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頭條影視檔案館##頭條追劇指南#最近,有一部宋代國產劇開播了,王凱、江疏影主演的69集古裝劇《清平樂》,改編自言情小說《孤城閉》。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宋仁宗,是一個不被影視圈垂青的歷史人物,他執政的40年裡,他的手下都比他大大有名,比如司馬光、歐陽修、范仲淹,還有些小官已經成了我們國產劇經久不衰的大明星,比如包拯、展昭.......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不過這也正常,大家經常看到明星上臺表演,什麼時候見過明星背後老闆們登臺獻藝?


他們不都是坐在臺下,看臺上員工們的表演嗎?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清平樂》,是國產古裝劇裡難得一見的上乘精品,製作非常精良。


它的故事也並不是很多觀眾說的太慢,而是真實歷史就是這樣平淡,似乎沒啥大事。但就是為了這些平常日子,朝廷大佬們操碎了心,在朝堂之上的那些國策爭辯,非常耐人尋味。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更別說劇中那些詩句,臺詞,讓我每看一集都覺得自己太沒文化。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晏殊《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


我非常不解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無法包容《清平樂》這種慢節奏的電視劇,甚至沒有耐心說它寡味清淡,只看一集就棄了。

要說它乏味簡單,那就大錯特錯了,雖然朝堂之上看似風平浪靜,其實背後波濤洶湧,暗流湧動,幕後政治勢力角逐,與周圍軍事強國鬥智鬥勇,生存形勢異常殘酷。

許多人說《清平樂》過於寡味,那是從一開始就對宋朝有偏見。

宋朝,是一個很多人並不喜歡的朝代,不止兩大皇帝被金國擄走,還有末代南宋皇帝被逼跳崖的悲慘下場,所以大家一提到宋朝,都會覺得它弱爆了。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在編寫《國史大綱》中對宋朝的評價,是“積貧積弱”。由於錢老先生在史學界的地位和影響力,所以對宋朝刻板印象也來自於此。

其實宋朝並非想象中的羸弱不堪,從以下幾點可以側面反映宋朝的國力究竟如何。

宋朝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中唯一一個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朝代,也是對刺頭文官最寬厚的開明朝廷,也是第一個出現紙鈔的經濟發達朝代。


四大發明中的三個都是在宋朝發明並得以推廣,明朝的鄭和下西洋艦隊,就是在宋朝航海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宋朝更是抵抗成吉思汗大蒙古國政權到最後的一個國家, 差不多在他們攻下中歐奧地利40年後,南宋才徹底滅亡。

這樣一個文化盛明、民眾安穩、經濟發達、對外貿易昌盛,軍事上和當時第一強國硬碰硬的國家,實在不能算是“積貧積弱”。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而宋仁宗趙禎就更加傳奇了,這位皇帝的一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


起點爽文中掛逼男主角的配置,在苦逼和開掛之間反覆橫跳,讓人看的欲罷不能。

趙禎一出生就從生母身邊抱走,被劉太后當作兒子養,自己卻毫不知情,狸貓換太子說的就是他。後來,他幸運被立為太子,順利登基。

趙禎執政之後卻被太后長期壓制,坐在萬人之上的龍椅,卻被“後媽”壓制著,而“後媽”似乎也有野心想專權獨攬朝政,這孩子確實夠苦.....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但是後來,這個“後媽”沒幾年就自己死了,宋仁宗不費吹灰之力就享受了“後媽”辛苦治理多年的天下,趙禎可不像70多歲了還是王儲的查爾斯王子,他當時才23歲......

趙禎親政以後,到了中期,與西夏交惡,打了幾年仗,無奈議和,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每年給西夏歲幣。


但與此同時,趙禎頂住外部壓力,給國內安穩的發展機會,文化、經濟、醫療、海事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唐宋八大家裡的六位大家,都活躍在宋仁宗執政期間,除此外,還有晏殊、范仲淹、周敦頤、程頤(程門立雪就是等的他)、程顥(理學家,程朱理學中的程),璀璨明星,集於一堂。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簡單點說,與後世朱棣和康熙相比,除了打仗之外,趙禎其實幹得一點也不差。

論修書,朱棣有《永樂大典》、《四庫全書》,趙禎有《武經總要》、《崇文總目》。

論經濟,康乾盛世的歲入在六千萬---八千萬貫之間,幾百年前的仁宗盛治時期的歲入在六千萬到一億貫之間。

論航海,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但是沒有指南針,你怎麼下海?仁宗時期,指南針才大規模應用,並形成了成熟的遠洋航海和國家艦隊。

這個是自漢代之後最好的朝代,主政人趙禎,後世稱作的宋仁宗,真是個寶藏BOY,說不盡的好故事。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選擇宋仁宗非常正確,不止跟拍爛的清宮戲劃清界限,也能讓更多人瞭解到宋朝燦爛的文化歷史,這部劇格局大立意高,在製作上很多方面是碾壓絕大多數古裝劇的。

比如攝影,劇中很多地方都是用的自然光,而不是像其他古裝劇裡,不論白戲,夜戲,都是打著晃瞎眼的燈,場景道具的細節全沒了。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自然光的好處是,讓畫面看起特別真實。這對攝影師、製片的進度掌控要求極高,可以說是比較費工。畢竟得根據天氣和光線來排進度,遠沒有在棚裡打幾盞燈來的方便。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這樣拍出來的最大好處,就是演員不再是一水的美顏濾鏡,演員們的臉部輪廓清晰可見,層次分明,表情也更加自然生動。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再比如服化道,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網友們找了很多的對比圖,還做了詳盡的細節剖析,足以證明了劇組的用心。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這劇既然是正劇,講故事比如很“嚴肅”,慢工出細活很正常。


這樣冷門到處是寶的朝代,拍了69集的電視劇,我覺得是很不夠看的,還有趙禎和後宮眾位娘娘的情感戲也讓我很感慨,一個君主為了江山犧牲青梅竹馬的戀人,為了朝堂社稷做政治聯姻,為了政局穩定要多多臨幸妃子生孩子,真的是太難了......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宋仁宗身上的故事很多,除了優點,也有歷史汙點。


比如說被很多人詬病的“慶曆議和”,一個國力強盛的大宋,卻與西夏議和,著實不光彩,但此事卻將宋與西夏的矛盾,成功轉移到遼國與西夏之間。


宋夏之戰後,遼國作死找西夏茬子,結果被西夏揍趴下,兩個軍事強國之間的爭鬥,反而給宋朝創造了多年的和平發展時間,如果《清平樂》拍的真是宋仁宗一生的話,這段歷史應該是繞不過去的。

打仗固然解氣揚威,但每次戰爭過後,帶來的更多是精壯勞力們的死亡、萬千家庭的破碎,還有加在老百姓頭上的高額賦稅。


宋仁宗生前,對大臣、平民的所作所為都無愧於“仁”字。他重視民生,隱忍勤儉,克己復禮從諫如流,並不聽從宋朝鍵盤黨們的戰爭復仇叫囂,專心做好經濟和文化,服務天下蒼生,這才是真正的,“仁”。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宋仁宗死後,不光大宋百姓悲傷,敵國(遼國)的皇帝也是唏噓不已,並感嘆道”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意思就是說:如果我生在中國,也不過是給趙禎遞遞鞭子,當個武官罷了“。


遼帝還說多虧了趙禎,遼人”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42年老百姓們不動兵器和甲冑,過了難得的太平日子。


在宋仁宗駕崩之後,宋朝國內“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皇帝好不好,老百姓心裡最有數。


如果後面能把“仁政愛民”故事繼續拍好,我相信《清平樂》的口碑,還會再高漲。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ps.如果想更好了解宋朝民間歷史,我可以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東京夢華錄》,這是由宋代孟元老所著的散文集,從皇家貴族,到販夫走卒的生活場景,在這本書裡都有描寫,而且語句不是生澀的文言文,只要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能看懂。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孟元老在自序裡講:古人有夢遊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僕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目之曰夢華錄。舊夢初醒,沉痛非常。為使後人不忘當年東京的風物和繁華,孟元老做了這部《夢華錄》。


書裡的東京,是當時都城--開封的舊稱,可不是那個T O K YO - HOT,如果找書的資源找錯了,上錯車,可不要怪我啊(* ̄︿ ̄)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中有很多對當時飲食的描寫,拿這段素材,拍個《舌尖上的大宋》絕對能饞死個人。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州橋夜市:水飯、爊肉、幹脯、旋煎羊、白腸、鮓脯、黎凍魚頭、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籤紗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旋兒、細料餶飿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離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夾子......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讀《東京夢華錄》,可以回望千年前的東京,遙想當年宋朝世界級大都市的繁榮和喧譁。


那裡充滿煙火氣,當年街井鬧市裡人們的吃喝飲食,就是一番別有滋味的人間美景。


書中記錄的很多美食流傳了下來,每當我們吃到這些好吃的,似乎回到了當年那個繁錦如花的盛世宋朝.......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這位皇帝創造了後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