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齡80+!國寶級科學家天團首登衛視大熒幕

在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四川衛視關注到全國2億銀齡人群,將為中老年朋友獻上一頓豐盛的“文化年夜飯”——《我們正年輕·首屆芳華盛典》。本屆晚會秉承著展現當代中老年“退而不休,享你所想”精神面貌的宗旨,邀請到平均年齡80+的國寶級科學家趙宗堯、張文敬、高登義、潘厚任首登衛視熒屏,分享他們為祖國科學事業發展而奮鬥的故事。本次晚會將於2020年1月18日週六晚19:30,在四川衛視播出。

平均年齡80+!國寶級科學家天團首登衛視大熒幕


(《芳華盛典》現場圖)

“國之重器”首登大熒屏 講述科研中國夢

在《我們正年輕·首屆芳華盛典》舞臺上,曾在《建國大業》《延安頌》等多部影視劇都有出色演出的著名演員劉勁,通過一組斑駁的舊照片向觀眾首次展現了四位老科學家當年艱苦卓越的幕後奮鬥往史,他們分別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組副組長、航天科學家潘厚任,從事太空科技工作五十年,曾參與我國第一、第二顆人造衛星的總體設計和衛星系列規劃制訂;我國第一個完成地球三極科學考察者高登義,先後組織和參加青藏高原、南極、北極和西太平洋等科學考察40餘次,開創《山地環境氣象學》新的研究領域;著名地理冰川學家、科學探險家、科普作家張文敬,曾四次赴南極,三次赴北極,率領多國科學家進行首次橫穿喜馬拉雅山科學考察;我國高速攝影控制和高速視頻攝像的開拓者,85歲高齡的趙宗堯,成功拍攝我國首次核爆反應這一瞬間火球系列圖像信息,為核試驗提供了珍貴重要數據。在劉勁鏗鏘有力、聲情並茂的介紹後,四位國寶級老科學家驚喜現身盛典現場。

平均年齡80+!國寶級科學家天團首登衛視大熒幕


(從左至右分別為:潘厚任、張文敬、高登義、趙宗堯、主持人劉勁)

儘管年事已高,初登熒屏的四位老科學家依舊精神矍鑠,在舞臺上講述著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中國夢,其中潘厚任講道:“我一個人的努力,是綿薄之力,但是我們這群‘老傢伙’一起努力,就能為祖國貢獻更大的力量!”幾句簡單樸素卻飽含熱情的話,讓現場觀眾掌聲久久不息,無不被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感動激勵著。

“退而不休”堅守科研第一線 科學天團挑戰年齡極限

“8天前,才剛從南極考察完畢回到成都!”74歲高齡的川籍科學家張文敬絲毫沒有停止自己的步伐,依然前行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線,張文敬甚至還逗趣的告訴大家,之後他還憧憬跨界進軍科幻界,不僅要接著出科普書還要寫科幻小說。同為川籍科學家的高登義提供的這張照片極富歷史意義,這是他運送鋼條到站址返回時,與“極地號”考察船的留影,時至今日依然能從中感受到艱苦環境下高登義為科學獻身的抖擻精神。據介紹,高登義在退休以後也並沒有讓自己清閒下來,曾10次帶過學生去到北極,3次去到青藏高原進行科學考察,正如他自己所說一直享受著科學研究所帶來的樂趣。

平均年齡80+!國寶級科學家天團首登衛視大熒幕


(南極“極地號”考察船前的高登義)

時隔多年,82歲的潘厚任還能回憶起北京西苑操場甲1號的樣子,那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搖籃,21歲的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581組”,見證了無數衛星的成功發射,離開工作崗位後依然為全國800多所大中小學進行了1100多場航天科普演講。他們是一群和時間賽跑的人,即使年過花甲,歲逾古稀,甚至到了耄耋之年,也正如他們所言“我們正年輕”,無關年齡,而是精神不老。要把自己的每一分餘熱發揮到祖國的科學建設當中,這種退而不休,享你所想的精神正是《我們正年輕·首屆芳華盛典》想向全國中老年朋友甚至年輕人傳遞的思想所在。

平均年齡80+!國寶級科學家天團首登衛視大熒幕


這群科學家天團出席芳華盛典的消息一經曝光,便引發多方關注與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高齡科學天團一出道,就被秒圈粉,這才是真正的人民偶像!”其中也不乏期待芳華盛典播出的聲音,“希望在節目裡一睹中國高齡科學天團的既動人心魄又振奮人心的光輝歲月往事。”1月18日週六晚19:30,四川衛視《我們正年輕·首屆芳華盛典》,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