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他,剛出生不久,母親就離開了人世。隨著年齡長大,開始思考起問題來:別人家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母親,享受著有母愛的生活,而我為什麼沒母親?


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東晉畫家顧愷之


他百思不得其解問父親,並且讓父親描述母親長的啥模樣。他按父親的描述把母親的畫像畫出來。然而,每次畫完讓父親來評判畫的像不像母親時,父親都會流露出些許遺憾。

他並沒因此而氣餒,仍然堅持去畫。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最終得到父親的讚許:“像,太像了”從此母親就在他心裡紮下了根。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人們稱他為畫絕、文絕和痴絕的東晉傑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顧愷之。


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顧愷之生活的年代約在348~409年間,是東晉時期著名畫家。他多才藝、工詩賦,尤其在繪畫方面更為精通。被人們稱為才絕、畫絕和痴絕。其人物畫無論畫肖像、還是畫歷史人物,都注重傳神、點睛和注意表現人物的特點。作畫力求以形寫神、神形兼備。正如人們評論的那樣: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顧愷之畫跡甚多,但沒有保存下來的真跡作品。相傳為顧愷之作品的摹本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女史箴圖》是顧愷之根據張華的《女史箴》畫的一卷插圖性畫卷。此圖原為清內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國聯軍入北京,為英軍所掠。現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一個憑父親描述為母畫像的人,畫出了里程碑意義的《女史箴圖》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