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沒想到因為一場疫情,把口罩給活活的逼成了硬通貨。


口罩是個好東西,從疫情一開始,各地華人幾乎把市場上的口罩搜刮乾淨,然後全部流入了我國。


隨著我國疫情的緩解,加上企業也相繼開工,在這場抗疫戰鬥中,口罩對醫護人員來說寬裕了好多,所以富裕的部分開始流向市場。

本身來講,我國是一個工業大國,全球大部分口罩都是我們來供應的,所以起初國際市場上很多口罩都是出口轉內銷。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然後現在問題就很大,全球範圍內都開始大量出現感染人員,就連梵蒂岡這種國中國都沒能倖免於難。


梵蒂岡這個小國家,人口不到一千人,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就這地兒,還沒們村大,所以現在就很慌。


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從中國急需口罩到全球緊缺口罩,再到現在的全球急需口罩,我們離實現口罩自由還有多遠?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今天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新聞和一條有趣的評論,馬老闆籌到100萬個口罩,然後發往伊朗德黑蘭。


然後就有好奇寶寶開始迷惘了,他們是怎樣搞到這些口罩的?其實很簡單,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以馬老闆這張臉還不能換來100萬個口罩?


但現在的情況就很尷尬,馬老師經過多方努力 才籌集到了100萬口罩,這幾個詞語結合起來就顯得他的面子也不是太值錢?


所以還是體現到了一個問題,現在依舊是一罩難尋,因為我們和伊朗的革命友情還是挺深的。伊朗現在又特別難 ,所以這個忙我們得幫。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前兩天,伊朗大使館更是在微博上直接貼出了收款碼,然後網友們紛紛打錢,僅僅一天就籌集到400萬人民幣。


由此可見,伊朗確實很難。這是伊朗家裡難念好一本經,缺口罩、呼吸機、手套等物資。畢竟是盟友,我們還是要幫的。


其他國家也幾乎都是這樣,在口罩等防護用品面前,無能為力。

如果勒緊褲腰帶還能挺一下的話,就宣佈禁止出口口罩等防護用品,儘量滿足自身所需。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比如說印度、俄羅斯、韓國等,然後就是實行國內擴大生產產量,限購限量等措施。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再有就是還是依靠我們,比如說喜歡寫詩的日本,算是對我們幫助比較大的一個國家了。


所謂投桃報李,早早的便宣佈恢復從我國進口口罩,這一點我們如果能有富餘,肯定還是要幫的。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最後就是非常迷茫的一代了,奧觀海呼籲民眾,不用戴口罩,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要說奧觀海也是夠心大的,燈塔國普遍不慫的原因無非有兩個,白種人對這種病毒不易感,年輕人不易感。


但是這兩個貌似奧觀海同志都不沾邊?還這麼淡定的操著別人的心,實屬不易 。


要我說奧觀海同志沒準真是臥底, 這個時候給最懂新冠病毒的川建國同志搞點事兒,添添亂,沒準就能早回家了 。


好,這三種情況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內關於醫療防護用品的一個縮影了。簡單來說,全都沒有。


沒有好說,可以生產。但是現在的問題就是生產需要設備,需要時間,需要原材料,不談經驗。這些他們可能都沒有,或者依舊不夠。


因為以前的時候,口罩都是我們在供應,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沒有自己生產的必要。


從這一點來看,如果關於口罩或者說是防護用品的技術沒有得到突破的話,他們在半個月內是無法自我滿足的。


所以,朋友們,這個時候誰能發明一種新型的、特殊的口罩或防護用品就是立大功了呀,不僅僅能幫助大家解決口罩自由的問題,沒準還能拯救世界。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當然,如果是什麼吃韭菜、舔聖牆、泡花崗岩,喊哈利路亞就算了,都是自己人,這個沒必要。


目前呢 ,我國口罩產能早已過億,但是依舊是買不到,而且價格也是沒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另外,雖然在各大電商平臺都有少量的預約購買,和限時搶購,但幾乎都是秒沒的狀況。


對於某平臺的預約購買,我也是關注過幾次,做到的時候到點直接崩,可見準備搶購的人數之多。


我們可以先想下口罩去哪了,然後再去考慮問什麼不夠,什麼時候能夠,什麼時候能實現口罩自由。


其實這一點也很簡單,開工。有規定,開工的話,企業是要給員工提供口罩的,日產億枚,我國有幾億的工作者呢?


這一點就是口罩依舊短缺的一個原因,也是短期內很難實現口罩自由的一個原因。

日產億枚口罩仍不能滿足,“口罩自由”還要多久?


想要口罩自由,現在最快的一個辦法或許就是進廠幹活了。


但是呢,現在口罩產能依舊在上漲,因為不僅僅是我們需要,而且還有國際市場。利益才是最大的生產驅動力。


早些時候,有專家表示說估計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基本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


也就是說,我們最起碼還要把口罩帶到四月底,這只是國內疫情穩定的時間,國外或許依舊任重道遠 。


所以,我們作為口罩的最大生產國與出口國,仍然是主力軍。


另外,受這次突發事件的影響,國家也早已表態說你們儘快生產,大量生產。多餘超產的全部採購,作為儲備資源。


因為在此之前,我們根本沒有大量儲備口罩的意識,而且口罩也不利於長期的儲藏。


這一點如果真的要大量儲備的話,結合我們的人口基數來看,數額無疑是天文數字。


但這個儲備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滿足市場需要,剩餘的部分才可以進行儲備。


簡單來說就是等一個市場接近飽和的一個點,才能進行大量的儲備,就目前來看,或許三月底等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國外疫情不繼續惡化的話,有了這段時間的緩衝期,他們的口罩應該基本就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了。


到時候,國內疫情也基本平息,口罩產能更進一層,就是恢復口罩自由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