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救贖 ——《不完美的她》有感

《不完美的她》是由周迅、黃覺等主演的一部以主人公林之緒人生經歷為主的電視劇。

《不完美的她》反映的題材是沉重的。弗洛伊德說過:“人的創傷經歷,特別是童年的創傷經歷會對人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悲慘的童年經歷,長大後再怎麼成功、美滿,心裡都會有個洞,充斥著懷疑、不滿足、沒有安全感……”。不可否認的是,童年的創傷經歷大部分來源於家庭的傷害。

《不完美的她》主要反映了兩段童年經歷,一段是失憶的林緒之一直以來在尋找的自己恐懼背後的真正緣由——被遺忘的童年回憶。

人的記憶可以被遺忘,但創傷不能。失憶的林緒之依舊怕火,這個勇敢的女孩,對這個世界有著無法解釋的恐懼情緒。這些東西將她與其他人分開,成為疑惑,成為執念,最後成為了一種傷害。劇中有一個鏡頭很揪心,林緒之在旅館中崩潰給母親打電話問:“我是誰?”這是一個女孩面對人生困惑,面對自我時的追問。

很多人或許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追問,一定要揭開自己以前的傷疤呢?因為成長,因為成熟,因為救贖。人的心理機制出於保護人的需要,選擇性的遺忘一些東西,但是遺忘不可能掩蓋傷害,一段記憶的空缺就像一個標記戳在哪裡,很難坦然的忽視它。

心靈的傷痕,需要追根溯源,瞭解造成創傷的事件的全貌,去消化它,去理解它,最後與它和解,才能夠真正做到撫平傷痕。

這部劇最牽動人心的其實是穆蓮生的童年,因為她的生活是進行時。同樣擁有變態的父親/繼父,無能為力的母親,同樣的醜惡的經歷,相隔十幾年,依然在現實生活中不斷重演,依然有許多孩子生活在黑暗和壓抑中。

自我的救贖       ——《不完美的她》有感


自我的救贖       ——《不完美的她》有感

結合近期鮑某性 侵養女事件,這個社會的黑暗,不是單單發生在電視上,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穆蓮生一樣,遇見屬於自己的陽光。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種高於生活的表現,實際上是一種理想主義,在揭露社會黑暗的同時,又拋出了一個滿懷希望的結局。

但生活是殘酷的,希望哪些生活中黑暗中的孩子,能夠遇見自己的光明!

最後,希望每一個人在遇見危險,面臨崩潰的時候,都敢於求救,只有你敢發聲,懂得保護自己,才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