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

熱愛歷史和軍事的朋友一定聽說過陌刀,據史書記載,它是唐朝近戰的一種大殺器,由於殺傷力巨大,史書稱它能“人馬俱碎”。

人馬俱碎?這是一種什麼概念?就像剁餃子餡一樣,把人和馬都剁成肉泥。

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

於是,人們就將陌刀逐漸引申為唐軍抗擊北方騎兵的一大利器,更有甚者,將陌刀誇大為唐軍碾壓北方騎兵的主要神器。

但問題是:這麼偉大的發明,在接下來的五代,為什麼卻消失了呢?難道契丹、女真和蒙古的騎兵趕不上突厥?

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好的東西沒有理由憑空消失,如果派得上用場,它反而會得到不斷強化和加深,怎麼會反而棄之不用呢?

有人狡辯:陌刀因為成本太高,五代軍閥混戰沒有資本大規模打造使用,所以就失傳了。

筆俠想說:別說這點成本,如果能剋制騎兵,兩宋傾其國力也會打造陌刀,在國家安危面前,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所以,這種觀點是荒唐的。

筆俠不是詆譭陌刀,對於古人,我從來都是崇敬之情,沒有他們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但對於我不能說服自己的東西,我還是持懷疑態度,比如陌刀。並不是史書在吹牛,而是有些現代人誇大理解,歪曲了歷史的原貌。

今天,筆俠就來談談我心中的陌刀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於陌刀的記載,史書上有很多段,這裡引用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據《舊唐書》記載:

“(李)嗣業乃脫衣徒搏,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

這是對唐朝名將李嗣業的一段記載,李嗣業因此成為有名的陌刀將。

從所有的陌刀記載中可以看出:陌刀是一種長刀,大概3米左右,20來斤(現代單位),帶柄,前端為三尖兩刃,可刺,但主要為劈砍,威力巨大,推進時,就像一堵牆一樣,所向無前。如圖:

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

應該比這個還要寬些,實在找不到圖片。

然而,綜合所有戰例,陌刀用於對抗騎兵並不多,更多是步戰衝鋒、守城,和防止軍士後退。

其實,動動腦子簡單想一想:以騎兵的機動力和遠程攻擊屬性,基本原地不動又笨重的陌刀怎會剋制騎兵呢?人家箭雨來襲的時候,你需要盾牌保護不說,當你要還擊的時候,人家早已跑得無影無蹤,這怎麼克?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漢、唐的強大不是靠防守敵人的騎兵,而是靠自己強大的騎兵讓敵人防無可防!

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

但也不能完全輕視陌刀的作用,騎兵的箭矢是有限的,當他們必須要近戰的時候,陌刀就派上用場了。

它超長的刀身和力臂,可以對騎士和戰馬造成毀滅性打擊,也就是基本上你中刀以後就不是負傷的問題了,而是直接掛掉,這對於視馬如生命的遊牧民族來說,無疑是難以承受之重。

所以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陌刀是非常有威懾力的。

問題是:陌刀為何消失了呢?

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從史書上找到答案,所以,我們需要思考。

筆俠的理解是:反騎兵裝備能發展,騎兵難道就原地踏步麼?

陌刀以後,為了增強騎兵的防禦力,它們紛紛披上了裝甲,比如契丹的鐵騎,西夏的鐵鷂子,女真的鐵浮屠,一個比一個厚,也就是說:騎兵也升級了。

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

上圖為西夏大殺器——鐵鷂子

有了這些重甲之後,你陌刀的威力也就大減了,是問:劈不穿重甲,陌刀還有存在的價值麼?所以,五代時期,攻擊兵器也進行了一次大升級,很多武將喜歡用更加笨重的鐧和鞭,比如五代勇將安重榮,人稱“鐵鞭郎君”;宋初武將王繼勳,人稱“王三鐵”

,擅用鐵鞭、鐵槊和鐵楇。

相應的,在遠程攻擊武器上面,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宋朝的“神臂弓”和“床子弩”無疑比以前的弓弩更具穿透力,在攻和防兩端,從來都是齊頭並進的。

後來,在順昌之戰和郾城大戰,抗金名將劉錡和岳飛就是用大斧和麻扎刀大破金兀朮鐵浮屠的,大斧主要殺傷騎兵,而麻扎刀則是專砍沒有防護的馬腿。

麻扎刀應該就是陌刀的變身,只不過,它的作用已經由殺傷變成了破壞,其原有功能被大斧取代。

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

事實證明:攻擊性武器永遠走在防禦性武器前面,熱兵器的使用就是最好的見證,陌刀,這個曾經的大殺器,走向沒落也是歷史必然了。

如果喜歡作者的風格,請順手給個贊!

如果覺得意猶未盡,請在評論區留言,筆俠陪您一起,煮酒論史。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