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萬買套《四庫全書》顯然不是用來讀的

20多萬買套《四庫全書》顯然不是用來讀的

近日有網友曬出噹噹網的購物車,其中一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全1500冊)原價52萬元,網購價49.78萬元,再加上另外幾本書,實際付款24.9萬元。算下來打了對摺,優惠力度可不小,但這個數字還是驚人的!有人回應說:“1500冊《四庫全書》就是有人白送我,都不敢要,要了,我連睡覺的地兒都沒了。”

網友的回答,是基於財力的思考。但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書的意義和價值何在?

這幾年,在互聯網共享理念的衝擊下,出版業日漸凋敝,紙質書籍的式微讓做市的書商頭疼不已。大多數暢銷書作者,都不再為出版商馬首是瞻,網絡成了他們展示作品的好平臺,作品火了,自然有文化傳媒公司拐彎抹角找尋過來談商業合作,以往那種自費出版模式,除了偶有一二文學情懷控,在行內也幾近絕跡。

20多萬買套《四庫全書》顯然不是用來讀的

氛圍雖不好,可畢竟出版商要吃飯。如何把有限資源在螺螄殼裡做出道場來,考驗著他們的智慧。網絡時代,炒作是一種時髦,也是一種吸引眼球的手段。一套國粹經典書籍,賣個500往往無人問津,可你若煞費苦心包裝一下開價50萬,再來個50off,那社會關注指數立馬就蹭蹭蹭的往上漲。

以此來看,定價52萬一套的《文淵閣四庫全書》就變得可以理解。打折後,不過才24.9萬,放眼先富起來的芸芸土豪,還真會有人買單。並且,潛意識會告訴那些土豪,買到就是賺到。

20多萬買套《四庫全書》顯然不是用來讀的

花20多萬買1500冊《四庫全書》,大抵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藏的、炫耀顯擺的。至於這種現代印刷品,是否具有收藏意義,那就見仁見智了。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種表述是基於你閱讀書籍後精神世界的啟迪和獲得。它從來不是一種外化的存在,不是你把一堆書杵在屋內,就是顏如玉,就成黃金屋了。
王小波在雜文《思維的樂趣》中說:“當年去農村插隊,帶了一本奧維德的《變形記》,隊裡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至它像一卷海帶的樣子。後來別隊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後我又在幾個不同的地方見到了它,樣子越來越糟。”這才是書籍的價值所在,閱讀的人越多,書籍的意義越發濃郁。
如果買書僅僅是用來裝點門面,則大可不必浪費這錢,這樣做也比較low,有錢可選擇做公益,做慈善,並不是買套幾十萬元的書籍就可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恰恰相反,杵在角落的書籍沒準還在嘲諷著你。
以色列是全球人均閱讀紙質書籍最多的國家,每年達60本,日本40本,而2019年我國人均紙質書閱讀量為4.65本,低於2018年的4.67本。

你又讀了幾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