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的小李子——樹上春樹為何年年陪跑?春樹:輪到我了?

首先要知道一個諾獎真相,亞洲作家獲獎人只有四位:泰戈爾、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莫言,亞洲文學本身所受青睞就很低~

即使是石黑一雄也是英國人中的日本作家,但是看過他小說的我找不到日本文化的影子,更多好似歐美小說即視感。(他的小說我看的不多可能更多是日歐結合吧~看到各位指點那麼我就不多說了,感興趣的大家還是自己去閱讀去體會,別聽我門外漢班門弄斧~謝謝)(更改一下是五位,還有個以色列作家施姆爾·約瑟夫·阿格農,不過我才疏學淺真的不知道這位~抱歉)

ps都是我個人的小見解,不足登大雅之堂~我也只是看雜書的小白~畢竟見識不多學渣一個~(至於評論裡說高~我之前百度過他1997入法國國籍2000獲諾貝爾,我沒有把他和石黑一雄放一起,而且他的小說我確實沒有怎麼讀過)

讀過了石黑一雄返回頭再去看~發現風格完全不同深度也不同~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大多數審美標準可能還是會更高一點,而且請看多年來的獲獎名單很少出現亞馬遜暢銷書單吧?~我個人而言看過的諾獎作家很少,日本作家也是屈指可數,不過是川端康成,石黑一雄~但是講真覺得有點深度~自己造詣不夠難以拜讀,但是村上春樹應該是在我國出版量很高的作家……甚至有點流量之勢……有點和東野圭吾比肩了,且不說跟諾獎作者比,就說,芥川龍之介,夏目漱石的作品的高度都沒能獲得諾獎,所以第一歐美亞洲的小說審美就不一樣,亞洲風格很難被認可~

第二,個人認為村上作品高度尚未到達金閣寺,羅生門作品水平~在日本本土的經典程度可能也有所欠缺,挪威的森林我是不知道為什麼推薦的那麼好,我覺得emm算快銷小說(但是我很喜歡他的日常隨筆)~第三,看過幾本諾獎作品讀不下去,看來我適合快銷型小說,也說明諾獎獲獎作品不等同於讀者眼中的大眾文學,例如丘吉爾先生的《》,這部作品獲獎與其說它的文學價值不如說它的歷史色彩更加濃重,而丘吉爾在二戰中領導者地位無疑為這部作品添彩,但是這不是什麼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反之村上春樹的作品嗯可能我看的不多可是我覺得還少了點什麼,可能是立意不夠深也好,這一點可以去看看莫言的小說,之前身邊有人在讀他的《檀香刑》,出於好奇我也讀了一點點,感覺充滿了靈魂,而且真的是那種殘忍反正我沒讀下去,莫言能寫出這種題材我也是很服的,一段文字就能讓你痛的看不下去~以及加繆的作品很有自己的風格,文章立意很深,加繆應該是我最喜歡的諾獎獲得者~~最近買了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剛發現他也是諾獎獲得者(早年大江很看好莫言也誇過中國文學,事實證明他的眼光很諾貝爾啊,大江曾經說,如果繼我之後還有亞洲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話,我看好莫言。)~so準備拜讀一下下,之前看石黑一雄就雲裡霧裡裡面東西都是特別隱喻以及《別讓我走》那個題材也是暗喻了很多東西。

村上春樹在我是一個小說家裡面說自己早已不對諾獎報以希望,而且旁人覺得作為一箇中途轉行寫作,半路出家的普通人已經很不容易了~能達到這個程度不求錦上添花,但獲得更多讀者的熱愛也是一種成就,有個故事說是他的書迷看完一次作品後很不喜歡給他寫了信:即使您的書這次寫的不是很好,下一次也還是會繼續支持的~村上看了之後很感動,因為人家還是會繼續支持他!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我想有些名著可以流傳百年,有些書就失傳了,不知道100年後村上春樹的書能否還被追讀,一個作者的意義不僅在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就像有人一直說川端康成那年的諾貝尓是老舍的候補,因為自殺所以順位到了他頭上,可是川端康成也是年老後自殺,功成名就了但依然走了這條路,過去的光輝如塵土了~好像說跑題了~嗯不過村上春樹還能接著寫很多年呢~萬一呢2333

不小心看到微博有人發這麼一條廣告,而且聽說日媒每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前都有記者會想去採訪村上春樹~還會聯繫一些知名攥稿人約稿說假如獲獎的話來寫稿~那個最後我只能說祝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