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十萬個怎麼辦“——性格說

題記:所起題目有些取巧,因為想要深掘一下人生困局怎麼破,在面臨一些苦悶之時如何改變,自己所學還較淺所談也淺顯,但人生課題太大,具體的數目我們是沒人說得清楚的。十萬個便也不為過了。

“郝氏十萬個怎麼辦“——性格說

“性格決定命運”成為人成長的最大阻礙,我自己也曾一度害怕這句話,一面不相信此說,故而長久發力,以望甩掉。

我又深知性格難以改變,而歷史證明我的性格有很多缺陷,短板。再加上它帶著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神性”——性格害死人,成為一個魔咒附在我的身上。

人生性多疑,我又有些神神叨叨,意志不堅定,對性格說的態度多變。自己每走一步都異常艱辛,陷入性格天生如此的可怕巫咒中,堅信人主動的改變似乎並不會有多大作用。

想起近來大火的哪吒,“命不由天,由我”的思想引起無數人的“熱捧”,說實話,觀影時我也有被燃起了雄心壯志,可電影結束,我只記得了動畫的突破,自己的雄心壯志可憐的已經所剩無幾了。

我也相信,有很多人被觸動,可真正有幾人付諸行動,便耐人尋味了!

激起波瀾容易, 行動便畏手畏腳了!

好在,自己還知廉恥,在想著不能停止寫文章的信念後,有了反思本我,探一探究竟的想法!

原來,還是自己讀太少,耳根子軟。在找關於性格說的有觀論點時,才發現困擾了我即近30年的問題有巨大BUG!,自己也錯過了太多好時候。

性格決定命運的發展論:

>赫拉克利特——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認清性格才能擁有改變的內動力。

>潘東麟《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命運,性格主宰人生。性格並無好壞之分,只有運用的好,發揮性格的優勢加以利用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

>查爾斯·杜希格《習慣的力量》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從這些發展論看來,性格的確與命運密不可分,但性格的形成是活的,即便一些遺傳性格也可以通過後天加強或有所改變。

我個人最贊同的就是杜希格說,性格會由自己的思維模式,行為習慣所左右。

思維模式又會受以往經驗阻礙,性格被自己固化,就如莫里森所說:定義在定義者手中,不是在被定義者中。

而我們自己就是定義者,將自己困在一個定義上,限制了思維發展。但各種定義又往往並不具有什麼意義,只是被我們自己拿來框架在自己身上,造成性格難以改變的硬傷。

在資本充斥的娛樂圈中,我很欣賞楊紫,她是當今小花旦中為數不多的硬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打下自己一片江山的。在她的訪談中,你可以看出她非常“聰明”,這個被宋丹丹預言在娛樂圈混不下的小童星,撕下別人給自己戴上的固有標籤,沉寂下來打磨自己的演技,同時研究娛樂圈趨勢,不害怕流量,還懂得運用流量,成為演技顏值雙抗打的女明星。不紅已經真的沒有道理了。

這些理論,經驗都在表明:能夠打到自己的人永遠都只有你自己!性格是一個人的獨有特點,是展現氣質的一面,性格是服務於你這個人的。是可以隨著你的思維,行為,習慣所改變的。

而有了如此定心丸,性格不再是神話,但性格決定命運也並不是“危言聳聽”。

性格的不同,人生也就會不同,每一種性格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此處極端性格決定因素較多,不在討論範圍)。

如何將優點發揚光大,查漏補缺,即是性格說的藥方,為了醫治缺點,還要對症下藥,需要什麼藥引子,便要從你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下手。

這是個長期的過程,需些耐心,更需要行動力,性格是因在一個人身上才有所提現,我們是賦予它意義的主體,命運與它有很大的關係。

囉嗦了這麼多,同是自己需要好的藥引,也有一個小期許:願與我有同樣困擾的朋友在看到我這篇文章時,能收穫隻言片語,我也就知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