫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屈指一算,離開家鄉整整36年啦。我懷念家鄉,想念親人,更忘不了那伴我成長至今魂牽夢繞的山藥蛋。

我的家鄉北樓口,坐落在應縣東南,屬邊山峪口,是雁門十八隘之一。農作物主要以山藥蛋為主。各家各戶,都是自挖窨子,自家貯藏。每年春天,有車有勞力的家庭就外出賣,或換黍谷,以確保口糧。沒車沒勞力的就在家等,或賣給販子,或直接換了糧食,以維持一年的生計。山藥蛋就成了家鄉人的主打產業,也成了鄉親們賴以生存的農作物。

說起種山藥蛋,讓我想起了換山藥蛋種。每年春天,幾個生產隊相邀,趕上十幾輛小平車,裝上些黍谷,進山換山藥蛋種子。老年人常講,熱坡的山蛋冷坡種,這樣種山蛋才發脫。

一大早,我們十幾人趕著車上路了。一路上,大家議論著,“裡外黃好吃好洗”“紫花白又沙又綿”“長山藥個大產高”……有的年輕人禁不住大聲高吼:“我來啦!”山音很快回聲:“我來啦!”人們說說笑笑。一會,不知誰帶頭唱起了電影《青松嶺》主題歌:“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吔,叭叭地響哎,哎咳依呀……”歌聲灌滿了整個山溝。不覺二、三十里路走過。進了黃楊樹,已到了三條嶺地界。我們三個一夥,四個一幫,頃刻撒向各村。

這山上靠坡建村,一有生人進,狗汪汪亂叫,小孩在奔跑,邊跑邊喊:“換山蛋的來啦”,整個山村驚醒了,鳥兒紛飛,公雞啼鳴,山羊咩咩,老牛哞哞……大人們都跑上街打問山蛋行情。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山裡的人下窨裝山蛋,沒人手的,我們幫吊。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我們調山藥蛋種,只要把握住三個原則就行。一是一色少混雜;二是個大芽眼多;三是不要臭水腚。經過一陣忙亂,快一點的午飯前就收兵回營,慢一點的帶個午晌,下午兩、三點也回了村。

切山藥蛋種,雖然是婦女的營生,但也很有講究。三稜、兩角都行,但不能切成片,關鍵要看芽眼,沒芽眼的山藥,再大也不能種,只能留著食用。會切的一畝地三袋原種,不會切的四袋原種也不夠,這就叫手藝,實際上也是技術。

種山藥蛋分兩種:一是自留地種。挖一鍬,點一窩,像女人納鞋底一樣,間窩一點,一、三行對窩,橫成行,豎也成行,見光通風,便於生長。另一種集體地種。掌犁的人要老把式,不然深一下,淺一下,出苗不齊。扔種的要有眼力,吃均勁,挎個糞簸籮,左手一個,右手一個,扔個八九不離開,長上的苗就均勻。這叫功夫,不是三天兩日就練就的。什麼叫老農,這就叫老農。當農民也要有技術含量。

山藥蛋出苗後,有一個誘人期,那就是開花期。山蛋的花序是聚傘型花序。花冠是五瓣連接輪狀,有外重瓣、內重瓣之分;不同品種的山蛋花冠顏色不同,有白、淺紅、淺粉、淺紫、紫、藍等色。我們種的山蛋開紫白色的小花,花兒一開,滿山遍野,十分誘人,特別是山坡沿條地,從上往下看,一圈一圈,紫帶環繞,讓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好一個北國風光,錦繡花園。聽說家鄉想在七月下旬辦一個山藥蛋花節,讓遊客領略田園風光。

山藥蛋,學名“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 .食貨》。據陝西省興平縣記載,十六世紀時馬鈴薯已傳入中國。中國東北、河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西北和兩湖地區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稱之為薯仔,粵東一帶稱荷蘭薯,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帶被稱為“土豆”。由此可見,一個山藥蛋,一地一名,滿有學問。

山藥蛋,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山藥蛋塊莖含有大量的澱粉,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熱量,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美,山藥蛋早就成為第二主食。山藥蛋可入藥,性平味甘,可治胃病、痄肋、癰腫等疾病。有證據表明,山藥蛋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四倍左右。山藥蛋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山藥蛋,是我們農村的主要蔬菜和食品,有糧時它是蔬菜,沒糧時它就是主食,三年困難時期,我和三哥為分山蛋片還吵的面紅耳赤,那時山蛋就是充飢的最好食物。山蛋食用廣泛,製作五花八門。燒山蛋、煮山蛋、蒸山蛋、燜山蛋......涼拌山蛋絲,熱炒是銀絲,熟山蛋鑔碎能拌餡,熟山蛋擦面蒸饅頭,山蛋瓤擦莜麵叫龍蛋,山蛋絲和玉米麵叫獅子大抖毛,山蛋搗粘和粉面是玻璃餃子,鹹菜拌山蛋,苦菜拌山蛋,再加點辣椒油那真是美味可口。如從地裡拾回的凍山蛋,擠掉水,切開在蘇打水中一蘸,蒸出來的山蛋虛而爽口,讓人久吃不厭。在六、七十年代山區娉女還流傳著“千五票子擔五糧,還有十口袋裡外黃”,可見,山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後來,隨著糧食麵積的擴大,山蛋確實成了蔬菜。炸薯條、炸薯角、炸薯格,土豆餅(土豆絲餅、土豆雞蛋餅、洋蔥土豆餅),土豆泥、土豆花、土豆丸子、土豆沙拉、土豆蛋糕,番茄土豆、孜然土豆、桂花土豆、排骨土豆等等,山蛋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山藥蛋成了一道好菜,而加工山蛋也成了家鄉人的專利。每年山藥蛋一挖回,不免要有小山蛋,鐵鍬鏟的山蛋,這些山蛋各家各戶都要加工,如山蛋多的人家,或第二年春賣不出去的山蛋,也要加工成粉面,既好放,又好賣,雖說麻煩點,但能賣個好價錢。

打藥山蛋的早上,早早起床,找上三、四個甕,放上半甕水,把打的山蛋洗好裝在尼綸袋子,準備許多水桶,基本按兩袋三桶計算。用小平車拉上山蛋拿上桶,到加工山蛋的人家門前排隊。打好山蛋,裝進水桶,然後用小平車拉回自家,開始過粉面。用尼綸布縫網兜,沿邊加一個八號鐵絲圈,結合處弄一個把手,這樣一來,一手握把手,一手挖一瓢山蛋瓤放進網兜,浸在水裡,用勺子在裡邊攪,如沬太多,可抓點蒿子面或滴點陳油,再攪就澄清啦。兩個人,兩個甕,來回交替,很快四、五桶山蛋瓤就澄完了。等沉澱後,再把兩個甕的粉面倒進一個甕,加水化開,用木棒攪勻,甕上虛蓋,既擋太陽曬,又防刮黃風。如此這般,打澄三、四次,粉面就澄白啦。然後,出甕晾曬,曬乾就成了我們常見的粉面。

粉面可加工成粉條、粉片、粉絲。粉面跟糯米粉等搭配在一起,可製作成點心、甜點之類產品。粉面和小麥粉可加工成土豆粉饅頭,比純小麥饅頭營養全面,口感極佳。還有砂鍋土豆粉,土豆粉韭菜豬肉包子,土豆粉餅子更是美食一絕。

2015年9月下旬,我們應縣涼粉又以“軟、頑、筋”,清涼爽口,解暑解渴,入口滑溜,軟中有頑,頑中有筋,筋中有香,香中透辣等特點入選中國“美味方舟”。一下名噪全國,香溢四海。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2019年,我國種植馬鈴薯577.2萬公頃,總產為8892.5萬噸,分別佔世界的29.7%和24.2%,成了世界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多,總產量最多的國家。世界最大最重的馬鈴薯80公斤,產於巴西北部。中國最重的土豆為22.75公斤,產于山東德州。山東青島平度的馬鈴薯種植大戶李大姐,畝產馬鈴薯達到了9.58噸,創世界單產紀錄。內蒙烏蘭察布市種植馬鈴薯400萬畝,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馬鈴薯之都”的稱號。

山藥蛋,富民的金圪蛋;山藥蛋,飯店的花樣餐。我愛你,疼你,是我終生的好夥伴!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五龍杯


“年度文學獎”、“季度人氣獎”公告

1、本平臺決定從2020年4月1日起,設立“年度文學獎”,評選規則如下 :

一、年度文學獎:2020年4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凡在本平臺發表的文學作品,均可參與評獎。

二、獎項:

1、“年度好小說”1名,獎金1000元。

2、“年度好散文”1名,獎金1000元。

3、“年度好詩歌”1名,獎金1000元。

三、參評要求:

1、“文學獎”所有參評作品,必須為作者原創,由本平臺首發,非本平臺首發原創作 品,均無資格參與評獎。

2、入選作品要求閱讀量達到2000以上,留言50條以上。

3、作品題材不限,拒絕低俗內容,不得違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4、在閱讀量和留言量達到參評標準的基礎上,獲獎作品須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思想性,題材要求新穎、獨特,主題要求有一定深度,讀者反應良好。

四、本平臺每季度公佈一次候選作品名單。每季度末閱讀量和留言量達到要求的作品,即進入候選名單。

五、頒獎時間:2021年1月15日進入評選階段,1月20日公佈獲獎名單,為獲獎作者頒發獎金和證書。

六、經評委評定,如無作品符合評獎要求,獲獎名額可空缺。

2、本平臺決定於2020年4月1日起,設立“季度人氣獎”,評選規則如下:

一、2020年4月1日起,凡在本平臺發佈的原創首發作品,均可參與“人氣獎”評選。拒絕非原創首發作品。

二、凡本平臺發佈作品閱讀量達到1000以上,留言量達到50條的作品,均可進入“人氣榜”名單。

三、每月公佈一次“月度人氣榜”名單,統計截止及公佈日期,為下月15日。“季度人氣榜”統計截止及公佈日期,為下季度首月15日。

四、每季度末“人氣榜”排名第一,且閱讀量達到3000以上,留言量達到100條的作品,獲得本“季度人氣獎”。

五、“季度人氣獎”獎金300元,每季度頒發一名。

(以上評選規則解釋權屬作家新幹線微信公眾號所有)

2020年4月1日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年度散文推薦」蔡升元|山藥蛋情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