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綠水間走出科技扶貧新路子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與緬甸毗鄰而居,這裡位於熱帶雨林區,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資源豐富,人均耕地面積超過6畝,是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4倍;這裡生態環境優良,林業用地面積960萬畝,佔全縣國土面積的73.24%,生物多樣性富集,處處是綠水青山。

同時,這裡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是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全縣共有貧困村156 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290 戶210410 人,是全省、全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長期以來,由於經濟建設起步晚,社會發育程度低,廣大幹部群眾綜合素質偏低,學科技、用科技的意識和能力不強,導致大量資源稟賦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仍然延續著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落後生產方式,貧困人口中因缺技術致貧的高達57.6%,出現了“守著青山綠水過窮日子”的尷尬局面。

2015年,中國工程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對瀾滄縣開展定點幫扶,先後組織200餘人次的院士,數以百計的專家深入瀾滄把脈問診、開具良方,緊扣瀾滄素質性貧困和產業發展短板,與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共同確定了科技扶貧目標定位,通過院士、專家的人力智力幫扶,大幅度提升扶貧產業的科技貢獻率,提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當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國內頂尖的院士專家與瀾滄的邊境、貧困、“民族直過區”相碰撞,在中國西南邊陲一隅悄然引發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這場突破常規、傳統的鉅變中,“產業+技能”科技扶貧“瀾滄模式”應運而生並示範推廣,在青山綠水間走出了科技扶貧的新路子。

在青山綠水間走出科技扶貧新路子

譚春勐朗鎮

抓實素質提升 解決了“不會幹”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注重扶貧同扶智相結合。素質性貧困問題是制約瀾滄脫貧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原因。

瀾滄縣委、縣政府把“扶智”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藉助中國工程院人力智力優勢,有針對性的開展科學知識普及、科技創新教育和實用科學技術培訓,著力提升各級幹部、本土人才、農民群眾科學素質。

一是著力提升幹部隊伍能力素質。通過選派幹部參加各類培訓,開辦瀾滄縣脫貧攻堅決戰衝刺大講堂,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等多種形式,在提升幹部能力素質的同時,提高對科技扶貧工作的重視度,堅定通過科技力量加速脫貧步伐的決心。

二是著力建設本地科技人才隊伍。瀾滄縣共派出410人次農技人員全程參與院士專家團隊的技術示範推廣,邊學習、邊生產、邊培訓、邊實踐,不斷提高廣大科技人員的業務技能,逐步解決瀾滄縣科技人員業務技能不強、專業知識老化、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完善覆蓋全縣科技扶貧第一線的科技扶貧特派員人才配備,壯大與穩定本地科技人員隊伍,為瀾滄儲備了充足的本土科技人才力量。

三是著力培育新型農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團隊為瀾滄量體裁衣,委派朱有勇院士團隊進駐瀾滄,創造性的在瀾滄職業高級中學舉辦全日制院士指導班以及院士短期農業技術培訓班。

培訓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親自授課,採用延安“抗大”的辦學模式,以產業示範點為實訓基地,採取邊學習、邊生產的方法,用學員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反覆講解和演示,面對面、手把手地在田間地頭、禽畜圈旁將農業生產技能傳授給學員,使學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學會種植、養殖技術,儘快補齊科學文化素質短板、快速提高農業生產技能,確保最前沿科技能夠運用實際勞動中。

畢業考核不筆試、不考深奧的理論,就看誰學習之後種出的產量高。產量最高的農戶,還會得到朱有勇院士出資設立的獎學金以資鼓勵。自開班以來,陸續開辦了冬季馬鈴薯、蔬菜、林下三七、中藥資源、茶葉、畜禽養殖等方面實訓課程,面向全縣各鄉(鎮)招生並已培養1500名新型職業農民。學員學成返鄉後,成為當地科技脫貧的骨幹,像一顆顆脫貧致富的“種子”灑遍瀾滄大地。

在青山綠水間走出科技扶貧新路子

注重精準發力 解決了“怎麼幹”的問題

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為瀾滄這樣資源富集卻深度貧困的地區指明瞭發展方向。

朱有勇院士長年致力於生物多樣性控制植物病害的研究,一到瀾滄,他就帶領團隊對氣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條件進行科學分析、對症施策,將當地缺什麼和有什麼有效結合起來,根據瀾滄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資源稟賦尋找突破點,找準了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新方向,確定了“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科技扶貧思路。

特別是根據省委陳豪書記2017年4月調研瀾滄時強調“瀾滄脫貧致富的路子就在青山綠水間”“要抓住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的重要機遇,把瀾滄縣打造成為全省科技扶貧示範縣”的重要指示要求,在院士專家的精心指導下,制定了《瀾滄縣科技扶貧示範縣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年)》,找準科技扶貧的切入點,大力實施產業發展、素質提升、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勞務輸出、健康扶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六大科技扶貧示範行動工程,著力推進科技進企業、進田間、進學校、進村寨等“四進”和科技型企業、科研平臺、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團隊、科技項目等“五落地”,創新科技扶貧新機制,著力打造科技扶貧“試驗田”。

在青山綠水間走出科技扶貧新路子

聚焦產業扶貧 解決了“幹什麼”的問題

朱有勇院士團隊經過全面調研和精準分析,與瀾滄縣委、縣政府共同確定了產業發展的方向,即立足本地光熱水等優越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土地、林地等閒置資源,結合中國工程院智庫優勢,將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大力培育符合瀾滄實際、符合市場需求、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等為重點的脫貧致富產業,帶動農民群眾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科技運用轉變。

在推進產業扶貧中,採取“政府+企業+科技人員+農戶+社會組織”的科技扶貧新模式,即地方黨委政府抓統籌、抓監管,企業出資金、找市場,院士專家出技術、出標準,農戶出林地、出勞力、獲得報酬,協會、合作社負責行業協調。

這種模式構建了政府、企業、專家、農戶等各方之間的資源利益連接機制,讓各方的積極性都能在產業中體現,具有示範、複製和推廣的意義。特別是在充分考慮瀾滄境內有20萬畝退耕還林思茅松林,且與三七之間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實際,制定了《瀾滄縣林下有機三七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瀾滄縣加快發展林下有機三七產業的實施意見》,堅持規劃控制、堅持嚴格審批,嚴格種植標準、嚴格基地管理,做到“三防兩不準”(防火、防鼠、防盜,不準施用一粒化肥、不準使用一滴農藥),維護林下有機三七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安全有序,確保林下有機三七產業健康發展。

瀾滄縣計劃到2028年,發展林下有機三七種植規模達20萬畝,建成種植規範化(GAP)基地15個,林下有機三七幹品年產量1000噸,年收益達20億元,帶動脫貧1萬戶3萬人以上,帶動農戶致富5萬戶15萬人以上,真正把林下有機三七產業培植成為支撐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把瀾滄打造成“林下有機三七”之鄉。

在青山綠水間走出科技扶貧新路子

彰顯科技力量 解決了“怎麼富”的問題

通過大力推進科技扶貧,培養了一批面向市場的實用型人才、本地創業人才和新一代農民,提高了群眾的勞動技能, “輸血式扶貧”加速轉變為了“造血式扶貧”,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不斷提升,實現了“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根本性轉變,同時使得科技培訓在長效扶貧脫貧過程中的助推作用日益明顯。一是推廣了一批新技術。

自2015年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在瀾滄推廣了一批新技術,其中林下有機三七創新技術和冬季馬鈴薯優質高產新技術是兩項具有代表性新技術推廣成果。

林下有機三七創新技術是院士專家針對雨林山嶺區的森林資源,把林下生態環境與三七生物學特點相耦合,創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林下有機三七技術體系。

二是培養了一批鄉土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圍繞科技扶貧的發力方向,淡化學員的學歷和年齡等條件,從全縣20個鄉(鎮)招收有能力帶領親戚朋友和村民脫貧致富的農民為技能扶貧班的學員,開辦院士專家學員班,親自教授學員選擇良種、整地理墒和栽種技術,施肥、澆水、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技術,採收產品分級包裝及市場營銷技術,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把教案融入技術訓練中,把講授引入市場營銷,培養鄉土人才,帶領周邊村民脫貧。

如來自瀾滄縣上允鎮下允村的張忠玲,初中畢業後就回家務農。2018年,張忠玲成為院土專家技能扶貧養殖培訓班的學員。

“來到竹塘鄉蒿枝壩才知道,上課的都是院士、專家、教授、博士,這樣的學習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張忠玲說,100天的學習中,看到了從未見過的雛雞脫溫室;學會了養殖場的規劃設計、飼養管理、牧草種植和青貯技術;還實際操作了疫苗的接種方法;實習了動物的解剖,學會了疾病診斷和治療,收穫實在是太多太多。回到村裡,張忠玲按照院士專家所教的知識,自己建了200多平方米的雞場,蓋了脫溫室,現在飼養了600多隻土雞,成為了全村脫貧產業的帶頭人。

在青山綠水間走出科技扶貧新路子

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瀾滄縣科技扶貧成果由西南邊陲走向祖國心臟,架通了雲南優質綠色食品與北京大市場緊密對

三是示範了一批技術樣板。自2015年以來,院士專家示範了一批科技成果的技術樣板。

如:2015年院士專家在竹塘鄉李召樑子和高風颳兩個地點試驗了5畝林下有機三七,當年試種成功;2017年在老炭山村委會老章寨村民小組示範了120畝林下有機三七,在大塘子村上扎艾村民小組示範了340畝,在東主村老緬寨村民小組示範了74畝;2018年在老炭山村4個村民小組示範了1250畝,在大塘子村下扎艾示範了150畝,在東主村老緬新寨示範了250畝,在糯福鄉和大山鄉示範了500畝,共建立了11個林下有機三七科技成果的示範樣板。

四是培育引進了一批科技企業。院士專家通過科技創新把資源優勢轉變成了科技產業,提高了產業的科技含量,造就了更多商機,從全國各地引入一批科技企業到瀾滄落戶。

朱有勇院士團隊通過“三證”管理監管模式引入了一批扶貧企業在全縣多個鄉(鎮)選點試種,三年的三七畝產量在50到80公斤,地上部分的莖和花畝產在20到30公斤。

目前,全縣共有9家企業實施林下有機三七種植,全縣共試驗、推廣種植思茅松林下有機三七7305畝,預計產值5億元以上,能夠有效帶動山區群眾脫貧致富。五是脫貧了一批村寨。科技扶貧,促進了一批村寨的脫貧。如:小廣扎村民小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245人,貧困發生率達90%。通過租賃林地、為企業管護林下有機三七,成功實現脫貧。

小廣扎的三七基地中,政府投入的扶貧資金、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的科技指導所形成的15%股份也歸村民所有。三七銷售後,農戶可獲得15%的分紅。按照每戶農戶出租、管理10畝林下有機三七計算,第一年農戶戶均可收入2.86萬元;第二年戶均可收入9.86萬元。兩年下來可為每戶農戶增加收入12.72萬元,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同時,企業扣除每畝1.2萬元的成本後,可通過銷售三七花、三七莖稈和葉片、三七根,實現每畝5萬元的收入。

為攻克素質性貧困的難題,瀾滄縣充分利用千家萬戶農民均擁有的林地資源,在院士專家團隊的智力支持下,初步走出了一條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的科技致富之路,並將為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可持續的穩定的脫貧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