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在 PowerPoint 中,有一功能,可以媲美 keynote 的神奇移動,大家都很喜歡,用起來很方便,可以實現很多有趣的效果,而那就是平滑切換。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平滑切換,可以實現幻燈片之間對象的變換,效果雖然是不錯,但使用過程中也會遇上一點問題,那就是需要變換的對象並不總能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去發生變換。

有時候,是變換的對象不是我們想要的那一個;

有時候,是根本生成不了變換的效果。

那麼,面對這些情況,該怎麼去處理呢?

可以參考如下4 個方法。

01-命名法02-合併形狀法03-組合法04-文本法


下面來詳細說明。



01-命名法


這個方法,應該算是最強大了。

命名法,也就是給需要用到平滑切換效果的對象進行特定的命名;經過特定命名的對象在平滑切換中,就會被聯繫起來。

這個命名的操作是,Alt+F10 打開選擇窗格,找到需要賦予動畫效果的對象,點擊對象名稱,再點擊一次,英文半角狀態下,輸入 !!(兩個感嘆號),後面根據需要繼續添加名稱,如 !!對象1,也可以不再添加內容(如下圖)。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把對象名稱改成以 !! 開頭的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版本的 PowerPoint 都能使用該功能,

具體參考如下官方說明: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那麼改名之後,會怎麼樣呢?

在兩頁幻燈片中,名稱以 !! 開頭且名稱相同的對象,在平滑切換效果下,會被強制關聯起來。

這裡注意了,對象名稱的兩個關鍵點:

① 名稱以 !! 開頭

② 名稱相同

不過呢,為了能按照我們的需要發生動畫效果,一頁幻燈片中不要設置多個同名的以 !! 開頭的名稱的對象;

要知道,PowerPoint 中並沒有對此作出限制。

下面舉個例子,圓形和矩形的切換

第一頁幻燈片中添加一個圓形,第二頁幻燈片中添加一個矩形,如果只是普通地添加,兩頁對象間並不會發生變換效果,只有淡入淡出的效果;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普通地添加圖形


不過,藉助感嘆號命名法後,兩個形狀順利地聯繫起來了。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感嘆號命名法


記得之前根據 @Bobbie_Lee 介紹的方法,通過文本轉換效果,在 PPT 中做出了圓環轉直線的動畫效果。

教程參考: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文本轉換效果

而現在,通過命名法,可以比較簡單實現類似的效果,只是轉換的動作稍有不同了。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命名法效果


命名法,可以讓原本不發生變換的對象,強制發生變換;另外,對於原本可以發生變換的對象,則可以更

精確地控制發生變換的對象

如下,圓形移動的效果。

在第一頁幻燈片準備一個圓形,第二頁幻燈片準備兩個圓形,默認效果是會使圓形移動到第二頁的第一個圓形的位置;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默認效果


但命名後,可以使其運動至第三個圓形的位置。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命名效果


命名法的介紹大致如此,接下來是合併形狀法的介紹。



02-合併形狀法


在幻燈片之間,要實現形狀的平滑切換,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帶有黃色控點的圖形,還可以通過繪製自定義形狀來實現。

① 黃色控點的圖形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② 繪製自定義形狀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曲線繪製的不規則形狀


除上述兩種情況,對於一些基本形狀,我們可以通過合併形狀(即布爾運算)的操作可以

把一些圖形轉換為自定義形狀,這樣平滑切換就能正常發生了。

合併形狀功能,都可以實現自定義形狀的轉換,其中主要可以通過拆分和結合來實現,其他幾種功能會一定程度改變原有形狀。

1. 拆分

在原基本形狀的基礎上,再繪製一個形狀,讓兩個形狀分開一定的距離,先選擇我們想要的形狀,再選擇補充的形狀,通過「格式」→「合併形狀」→「拆分」,即可完成形狀的處理。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2. 結合

使用結合功能也是可以的,只是需要把輔助的形狀放在需要設置動畫的形狀中間,保證輔助的形狀完全包含在所需的形狀中,這樣,通過「格式」→「合併形狀」→「結合」,可以完成形狀的轉換。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舉例如下,圓形和三角形的變換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默認效果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合併形狀效果


不過,合併形狀法,有著它的限制,不是所有對象都能應用。

如不能對直線使用;即便用任意多邊形來繪製直線,做圓環轉直線的效果還是比不上命名法,有大量的殘影。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合併形狀法圓環轉直線



03-組合法


第三個方法是組合法。

組合法的作用是準確控制發生動作的對象

通過給原對象組合無痕跡的對象,可以使得對象本身發生了質的變化,使得發生了變化的對象之間發生動作變換。

組合的對象,可以是簡單的矩形、圓形、三角形、直線等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組合之後,把這些輔助圖形隱藏、或設置成無填充無輪廓、再或是設置成與背景相同的填充效果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再把輔助形狀放在原對象中部調整大小至比原對象小,這樣就可以儘量地抹去輔助形狀的影響。

舉例如下: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普通圓形互換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組合法圓形互換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組合法圓形互換真相


如此組合之後,就可以自由地控制想要發生變換的對象。

04-文本法


最後分享的是文本法。

文本法,就是給圖形添加文本,然後,類似於組合法,把添加的文本隱去即可,可以把文本設置為無輪廓無填充顏色,或者是與背景相同的顏色。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文本法與組合法類似,作用上也是控制需要發生變換的對象

說到優勢的話,我認為,與組合法相比,文本法對原對象的影響更少,因為不管用來組合的對象多大,原對象的用於調整大小、旋轉的控點框都會變大(這個框改變了,對某些操作會有一點影響),但是文本法並不會這樣,跟普通圖形的情況一樣;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另一個優勢就是,文本法操作起來更方便,不需要添加輔助的形狀

要注意的是,使用文本法的時候,平滑切換的效果選項保持默認的「對象」會比較好。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最後再簡單舉個例子,不完整圓的互換。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文本法不完整圓互換


PPT 中如何控制平滑切換的對象,這裡給你分享 4 種方法

文本法不完整圓互換真相


好了,介紹完,最後回顧一下:

1. 本文首先提到強大的命名法,可以讓不可能變換變成可能,還能準確控制轉換的對象,不過對軟件版本有一定的要求;2. 接下來是合併形狀法,可以通過恰當的處理,使一些形狀變得可以發生變換;3. 最後還有兩個控制想要變換的對象的方法,組合法以及文本法。


希望上述方法對你有幫助。

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