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越來越聰明,進化成超人有什麼壞處?談談生物工程的改造

我們該如何看待和應對人類自我改造技術

如果你經常關注新聞,可能還記得2018年底有一個大新聞。原南科大的副教授賀建奎,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胚胎的基因,讓一對雙胞胎具備了終生免疫艾滋病的能力。

這則看似振奮人心的消息,卻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有122位科學家聯名錶示反對。他們擔心,基因編輯會給兩個孩子帶來無法預料的巨大風險,同時也直接挑戰了人類的道德倫理。賀教授如同打開一個“潘多拉魔盒”,遭到了全世界的非議和譴責。

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呢?比如我們就是需要接受編輯基因的人。我們一起試想如下場景:

當你活到六十多歲的時候,出現了一種新技術,它可以改造你的基因結構,可以讓你的身體年輕三四十歲,回到二十多歲的狀態。你會接受改造還是拒絕改造呢?

1.拒絕改造

如果你選擇拒絕,那後果就是其他選擇接受的同齡人就會比你年輕,他們相當於獲得了一次新生。

2.接受改造

你選擇接受,那這個技術所伴隨的風險是完全未知的。它有可能讓你重新活一次,也可能提前要了你的命。

不要以為這只是科幻小說和電影裡的場景,作者在書中就預測,最快到本世紀中期,這些技術都將可能成為現實。到時候,除了讓你更年輕的技術,還會有讓你更長壽、讓你更聰明和讓你更強壯的技術。這些技術就被統稱為生物增強技術。

這本書的書名叫《改造後代》,聽上去很科幻,像是要羅列黑科技。其實這本書並不只是單純的技術展示,還有對人類理性思維的探討。

通過對技術的預測和思考,傳達一種人類獨有的理性價值觀。探討在面對各種新技術,以及新技術可能會帶來的未知風險時,人類應該堅持怎樣的原則。

祝聽眾朋友們順心如意!


名著共讀

《改造後代》

小孩越來越聰明,進化成超人有什麼壞處?談談生物工程的改造

生物技術和互聯網、人工智能一樣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人類自身的發展。它不僅可以不斷提高人的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基因編輯等技術改變人的能力,甚至改變人的心智模式。

就在我們可見的未來的數十年間,先進的醫藥、生物電子學和遺傳干預將不僅用於醫治病人,而是要促進人類的身體和心理的表現。改造我們的後代不再僅僅是夢想。人們會活得更長、更健康,160歲可能成為現實。人們還會調整自己的思維過程,並將產生相當複雜和微妙形式的知識和洞察力。但這些技術也可能擴大富人和窮人之間的鴻溝,社會和經濟形式可能帶來新的裂變。自然選擇、上帝之手可能轉換成權利的選擇。

我們能否接受這樣的未來?怎樣接受這樣的未來?這是我們要共同面對和不得不面對現實。

作者檔案

邁克爾·貝斯,範德堡大學校長、歷史學教授,曾獲得古根漢姆基金會、美國學術團體協會、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麥克阿瑟基金會及富布萊特項目的重大研究基金。作者此前的一本書《炮火下的抉擇》(Choices Under Fire),被傑弗裡·沃德評價為:“明智的,判斷正確的,有說服力的”。作者的另一本書《淺綠社會》(The Light-Green Society)曾獲得美國環境史學會的喬治·珀金斯·馬什獎。


用聲音詮釋青春

用觀點凝聚力量

和同齡的他們

一起閱讀經典

激揚新時代

小孩越來越聰明,進化成超人有什麼壞處?談談生物工程的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