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捲入“名利場”,阿里巴巴30億元投了一個沒落的貴族!

自2019年1月初以來,A股在中美貿易戰緩和、美聯儲暫停加息、中國政府穩增長政策出臺等多重利好的影響下,跟隨全球股市展開了一波相當可觀的大反彈。截止今天收盤,上證指數已經上漲了10.50%,深證成指上漲了16.59%,創業板指數上漲了16.59%。

更重要的是,最近一個多月來的“春季攻勢”明顯有別於以往,不再只是少數白馬股的小眾盛宴,而是整個市場的集體狂歡。據統計,截止2月18日,滬深兩市近3600只股票裡面有3100多隻是上漲的,只有400只今年以來是下跌的。很明顯,A股的賺錢效應比以前增強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漲指數不漲個股。

大家通過炒股能夠賺到錢、獲得最實實在在的收益,那麼參與的熱情自然也就高漲起來。伴隨著A股股價不斷上漲的,還有A股的成交量數據,這說明不斷有新的投資者帶著資金蜂擁進來。不過許多人肯定還不知道,在抄底的人中最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老熟人”,他就是馬雲。



1

阿里捲入“名利場”

2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透露,他們已於近日完成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入股,持有該公司的港股約2.03億股,佔其港股總髮行量的11.74%和公司總股本的的4.84%。按照今天中金公司的收盤價計算,這筆投資的總金額將近30億人民幣。

根據中金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目前該公司的前兩大股東是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騰訊集團,分別持有股份55.68%和4.95%。隨著阿里巴巴入股之後,他們將成為繼匯金和騰訊之後,中金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眾所周知,匯金公司是財政部間接控股的公司,而騰訊集團則是阿里巴巴的“死對頭”。如今阿里突然進入中金公司這個“名利場”(這個梗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裡面的小夥伴們各個都不簡單,屬於吞併不掉也得罪不起的對象,馬雲這麼做到底是有什麼意圖呢?

對於入股中金公司一事,阿里巴巴方面表示:“中金公司作為中國頂尖的投資銀行機構,在金融服務領域具備行業領先能力、豐富經驗以及創新基因。通過本次入股能結合雙方各自在金融、科技、數據等領域的專長,為客戶提供更創新、更全面的產品及服務。”

而中金公司也回應稱:“公司致力於提升價值並得到市場認可。我們歡迎國內外長期投資者成為公司股東。我們會以開放的態度與信息科技領先者合作,並將積極探索信息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好的回報。”

不過筆者認為事情肯定沒有那麼簡單,像中金公司這樣的國字頭單位,絕非是阿里想入股就能入股的企業,如果沒有高層的點頭,馬雲是不會不識趣去趟這趟渾水。所以說,阿里巴巴成為中金公司第三大股東,且持股比例與騰訊相近,可以視為高層有意為之的結果,其目的應該是在於促進中國高科技和互聯網企業的發展。

因為中金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幫助企業上市的,而騰訊和阿里這兩家公司是目前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兩大龍頭,都具備豐富的投資、併購高科技、互聯網企業的經驗。所以高層讓騰訊和阿里一起成為中金公司的股東,肯定是想讓他們發揮這方面的優勢和資源,幫助更多高科技、互聯網公司提供上市幫助,從而促進中國高科技和互聯網企業飛躍提升的作用。

2

“國貿大摩”不簡單

在中國金融行業裡,江湖人稱“國貿大摩”的中金公司是一家極具標杆意義的企業,在十幾年前曾經所有各大頂尖高校金融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單位。在那個年代,中金公司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即使它現在已經沒落之後,身上依舊閃耀著“貴族的光芒”。

中金公司雖然被歸類為證券行業,但是卻不屑於做一家證券公司,因為它對自己的定位是做“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世界級投資銀行”。中金公司在證券行業裡的排名雖然排到了幾十名開外,但是前面那幾十家證券公司都不敢拿正眼瞧它,因為只有證券行業的龍頭老大中信才配和它稱兄道弟。

中金公司之所以如此牛逼,不是因為它頂著“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國字頭招牌,也不是因為從它這裡走出過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證監會主席周小川、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等牛人,更是因為它在中國金融領域裡的行業地位——名符其實的中國第一投行。



在國外,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是不同的兩種公司,投行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併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券商主要從事證券交易的經紀業務。簡而言之,前者是幫大公司拉皮條的,後者是幫小股民拉皮條的。

從1987年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正式成立之後,現代中國終於出現了第一家證券公司,並且隨著滬深兩大證券交易所的設立,證券公司更是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證券公司也會承擔國內公司上市的業務,但是專業程度卻遠遠達不到國外同行的水平,以至於國內企業想要到國外上市卻找不到可以提供服務的單位。

在這種背景下,當時中國一些金融領域的專家、官員希望建立中國真正的國際化的投資銀行,並且選擇了引入國外知名投資銀行進行合資的辦法,由此中金公司就應運而生了。當時由建設銀行和美國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牽頭設立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王岐山出任該公司第一任董事長。

中金公司設立之後,在第一次董事會上就定下了“發展成為一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世界級投資銀行”的目標。隨後大股東摩根斯坦利從華爾街調派了大量優秀的專業投行人才進入中金公司,並牽頭管理其主要業務部門。

在大摩的悉心調教下,中金公司不僅在專業程度、業務水平等方面遙遙領先於國內的同行,而且從組織架構到薪酬體系,甚至具體的業務流程和企業文化,都有摩根斯坦利的影子。由於中金公司的總部在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的國貿大廈,所以也得到了“國貿大摩”的別稱。

自1995年受國務院特批成立以來,中金公司專注於國有龍頭企業的改制上市,在過去20多年間,中金公司領銜了中國電信、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數十家大型龍頭國企的改制的重組和上市承銷,令國內其它同行豔羨不已。

3

“沒落貴族”得改高冷毛病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資本市場的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導致了中金公司迅速沒落,從證券行業的“頂級貴族”淪為了二三流角色。

長期以來,中金公司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中國電信、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龍頭國企,但是這些國企的數量畢竟有限,隨著它們陸續上市之後,中金公司開始失去了財源。

但是出身高貴的中金公司卻仍然不願放下身段服務中小企業和股民,他們仍然堅持接“大單”,結果中小企業都被各家證券公司搶走了。他們長期堅持走純投行戰略,不怎麼注重經紀業務,直到2003年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各設了一家證券營業部,結果別的券商在牛市的時候賺佣金賺得盆滿缽滿,而中金公司卻還在國貿大廈裡喝西北風。

一位熟悉中金的外資投行負責人曾經評價說,中金公司沒落的深層次原因是他們骨子裡的貴族血統或者傲慢在作祟,因為中金向來盯著大項目,並且從中嚐到了甜頭,所以導致很多小項目根本都入不了中金的法眼。當大項目越來越少的時候,中金對於是否下力氣開拓小項目也都猶豫不決。



曾經有人調侃說,中金公司是用生命在裝逼,其實縱觀中金公司的衰落歷程,歸根到底還是不接地氣惹的禍。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金公司在營收和利潤方面的排名雖然已經掉到證券公司的二三流水平,但是不可否認其底蘊和實力仍然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只要中金公司能夠改變愛裝逼的臭毛病,放下身段服務好廣大中小企業和股民,未來東山再起、奪回失去的榮耀還是十分有希望的。

如今高層已經先後讓騰訊和阿里這兩家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入股中金公司,再加上今年上海科創板即將推出,屆時中金公司在為科創企業提供上市承銷方面仍然具有很大優勢。如果中金公司能夠把握好這個契機,說不定也可以一戰翻身、重塑輝煌。

但願曾經改變銀行的馬雲,也能夠改變一下這家投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