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唐詩為鏡照汗青 第四章(下) 江月年年望相似

大多數詩評對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理解,是作者在感嘆像燕昭王那樣的前代賢君既不可復見,後代的賢明之主自己也熬不到了,真是生不逢時。登上高臺極目遠眺,天地蒼茫人生寂寞,不禁悲從中來不可斷絕,愴然幾滴英雄淚下。主調是“才高命蹇”四個字,貌似這是歷代許多才子的共同命運。

但我覺得此詩更像是在感嘆人之一生在歷史長河中的短促渺小,其意境有點接近張若虛“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裡那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陳子昂當時估計在思考人生終極問題,此詩充滿了哲學味。當代能在深度上與之相比的也只有著名的“保安三問”了:“你是誰?你從哪兒來?你要去哪兒?”

張若虛如果沒有寫出這篇《春江花月夜》,很多人可能都會懷疑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因為他留下的文字痕跡如此之少,而且其生卒年、事蹟通通“不詳”。但正是這僅有的一首作品,就讓他“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全詩如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書籤

雖然有人說“孤篇壓全唐”的評價實屬過譽,但我認為此詩至少在兩個方面實至名歸。第一,是在內容上的突破,超越了一般詩歌的寫景、狀物、敘事、抒情,通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兩句跨入了對終極問題進行追問的範疇,在這方面前無古人、後稀來者,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也沒有用這麼明確的疑問句來提出哲學性的思考。第二,是在詩風上的突破,當初唐詩歌還在六朝的綺靡文風裡兜兜轉轉尋找出路時,此詩走出了正確的方向,而後來的唐詩也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詩中有很多名句被後世詩人所引用或化用,你有沒有看到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影子?有沒有看到李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影子?有沒有看到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影子?

金庸肯定很喜歡《春江花月夜》,所以東邪黃藥師在“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的基礎上創制了《碧海潮生曲》的獨門武功,以極高內力從玉簫中吹奏出優美的旋律,聽者只要內功定力稍弱,輕則受傷,重則喪命。傻哥哥郭靖當時如果沒有通過這一關考試,也無法名正言順地娶到古靈精怪的桃花島千金黃蓉妹妹。

陳子昂在幽州臺上這一曲蒼涼激越的長歌,是為流行了百年的齊梁文風所唱響的輓歌,也是為即將登臺演出的中國歷史上甚至世界歷史上最龐大輝煌的詩歌星雲所吹響的嘹亮號角,盛唐恢宏氣象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這璀璨群星被世人公認的形象代表,就是陳子昂的四川老鄉--千年一遇、天仙下界的詩仙李白。

歷代文人對陳子昂的評價都很高。韓愈在向宰相鄭餘慶推薦孟郊的《薦士》一詩中,稱讚陳子昂是盛唐文采風流的真正開創者:“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金末元初的著名詩人兼詩評家元好問則在他的《論詩三十首》裡如此讚歎: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這裡面用了一個典故,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滅亡世仇吳國之後,對功臣們論功行賞。大家都公推范蠡為首,勾踐就讓人用黃金為他鑄了個像。元好問的意思是,能夠把詩文從南朝的靡靡之音中帶出來,為唐詩走向雄渾剛健開了風氣之先的眾人之中,功居第一的應該是陳子昂。

勤學好問的元好問一共寫了三十首論詩絕句,其中還有一首我也非常喜歡: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大家都能夠看出,這首詩評論的是你我耳熟能詳的北朝樂府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從元好問此詩裡,能看出北方少數民族對中原文化的傾慕和嚮往。元好問自己正是鮮卑族,這個姓氏提供了明顯的線索。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把皇家姓氏鮮卑姓“拓跋”改為漢姓“元”,自己改名為“元宏”,由此我們很容易記住元稹、元好問都是鮮卑貴族後裔。孝文帝是重要性被後代嚴重低估了的古代偉大帝王,他是在五胡亂華之後加速北方少數民族漢化的里程碑人物,為隋唐兩代在中國恢復大一統王朝打下了堅實的思想根基,他對中國歷史所具有的深遠意義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元好問的作品中流傳最廣的是《摸魚兒.雁丘詞》,前半闋是: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神鵰俠侶》中的古墓派大師姐赤練仙子李莫愁就是吟唱著這首詞出場,也是吟唱著這首詞在絕情谷的大火中謝幕,形象很酷。

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既然提到本人非常欣賞的范蠡,不能不順帶說幾句。大多數人可能只記得他獻西施給夫差的“美人計”,其實他的功勞遠不止於此。范蠡不但親身陪伴越王勾踐在吳國度過了最艱難危險的人質時光,在殺機四伏的環境中察言觀色建言獻策走鋼絲一般保護了主公的安全,和勾踐回到越國後又輔佐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九術滅吳。更為難得的是,自古以來興邦的功臣多矣,但像范蠡這樣深明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能夠見機而去的君子,一隻手也數得過來,可見他的智商、情商都到了何等的高度。他砸掉自己的公務員鐵飯碗之後,遠走他國下海經商,很快成為富可敵國的陶朱公,充分證明了只要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不知道會不會讓今天一些本來不適合卻硬要去擠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公務員的年輕人有所感悟。

在一隻手可數的君子裡面,和范蠡的智商和結局均相似的就要數漢初的名臣張良。他家祖上五代人都在韓國為官,當韓國被秦王嬴政滅亡以後,張良並沒有甘心做暴秦的順民,而是一心要替祖國復仇。他尋訪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大力士,手持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在博浪沙幹冒奇險飛椎襲擊出巡的秦始皇,可惜擊中的是旁邊的副車。這是成語“誤中副車”的來歷。文天祥在《正氣歌》裡讚歎他“在秦張良椎”。險些喪命的始皇帝氣衝斗牛,大索天下,張良只好隱姓埋名逃亡,後來輔佐劉邦終於滅秦,而且在鴻門宴上保住了深陷險境的劉邦的性命。

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後世人尊元好問為“北方文雄”,認為他為金元之際的中國文學做出了承前啟後的貢獻,《論詩三十首》在中國文學評論史上頗有地位。而他對陳子昂的評價,伯玉可謂當之無愧。在幽州臺上的那一曲蒼涼激越的長歌,是為流行了百年的齊梁文風所唱響的輓歌,也是為即將登臺的中國歷史上甚至世界歷史上最龐大輝煌的詩歌鉅製所吹響的嘹亮號角,盛唐恢宏氣象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張良不但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成功,而且能夠與時俱進。劉邦的謀士酈食其曾經獻計,復立六國王族之後人來收買人心對抗項羽。大老粗劉邦拍手稱讚,命人速速刻制六王印璽,讓酈食其帶去各地分封。酈食其還沒有出發,張良正好外出歸來,聽劉邦說了這個打算,立刻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雙筷子連比帶畫地講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阻止這個開歷史倒車的計劃。劉邦茅塞頓開,下令立即銷燬已經刻制完成的六國印璽,從而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戰略錯誤,否則中國只怕還要再次陷入諸侯割據的戰亂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剛剛跟隨劉邦之初,張良處心積慮地只是想要恢復父母之邦韓國。但隨著時移世易,他敏銳地意識到時代的需要已經發生了變化,並不故步自封。張良勸說劉邦維持大一統政權,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漢朝建立後,張良因功封為留侯。他跟隨劉邦多年,深知他猜忌的性格,既然伴君如伴虎,不如距離產生美。知道在危險的政治中該如何做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是所謂“知易行難”。但張良視功名富貴如浮雲,明哲保身不問朝政,始終贏得劉邦和呂后的信任和尊重。後來蕭何下獄、韓信被殺,張良成為“漢初三傑”中唯一一位能夠善始善終的。

至於范蠡所行的美人計,也不是吳國滅亡的主因。羅隱有首《西施》,是一篇言簡意賅、說服力很強的議論文: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把吳國滅亡的主因歸咎於中了范蠡美人計的人,若不是思維過於簡單,就是存心為統治者開脫或減輕責任。夫差在一連串戰爭勝利之後的驕傲自滿才是主因,歷代農民起義一旦成功,從鄉下進城以後的表現也與此類似。何況自古明君多有寵妃,人家也沒因此亡國,關鍵是要在美人和江山之間把握好平衡。把國家沒管理好歸咎於女人,這種論調也太給男人們丟臉了。

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可能正因為羅隱太喜歡說實話,所以科舉之途並不順利,運氣比陳子昂和白居易差了十萬八千里。他年輕時意氣分發地奔赴長安科場,路過鍾陵時認識了一位煙花女子名叫雲英,身材曼妙能做掌中舞好似趙飛燕,而云英也對他的才氣印象深刻,雙方互有好感,懷著朦朧的曖昧依依惜別。十二年後,還沒有考上進士的羅隱再次路過鍾陵時,居然又遇見了雲英,這對兩人來說都是一場意外的重逢。徐娘半老的雲英看著兩鬢微霜的羅隱,很詫異地問道:“羅先生還是白丁嗎?”這一問真是觸到了羅隱的痛處。他不禁思緒萬千,當場賦詩《偶題》:

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雲英未嫁”就此成為典故,貌似說女子尚未出閣,實則比喻人尚未得志。羅隱才高八斗而未能考場得意,雲英色藝俱佳卻無人救拔從良,都並非不如他人,應該是時運不濟吧。羅隱流傳下來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此詩用字淺白,可入小學語文課本誦讀,一般被理解成是為勞動人民雖勤勞辛苦卻不得溫飽生活的不平而吶喊。但我認為它有著更深刻的諷世內涵,類似於《紅樓夢》裡《好了歌》中那句“終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這種可以抽絲剝繭般解讀出多層意境的詩歌,誠為詩中上品。

羅隱另一首著名的詩是《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若說此詩是悲觀主義吧,它在勸你及時行樂;若說是樂觀主義吧,從骨子裡又透出一絲掩不住的憤世嫉俗和頹唐。由此可見,看重及時行樂的人,其實正因為悲觀。真正的樂觀主義者,在生命中是微笑而不是大笑。考慮到羅隱十次應考進士而不中的鬱悶心情,寫出《自遣》這樣骨子裡悲觀的詩歌就不足為怪了。

唐朝科舉 v.s. 今天高考

像羅隱這樣的大才子在唐朝都考不中進士,可知那考試有多難,但大家依然趨之若鶩。自魏晉以來,人才的選拔原本一直實行九品中正制,能力不重要,出身門第最重要。這就導致官僚集團世襲化、家族化,“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也是個拼爹的時代。士族社會的形成,除了培養出一大批誤國的清談家,給我們貢獻了充斥著奇葩之人和奇葩之事的《世說新語》之外,在政治上卻是死氣沉沉。底層人士沒有上升的通道,讀書人經世報國的志向無從施展,就成為社會動盪的助力。到了五胡亂華的時代,少數民族的君主只要尊重漢族的知識分子,給他們施展的空間,反而更容易讓他們報效,石勒的謀士張賓、苻堅的謀士王猛都是有代表性的例子。當然,這些在少數民族政權中得志的漢族知識分子反過來也幫助了少數民族的漢化和中國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是歷史性的巨大進步,之後唐太宗對其做了大力的推動。有一次他站在城樓之上,看著新科進士魚貫而入皇城,不禁志得意滿地對身邊的魏徵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gou四聲)中矣。”意即用科舉一途將天下的能人盡收自己的囊中。尤其出身寒門的讀書人,從此有了向上層流動的通道,於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很多才華橫溢的知識分子為了跳過龍門,一生都在為考試忙碌。所以晚唐詩人趙嘏(gu三聲)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科舉的功能相當於改革開放後的高考,本來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人,也可以藉此跳出農門,跳入龍門,“農轉非”而改變一生。今天的高考制度屢受詬病,但在高等教育資源稀缺的中國,高考無疑仍是目前最為公平的一種方式。如果沒有高考中各種相對公平的嚴苛規定,高等教育資源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中將被分配成什麼樣子真令人不敢想象。

雖然唐朝的進士考試很艱難,大多數應試者都像羅隱一樣熬白了頭,但像陳子昂和白居易那樣少年得志的詩人也有不少,比如下面出場的這位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