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二十四個小時,完全可能決定一個女人的一生。

這是一個一生都活得優雅、得體的老婦人講述自己生命中僅有的激情的二十四小時,得出的結論。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從“秀美、窈窕、性格內向”的亨麗埃特夫人拋棄家庭和孩子,與一個剛認識的年輕男子私奔引起眾人討論的開頭,引申出一個同樣優雅得體的老太太描述自己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二十四小時。於此之中,我獲益良多。

01許多看似小的爭執背後,隱含的是立場不同、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同。

作者在文中這樣寫道:

“雖然是這樁令人驚異的事件引起的,然而從實質上來說,它更是對相互對立的人生觀所做的一次原則性的闡述和大動干戈的衝突。”

針對亨麗埃特夫人的私奔,由於立場和價值觀不同,有人認為一個正派夫人不可能同一個男子結識僅兩小時,“聽到一聲吆喝就隨他私奔”;有兩位身為丈夫的男人“下意識要將各自的夫人排除在有墮入深淵的極危險的可能性之外”;還有女人拿一堆廢話教育人,認為世界上有真正的女人和天生的娼/妓。

站在各自的立場,有各自的價值觀,觀點不盡相同,又毫不退讓。看似只是茶餘飯後的討論,卻引得各個心懷九九的人們大動肝火。

我們不能簡單的評判誰對誰錯,書中這些觀點也只是用來映襯敘述者“我”觀點的“驚世駭俗”,由此牽扯出另一位老婦人的前塵往事。但於我們而言,亦有啟示。當今社會,互聯網發達,微博、知乎等各個平臺包容了許多不同的聲音。面對一個時事熱點,網友眾說紛紜,甚至引發罵戰,但結果往往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每個人都義憤填膺,認為自己是據理力爭,結果不如人意時,又暗自生著悶氣。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需要認識到,為自己的觀點發聲,目的不在於說服別人,而在於表達自己,你不可能說服所有人,世界也因差異而變得更美。


02只有完全沒有遭遇過激情的人,在其一生中唯一出現的一瞬間,他們的激情也許才會像雪崩似的爆發出來。

如今,越來越強調男女平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人的價值觀仍是“女人的重心應放在家庭上”。無數的女人在婚姻後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激情,慢慢向社會所要求的那樣,做一個賢妻良母,開始了平淡而枯燥的一生。

就像C夫人開始給敘述者“我”描述她一生中僅有的充滿生活激情的一天前,這樣說道:

“我要對您說的只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天——在我看來其餘的一切都是無關緊要的,別人也會感到枯燥無味。”

這二十四的小時是C夫人生命中的一個小插曲,卻影響了C夫人的一生。

當時的C夫人新寡,兩個兒子均有自己的生活,無聊的她以去賭場看別人賭錢為樂——這是她死去的丈夫教她取樂的法子。

在賭場,她邂逅了一個精力過剩,沉迷賭博,最後輸光所有錢財的年輕男人。C夫人被這個年輕男人的氣質迷住了,在男人失去所有錢財,準備放棄生命的時候,拉了他一把,兩人度過了迷幻的一夜。一夜之後,一個抓住了希望,一個看到了激情。顯然,C夫人是後者。

她沉浸在從未感受過的激情中,她以為自己拯救了一個生命,她熱切的想要抓住這個精力過剩的男人,燃燒自己生命在的無聊與平庸。然而,現實卻給了她一棍。男人拿著她給的錢重新回到了賭場,甚至在她阻止男人繼續賭博時,遭到了男人的大聲呵斥。

自始至終,C夫人只感動了自己,她沒有救贖任何人。但C夫人的一生依舊被改變了。

因為她從一個循規蹈矩的婦人變成了一個感受過生活激情的女人。後來的她面對家庭時感受到痛苦,甚至面對陌生人,她“總覺得人人第一眼就會從外表上看出我的恥辱,我的變化。”但她卻沒有後悔,依然認為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二十四小時。

每一個人都渴望不平凡,有激情的生命。在枯燥無聊的生活中呆久了,會使人迫切的不顧後果的抓住每一根伸過來的稻草。這會讓許多人,尤其是女人失去理智,因為女人是天生的情感的動物。

我依舊不評判,這究竟是對是錯。我只是認為,寄託在別人身上的希望和激情如同海市蜃樓,看似熱鬧絢爛,但永遠在到不達的彼岸。

不要把生命的激情寄託於一段邂逅和一個陌生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一件感興趣的可以投入激情的只屬於自己的事情,在每個人都被各種身份枷鎖箍住的社會中,尋找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空間,堅持做自己,堅持有激情的活著。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