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貢獻最大的是哪個省?是四川還是河南?

四川是我國重要的兵源大省。抗戰時期有句“無川不成軍”的俗話,可見川軍在民族解放以及抗擊外敵入侵作出巨大貢獻。其次,現在抗日劇都是在批量生產,製作成本低且時間段,還能迎合主流思想。所以抗戰劇就受到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電視臺的厚愛。

抗日戰爭貢獻最大的是哪個省?是四川還是河南?

128淞滬抗戰,蔣就有將西南打造成抗日後方的計劃,但是由於劉湘公開要挾蔣特使,以及淞滬以和談結束。蔣開始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對四川各個軍閥進行了分化和拉攏。到抗戰前原有川軍各個軍閥基本上中央化了。

而四川省作為西南的大省,為抗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時的四川人稱抗日戰爭為“打國仗”,西遷的工業多數在四川安家,改變了西南無工業的局面,所以四川在“國仗”各方面貢獻居全國之首,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基於四川人民的貢獻,減免了四川省若干年的賦稅。

川軍出川,由於條件的限制,勇有餘而力不足。套用李家珏將軍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沒有抗日戰爭我就是一個小軍閥”。

抗日戰爭貢獻最大的是哪個省?是四川還是河南?

很多人單純的把四川人當成川軍。這個看法是狹隘的,四川是兵源大省,四川人補充到各個部隊的都有。

大致上抗戰期間徵丁人數最多的省份四川,河南和湖南,但是參軍人數並不是徵丁人數,這裡要說明一下,至於傷亡情況,河南壯丁死亡人數的確不小,總的來說還排不上號

我大概看過一份資料,僅僅以人口損失來看,江西排名第一,河南大致在第四第五,安徽還在河南前面,很多人會混淆數據,把花園口決堤造成的損失加到戰鬥損失裡去了,實際上花園口河南大致損失了三十三萬左右,加上其後九年共造成近河南九十萬人的死亡,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花園口決堤當年造成了安徽四十萬人以上的死亡,加上江蘇,死亡人數倍於河南。

至於河南1942年的饑荒,據統計大概有150萬人死亡。亡大概在185萬,中國軍民總死亡在1000萬到1900萬(這個統計相當自由,甚至大學教授的回憶,有1400萬壯丁死亡,由於不嚴肅,我就不吐槽這1400萬死亡是怎麼來的,總徵丁也就1400萬,死完了誰在打仗?),軍隊死亡在250萬

抗日戰爭貢獻最大的是哪個省?是四川還是河南?

左右,全世界軍民死亡總數在5500萬到7000萬之間(說法不一,按照某些統計方法,人口減少9000萬到1.2億之間),其中軍人死亡總數在3200萬到3600萬不等。

抗戰時期,全國各地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與敵抗爭,都做出了重大的犧牲,有一個省僅憑半壁國土就做出了巨大奉獻,這就是河南。

為了抗戰,大後方人口5000萬的四川,徵丁258萬人,而僅有半壁江山的河南征丁190萬居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