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誕生已經近兩千年,你知道最早的口罩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嗎?


口罩的誕生已經近兩千年,你知道最早的口罩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嗎?


口罩,在最近一段時間已然變成了生活必需品。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口罩成為了切斷病毒傳播的有力武器。但是你知道口罩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的嗎?

最早的口罩誕生於公元1世紀的羅馬時代,由動物膀胱製成。古羅馬哲學家和博物學家普林尼(Pliny,公元23-79年)在粉粹硃砂時發現會它會產生有毒的汞硫化物,在吸入這些有毒物質之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於是,他就探究如何才能避免吸入這些有毒物質,經過一定的摸索之後,他選擇了用鬆散的動物膀胱皮膚捂住鼻子來過濾粉塵,這就是最早的口罩的原型了。

口罩的誕生已經近兩千年,你知道最早的口罩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嗎?


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到了中世紀之後,口罩發展了成了防毒面具——著名的鳥嘴面具。14世紀,蒙古大軍攻入歐洲,帶去了歐洲人沒有見過的傳染病——鼠疫,由於歐洲人以前並沒有見過鼠疫,他們對這個病一籌莫展,導致鼠疫在歐洲蔓延開來。當時的歐洲人稱其為“黑死病”,在大爆發的幾年裡,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到了16世紀,法國醫師查爾斯·德洛姆認為這些細菌是空氣裡的瘴氣導致的,於是他就發明了一種包裹全身、佩戴面具、手拿棍子和患者接觸的防護服。他發明的這種防護服所佩戴的面具是一種眼睛部位用玻璃鑲嵌、帶有長長的長的像鳥嘴的呼吸器的面具,他在鳥嘴裡面塞滿了塞滿了棉花、樟腦、薄荷和姜等物品,以其來隔絕空氣中的瘴氣。

口罩的誕生已經近兩千年,你知道最早的口罩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嗎?


我國最早的口罩誕生於元朝。《馬可·波羅遊記》裡記載:“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在元朝的時候,皇帝進餐時,為了避免那些侍奉皇帝飲食的人所發出的氣息觸及食物,侍者口與鼻一律都要蒙上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絲巾,這些絲巾雖然是防內的,和現在口罩的作用正好相反,但是它的作用也是用來過濾內外空氣的,所以也是口罩的原型了。

現代口罩誕生於19世紀末期,由法國醫生保羅·伯蒂改進。隨著微生物學的發展,人們發現空氣中存在會使物質腐敗的微生物,在此基礎上,醫學界提出無菌外科的概念,即所有手術的機械、手術服、手術帽、橡膠手套都必須嚴格消毒。再後來,人們發現講話時唾液內的細菌會汙染傷口,所以又提出了醫務人員施行手術時,應戴上可遮住口鼻的消毒紗布口罩的操作要求。最開始,人們將紗布在臉上纏繞幾圈,系起來來作為口罩。1899年,英國的一位外科醫生改進了設計——他將紗布剪成長方形,在紗布之間架起一個框形的細鐵絲支架,讓紗布與口鼻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空間,解決了口罩呼吸不暢的弱點。隨後一位法國外科醫生保羅·伯蒂做了一種6層紗布的口罩,他改進了設計——用一個環形帶子連接紗布掛在耳朵或者後腦勺上。於是,現代口罩的形狀便從此誕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