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盛宴”即將到來?中國家長準備好了嗎

今日電競,不再是8090後網癮少年代名詞,反而成了一門好生意。炎熱的7月,電競題材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播出,熱度陸續走高,成為爆紅的現象級IP劇,電競偶像劇收割了一批狂熱粉絲。這一現象成為中國電競產業火爆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電競的用戶總量將突破3.5億,產業規模將達到138億元,行業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今天的投資日曆,我們就來聊聊電競這個行業。

一是國家政策扶持。與各地“搶人大戰”類似,對於電競的爭奪也正蔓延成一場“鏖戰”。

在8月3日舉行的2019全球電競大會上,上海浦東宣佈電競產業最新扶持政策,成功上市的電競企業可獲得500萬元扶持;頂級俱樂部、賽事運營公司可落戶浦東,給予200萬扶持等政策。近年來,上海致力於打造“全球電競之都”,此前已經發布了一系列行業規則,如今更是真金白銀往下砸,扶持力度可謂空前。

“電競盛宴”即將到來?中國家長準備好了嗎

無獨有偶,兩個多月前,三亞青年城宣佈打造國際電競主題公園,計劃耗資47.89億元。此外,成都、杭州、重慶多個城市都已出臺電競行業的優惠政策。多座城市開門迎“客”的背後,正逐漸變成一場各地區之間的電競爭奪大戰。

互聯網公司都在趕乘這股政策東風。網易遊戲計劃投資超過50億,在上海青浦建設網易電競生態園區。包括全國第一座大型電競專業比賽場館。

蘇寧、阿里和京東都已展開對電競行業的佈局。2015年,京東涉水電競,推出“JD Game+戰略”,並在兩年後成立“遊戲泛娛樂產業聯盟”,完成兩支電競戰隊的收購;蘇寧則在2015年時宣佈要打造中國首個三端融合(手機、電腦、電視)的全民電競服務平臺;阿里在2016年宣佈成立電子體育事業部,並啟動原創電競賽事,同時將創建電子競技的開放平臺。

“電競盛宴”即將到來?中國家長準備好了嗎

經過二十年的摸索和積累,電競產業的獨立價值已經得到認可,中國電競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二是資本大佬、富二代齊聚電競行業。各地產業政策的鼎力支持、互聯網巨頭們的爭相湧入,中國電競看似一片風風火火,但行業深層卻暗藏漩渦。連在文娛圈身經百戰未有敗績的王思聰都遇到了滑鐵盧。王思聰之前被稱為中國電競行業的“救世主”,收購瀕臨解散的CCM電競俱樂部,後來組建IG電競俱樂部,到2018年迎來高光時刻,IG站隊奪得英雄聯盟的冠軍。不過,2019年之後,王思聰再也沒發表過關於電競行業的言論。最近不少媒體爆料,王思聰已經撤資IG俱樂部,27%的股權遭凍結,已不再擔任最大股東,IG也將迎新BOSS。王思聰突然消聲,折射出中國電競俱樂部生存現狀——繁榮背後依賴的是資本供血。在目前國內的職業電競俱樂部中,能實現盈利者少之又少。電競如何實現商業變現,是行業內人士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電競戰隊要生存,一般只有兩個半途徑。一種是,靠關注度和贊助活著,一種是靠成績活著,就是靠獎金或者青訓交易活著,這種都需要成績支撐,有成績有獎金,好隊員才會被人看上。還有半種就是用愛發電,富二代喜歡養著遊戲,這種情況極不穩定。

三是電競行業受到資本市場青睞。作為泛文娛行業的重點佈局方向,電競賽道備受資本青睞。近年來,BAT、萬達、軟銀、紅杉、京東、蘇寧等都在電競領域進行了深度佈局。截至2018年,電競行業融資事件達200起,融資金額也從2013年的9.6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88.64億元。

電競市場背後日益膨脹的市場需求,是資本爭相湧入的主要原因。5G也在給電競帶來新的機會,今年的ChinaJoy上,玩家已經可以率先試玩5G加持下的前沿遊戲產品。進入2019年,隨著版號重開,市場對電競行業有了更大期待。

2019遊戲產業有兩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市場亟需一款媲美《王者榮耀》或者《絕地求生》的新的爆款遊戲,二是遊戲玩法在互動性方面可以進一步探究。

未來,電競行業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新動作,讓我們共同期待。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