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上世紀初,俄國多次派考察隊進入我國東北,考察那裡的山川地貌和動植物資源,同時觀測氣候,測量水紋,繪製地圖。

俄國西伯利亞第29火槍團軍官阿爾謝尼耶夫中校於1902—1907年和1908—1910年,先後兩次率隊對烏蘇裡地區進行考察。考察中,阿爾謝尼耶夫一行在大興安嶺險峻的深山溝壑與浩瀚無垠的森林草原中艱難跋涉,歷經艱險。期間,他偶遇赫哲族獵人德爾蘇·烏扎拉。身為軍官和知識分子的阿爾謝尼耶夫開始認為德爾蘇只是個粗魯的野蠻人,但很快,他就被德爾蘇質樸善良、忠誠無私的品格感動了。不久,德爾蘇在興凱湖畔一次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中挽救了阿爾謝尼耶夫的生命,從此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阿爾謝尼耶夫的兩次考察中,德爾蘇都為他充當嚮導,途中,他們多次遇險,尤其是遭到老虎的跟蹤和威脅。這些故事後來被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搬上了銀幕,並獲得多項大獎。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考察過程中,阿爾謝尼耶夫留下了許多文字,在他筆下,大興安嶺和興凱湖地區當時生態環境之美以及動植物資源之豐富,完全超出了當代人的認知和想象。他所描繪的那些美景,既令人震驚,又讓人神往。

在興凱湖附近的沼澤和草地上,阿爾謝尼耶夫這樣寫到:“從高處俯視,一幅美麗的全景圖展示在我面前,東面,山巒起伏;南面是平緩的丘陵,上面長著稀疏的葉林;北面是地勢低窪、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我極目遠眺,還是看不到這片草原的盡頭。它伸向遠方,在某個地方隱沒到地平線下去了。風時而吹過草原,野草隨風搖擺起伏,煞似一片海洋……茂密的野草從四面入方把我們包圍起來。野草長得又高又密,人就象被淹沒了一樣。腳底下——是草,前後左右一一也是草,只有頭頂上才是蔚藍色的天空。我們好象是在草海的海底行進。當我登上一個小丘,看到草原象大海一樣起伏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到處都是無邊無際,波浪起伏的草的海洋。在這類多沼澤的草原上,主要的“住戶”是鳥類。在候鳥遷徒季節沒有到過勒富河下游的人,很難想象那裡的情景。千千萬萬只候鳥成群結隊地飛向南方。有些鳥卻飛往相反的方向。還有一些鳥則往斜刺裡飛。一隊隊的候鳥一會兒向上飛,一會兒往下降得很低,遠方的和近處的鳥隊,全都映在天幕上,尤其集中在地線附近,象在天邊織出了一張蛛網。”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然而,那裡景色雖然美得讓人心醉,卻也是危機四伏,一望無垠的莽林猶如一個迷宮,一旦迷路,就會陷入絕境,更嚴重的威脅來自於遊蕩和隱藏其中的猛獸。遠東豹、棕熊、西伯利亞虎,都是致命殺手,尤其是老虎,最喜歡潛行於茂密的荒草和樹叢中,在人毫無察覺時發動攻擊。阿爾謝尼耶夫他們就數次遭遇老虎,如果不是有德爾蘇相伴,憑著他對森林和動物與生俱來的神秘心靈感應,發現了近在咫尺的老虎,那麼阿爾謝尼耶夫很可能已經喪命虎口了。世代生活在森林中的德爾蘇是森林的兒子,他熟知森林中的一草一木,可以與野獸對話,聽得懂它們的語言。他認為萬物有靈,在他眼裡,森林中的草木和飛禽走獸都是人格化的生靈。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阿爾謝尼耶夫說,沒有到過烏蘇裡地區原始森林中的人,無法想象這裡的林木有多麼茂密,幾步之外,幾乎什麼都看不見,他常常要到距離野獸僅四五米遠時,才能發現它們的蹤跡,並且只能根據樹枝被折斷的聲響,才能判斷它們的行動方向。

有一次他們為了考察一條河流的走向,進入了森林深處。天氣陰沉沉的,下著濛濛細雨,除了水珠從樹梢滴落的聲音外,林中靜得出奇,一切動物都銷聲匿跡了。他們在森林中走了兩天還沒走出去。由於阿爾謝尼耶夫要進行線路測繪,所以走得很慢,經常遠遠落後於大隊。德爾蘇警告他,這一帶老虎很多,不能獨自落在後面。然而阿爾謝尼耶夫必須完成他的工作,德爾蘇見狀就留在後面,默默陪伴著他。

考慮到自己行進緩慢,會拖累大隊進程,第二天一早,阿爾謝尼耶夫就先於大隊提前出發了,德爾蘇仍然陪著他。

到中午十一點,大隊還沒有趕上來,阿爾謝尼耶夫決定停下來等他們,德爾蘇也默默地站住,把他的老式貝爾德步槍從肩上取下來靠在樹上,然而伸手去取菸袋,卻發現菸袋丟了。他想返回去找,阿爾謝尼耶夫勸他等一等,也許後面的人會把菸袋拾起來帶給他的。等了二十分鐘後,德爾蘇忍不住煙癮了,拿起槍要往回走。阿爾謝尼耶夫遲遲不見後面的人上來,也擔心馱馬出事,於是與德爾蘇一起返回。

兩人正走著,德爾蘇突然停住了。他向後退了一步,彎下腰察看地面上的什麼東西。阿爾謝尼耶夫趕了上去。德爾蘇環顧四周,樣子有些驚慌地低聲說:“看看,長官,這是阿姆巴,它在咱們後面走,爪印完全是新的,它剛才就在這裡……”赫哲族人稱老虎為阿姆巴。

阿爾謝尼耶夫看到,在泥濘的小路上請晰地印著剛剛留下的巨大的貓科動物的爪印。他們剛才走過去的時候,還沒有這些爪印,這一點他記得很楚。如果有,一定逃不過德爾蘇的眼睛。現在,當他們返身去迎隊伍時,發現了爪印,而且和他們走的方向一致。顯然,那頭猛獸一直在悄無聲息地跟蹤他們。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它很近,在這裡藏著,”德爾蘇朝右面指了指說。“我們剛才停在那裡時,它就站在這裡,我們往回走時,它走開了。看看,長官,爪印窩裡沒有水……”

阿爾謝尼耶夫一看果然不錯,雖然周圍到處是小水窪,但是水還沒來得及滲進虎爪印窩裡。毫無疑問,這頭可怕的猛獸剛剛還站在這裡,聽到他們返回的腳步聲後,才跳進密林,躲到倒下的樹木後邊的什麼地方去了。

“它不會走遠,我確定。等一下,長官……”

他們一動不動地站了幾分鐘,他們知道老虎近在咫尺,正窺視著他們,阿爾謝尼耶夫希望聽到響聲並發現老虎藏在哪裡。但是隻有死一般的沉寂,這種沉寂顯得神秘莫測,令人毛骨悚然。

“長官,”德爾蘇轉身對阿爾謝尼耶夫說,“現在要好好檢查你的槍、子彈,有問題嗎?要悄悄地走,什麼是坑,什麼是橫著的樹,要看清楚。不要緊張,這是阿姆巴,你知道的,阿姆巴!……”

德爾蘇一邊說,一邊察看著每一從灌木,每一棵樹。他們這樣走了約半個小時。德爾蘇一直走在前面,目不轉睛地看著小路。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他們終於聽到了說話聲,幾分鐘後人馬都來到了。兩匹馬滿身泥漿,鞍具上也沾著汙泥。原來在過條河汊時,兩匹馬都失陷在泥沼裡,這是他們遲到的原因。

士兵們果然在路上拾到了德爾蘇的菸袋,並給他帶來了。阿爾謝尼耶夫本打算讓大家宿營,吃飯休息。但是德爾蘇卻提出收拾一下鞍馱就趕緊走,因為這裡不安全。他說,前面不遠處有個獵人的窩棚,最好到那裡再宿營。

阿爾謝尼耶夫同意了,大家動手把行裝從馬背上卸下來清洗。他自己和蘇爾德順著小路提前出發。沒走出二百步遠,就再次發現了老虎的蹤跡。這頭猛獸仍然沒有放棄追蹤獵物,又在跟蹤他們,和第一次一樣,老虎發現他們走近時,又避開了,它在等待攻擊的機會。德爾蘇停住即步,轉身朝著老虎隱去的方向,大聲喊了起來。阿爾謝尼耶夫覺察到他的聲音裡有些憤怒。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幹嗎跟在後邊?…阿姆巴,你需要什麼?你想幹什麼?我們走我們的路,沒有礙你的事,你幹嗎跟著我們?難道林子裡地方少嗎?”

他邊喊邊舉起步槍,狠狠地晃了一下。阿爾謝尼耶夫從來沒有見他這樣激動過。從他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深信,老虎能夠聽見並且聽懂他的話。他相信,老虎或者會接受挑戰,或者會走開,不再打攪他們。

德爾蘇等待了約五分鐘,如釋重負地舒了一ロ氣。他點燃了菸袋,把槍往肩上一背,完全放心地沿著小路朝前走去。他的神情又恢復了平靜沉著的常態,他把居然把老虎罵跑了。

他們在林中又走了約一個小時,突然密林變得稀疏起來,眼前出現了空曠地帶,視野頓時開闊了。終於走出了森林,阿爾謝尼耶夫非常興奮,下午三點左右,他們到達了德爾蘇說得那個窩棚。

宿營後,卸下鞍馱,全體休息,阿爾謝尼耶夫決定晚上去打獵,因為他們已經快沒食物了。

天黑後,阿爾謝尼耶夫和德爾蘇就出發了,他們來到一片林邊草甸,準備打馬鹿或狍子,因為那裡的沼澤中有鹽鹼,動物會過來添食。德爾蘇選了一處灌木叢,兩人躲在裡面,等待獵物到來。

林子裡和曠地上死一般的寂靜,灌木叢中的小片霧氣像幽靈一樣遊蕩,只聽到蚊子單調的嗡嗡聲。這種寂靜壓得阿爾謝尼耶夫透不過氣來,他感覺被恐怖包圍了,開始後悔夜間來這裡。

空中和地上越來越黑暗。灌木和樹木的輪廓漸漸模糊不清;阿爾謝尼耶夫覺得它們好象活物一樣移動著。有時,他覺得那是鹿,再加上他的幻覺,簡直越看越象。他緊握手中的槍,隨時準備射擊,但是,每當他看到德爾蘇那安詳的面孔時,便清醒過來,幻覺立即消失,鹿的黑影重又變成了灌木叢或樹木。德爾蘇象一座大理石雕像一樣坐在那裡,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鹽土沼澤邊上的樹叢,安靜地等待著。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他突然警覺起來,俏悄地舉起槍,開始瞄準。阿爾謝尼耶夫也緊張了起來,他順著德爾蘇瞄準的方向望去,卻什麼都沒有看到。

不久,他發覺德爾蘇又靜了下來,於是也跟著舒了口氣。眼前已是漆黑一團,分不清哪裡是黑鹽土,哪裡是樹木的黑影了。蚊子叮得脖子和手臂奇難忍。他放下了防蚊罩。但是德爾蘇卻不戴這個,好象根本不覺得蚊子在叮他。

突然他聽到了一陣沙沙聲,聲音是從鹽土沼澤另一側的灌木從中傳來的,恰好在他們對面。阿爾謝尼耶夫看了看德爾蘇,他微伸著頭,似乎在竭力透過黑暗,弄清聲音的來源。有時沙沙聲大而清楚,有時低微,甚至完全消失。阿爾謝尼耶夫確信,有一隻動物正穿過樹叢向他們靠近,這是馬鹿吃鹽土來了。他用眼睛找尋馬鹿,估計距離不過七、八十步遠。

突然,一陣可怕的吼聲象天邊隆隆的巨雷一樣,響了起來,“嗷……”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德爾蘇猛地抓住了阿爾謝尼耶夫的手。“阿姆巴!長官!”他驚恐地說。

阿爾謝尼耶夫嚇得心驚膽顫,只覺得兩退發軟,兩腳沉重,膝蓋象灌了鉛似的僵硬得無法移動,嗓子也發乾,幾乎不能呼吸。

“槽糕,我們不該到這裡來。阿姆巴生氣了,這是它的地方!”

“嗷……”寂靜的夜空中又響起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吼聲。

德爾蘇忽地站起身來。阿爾謝尼耶夫以為他要開槍。但是,他驚訝地發現,德爾蘇竟然沒拿槍,他在對虎喊話:

“好啦,好啦,阿姆巴生氣不要,不要!……這是你的地方,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現在去別的地方,老林子裡地方有的是,不要生氣……”

德爾蘇站著,朝著老虎那一方伸出手來。他突然跪在地上,叩了兩個頭,用本族語言低聲喃喃地說著什麼。最後,他慢慢站起來,走向樹墩,拿起自己的老式貝爾登步槍。

“走吧,長官”他果斷地說,沒等阿爾謝尼耶夫回答,就一個人穿過樹叢走上了小路。阿爾謝尼耶夫不由得跟著他走去,看到德爾蘇安靜的神色和走起路來無憂無慮、信心十足的樣子,他也安心了。他感到,老虎不會跟來,也不會傷害他們。

走了約二百步,阿爾謝尼耶夫覺得不甘心,他停下了,勸德爾蘇再等待一會兒。“不行,”德爾蘇說,“我不能,我要對你說,我永遠不會同你一起對阿姆巴開槍,你好好聽著這話,你如果對阿姆巴開槍,我們就不是朋友了!”

德爾蘇默默地邁開大步,沿著小路朝前走去。阿爾謝尼耶夫原想一個人留下,但是又覺得很害怕,便跑步追了上去。

剛才阿爾謝尼耶夫害怕極了,可是走了一段路後,他又因為沒有看見老虎而感到遺憾,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德爾蘇。

“噢,不要!”德爾蘇答道,“看見它不是什麼好事,我們赫哲人這樣說:“沒見過阿姆巴的人是走運氣的人,他會永遠好好活著。”

停了一會兒,德爾蘇又說:“我見過很多阿姆巴,有一回,我很不應該地對它開了槍,現在我很害怕,總有一天,我會倒黴的……”

原來多年前,德爾蘇開槍擊傷了一頭老虎,結果遭到老虎反撲,他雖然死裡逃生,卻受了重傷。他的妻子走了兩百公里才找到他,因為失血過多,他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也無法出去打獵,只能靠妻子就近打些獵物維持生計。

一個小時後,他們走近宿營地。馬兒聽到他們走近的聲音,驚得跳了起來,直打響鼻。火堆旁的兩名哥薩克迎著他們走來說:“今天馬總是驚慌不安,不吃草,老是往什麼地方看,是不是附近有什麼野獸?”。

阿爾謝尼耶夫沒說什麼,只是命令把馬拴牢,再多生一些火堆,並派出武裝崗哨。

徳爾蘇整個晚上一言不發,顯然今天與老虎的遭遇讓他深受刺激。

由於考察動植物也是阿爾謝尼耶夫的主要任務之一,所以他對包括老虎在內的東北各種主要動物的形體和習性都做了詳細觀察和記錄。他這樣描述當時東北烏蘇裡地區的老虎:“烏蘇裡地區的虎比印度虎要高大一些,身長2.7-3米,肩高1.2-1.5米,體重普遍為250—300公斤,毛色同南方虎一樣,斑斕多采。但是,有時遇到一些顏色較淺、斑紋稀疏暗淡的虎。

烏蘇裡虎皮毛的基本顏色是佈滿黑色橫紋的棕黃色,頸和前腿上的黑紋較稀疏,背和後腿上的黑紋特別鮮明,頭部黑紋最密,不生頰鬚,腹部白色。虎的毛色是一種很好的保護色,當它在原始森林中樹葉落光的灌木叢裡奔跑時,黑、黃、白三色合成灰褐色。秋季,山葡萄為橙紅色,枯黃的族叢裡有許多發黑的老葉,老虎置身其中,即使離得很近,也難以發現。經過縝密的究之後發現,長毛虎也許是古代歐洲洞穴虎的親屬,那麼,烏蘇裡地區就可以算作洞穴虎的故鄉了。這種動物特別喜歡住在洞穴裡。夏季,可以經常在洞穴裡發現虎的足跡和啃剩的骨頭。虎很少注意地區的氣候條件。它既不怕雪,也不怕冷。它喜歡在叢林濃密,食物充足的地方棲息。它主要以山羊、野豬和鹿為食。在烏蘇裡地區,它棲息在南部,如果食物充足,虎並不傷害家畜,只有在餓急了的時候,才到居民點來襲擊人,虎特別喜歡捕狗為食。”

一百年前,俄軍中校發現烏蘇裡的老虎體型巨大,普遍達300公斤


阿爾謝尼耶夫中校留下的文字,是非常珍貴的,這是關於一百多年前東北虎的第一手資料。他的描述大多與當代對老虎的認知相同,尤其重要的是,他為當年烏蘇裡地區老虎的體型留下了可靠的數據,因為這些數據來自當年在大興安嶺森林中常年與老虎打交道的獵人和他自己的觀測。如今達到200公斤的東北虎已經是大型個體了,而當年普遍可以達到250—300公斤。由於如今東北虎體重已經低於印度虎,東北虎是最大貓科動物的論斷已經被廣泛質疑。阿爾謝尼耶夫的記錄告訴我們,一百多年前的東北虎體型確實很大,如今已經嚴重退化,而當年那裡莽莽蒼蒼的原始生態,也早已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