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安薪”无忧 江苏有这四张暖心的“工作网”

让农民工“安薪”无忧 江苏有这四张暖心的“工作网”

日前,江苏省司法厅立足疫情常态化防控,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因时因势创新工作方法,织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江苏省各地全面落地见效。

开展精准普法教育 广覆“宣传网”

江苏省司法厅会同江苏省人社厅等部门开展《条例》普法宣传周活动,为《条例》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走进江苏省政府在线访谈直播室。就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在线解答企业和农民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录制《条例》线上培训课程。结合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政策讲解,定期推送农民工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引导农民工提高疫情防控和依法维权意识。

让农民工“安薪”无忧 江苏有这四张暖心的“工作网”

镇江开展法润江苏春风行动“送法进工地”活动。

◆打造法治宣传“活阵地”。组织进工地、进企业,为返岗复工农民工送去法治“快餐”。

强化法援惠民助企 织密“服务网”

各地深化“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活动,抓住农民工返岗复工关键时期,强化法援惠民助企举措。

让农民工“安薪”无忧 江苏有这四张暖心的“工作网”

扬中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及时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完善“网上办”“掌上办”“线上办”服务模式。引导农民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咨询问题、申请援助、预约服务。

探索多方远程视频系统建设。多地设立“云庭审”办公区,方便律师、受援人参加远程庭审。

让农民工“安薪”无忧 江苏有这四张暖心的“工作网”

宿迁市宿豫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困难职工求助,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受理援助申请。

完善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劳资纠纷或涉疫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当日受理、审批、指派律师。

建立法律援助先行调解机制。依法灵活化解劳资纠纷。阜宁县法援中心通过调解方式为农民工讨回38万工资,协调金融机构为涉案关停企业提供贷款90余万元,使企业复产运转,农民工重新返岗。

创新联动联处机制 完善“协作网”

在江苏全省普遍建立法律援助与检察院支持起诉协作配合机制。泰州市司法局与检察院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与支持起诉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细化部门工作职责、办案衔接程序等。

发挥司法所、劳动仲裁机构等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一线阵地作用。扬州、泰州等地69名农民工通过站点获得法律援助。

强化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协作,运用协商和解等非诉讼方式化解农民工讨薪纠纷,提升办案效果。

强化纠纷排查预警 共享“信息网”

加强信息研判预警,依托江苏法律援助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汇集农民工法律咨询等数据,密切关注各地集体性、涉疫情劳资纠纷,实行日报送、周分析、月研判。

加强信息融合互通,联合人社、发改、住建等部门推进省、市(县)三级一体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工程项目审批、资金落实、劳动用工、工资支付、法律服务等数据互通共享和监控预警信息定期通报。

泰州市法援中心实现与“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简化申请审批手续,对平台登记在册农民工因劳动争议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不区分户籍,不审查经济状况,直接给予法律援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