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宜昌獲批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

經國務院批准,2020年1月17日,國家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商財發〔2020〕15號),

將宜昌等50個城市(地區)及海南全島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範圍。這是繼2017年4月,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揭牌以來,宜昌跨境電商迎來的又一重磅利好消息。


重磅利好!宜昌獲批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


據悉,自《通知》印發之日起,即可按照2018年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商財發〔2018〕486號)要求,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業務。


據瞭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是指中國境內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經營者自境外購買商品,並通過“網購保稅進口”(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或“直購進口”(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610)運遞進境的消費行為。


根據《通知》,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有關商品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


據瞭解,“1210”監管方式實施後的變化,簡單總結為一個字就是“快”,只要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正面清單上的商品,都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通關,而之前的時間卻比較長

。同時也節省了首次進口的許可等審批流程。據介紹,此前一款首次進口的商品,獲得進口許可的週期往往在2-6個月左右。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1210網購保稅進口模式的社會經濟價值需要引起社會各屆的高度關注。1210網購保稅模式的反向複製推廣就是“一般貿易+海外倉”的升級版。因此,1210網購保稅模式可以帶來跨境電商進出口雙向快速增長。此外,隨著1210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全國覆蓋,此中蘊含著巨大市場商機,會帶動一批商貿、物流獨角獸企業快速成長。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9年1-11月,我國進出口總額達28.5萬億元,增長2.4%。而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則增長了25%,是總體外貿額增速的10倍。


近年來,宜昌通過出臺政策、培育龍頭、示範引領、項目帶動、打造平臺、營造氛圍、構建生態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以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躋身國內跨境電商發展重要節點城市。過去的一年,宜昌市政府多措並舉,大力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宜昌自貿片區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園的開園,標誌著全市跨境電商業務將邁上全新的高度,極大的活躍跨境電商發展氛圍;

宜昌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將成為我市未來發展網購保稅業務的主陣地;培育“跨境電商+外貿”發展模式,三峽跨境電商生態圈集聚效應持續顯現,推動“生產基地+電商”生態圈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博士後、助理研究員李嶧表示:“這預示著未來跨境電商進口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和區域佈局調整。此次擴圍對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可以有效支持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此前財政部等12個部門發佈了《關於調整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併發布了最新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新增了92個進口商品,總清單達到1413個。包括凍挪威海鱉蝦、凍牡蠣、凍扇貝、凍章魚等居民餐桌上的海鮮類商品都進入擴圍清單。


李嶧分析稱,隨著我國進口清單的擴容、進口試點的擴大,國外消費迴流的趨勢將進一步顯現。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已經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的重要來源。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金額91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9%,遠高於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整體增速


對於目前進口零售火熱趨勢的原因,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分析稱,一方面,進口跨境電商在激烈競爭中不斷提升用戶體驗,不斷擴展平臺商品種類、完善售後服務;另一方面,物流速度不斷提高,跨境網購的購物週期大大縮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海淘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