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一陝西遊:節孝碑,伯多祿堂,隴縣龍門洞,延安鐘山石窟

隴縣龍門洞


2020年五一陝西遊:節孝碑,伯多祿堂,隴縣龍門洞,延安鐘山石窟

隴縣龍門洞利用自然岩溶地貌,巧妙地把廟宇鑲嵌在溶洞縫隙中,建築驚險絕倫,遠遠望之如懸掛在半空之上,至今仍有不少修道者再次潛修。他不僅是一座懸空寺,更被譽為陝西省境內最危險的景區之一!樓閣廟宇都建在半空之中險峻非常,速來有小華山之稱,據說純陽七子之中的丘處機道長曾再次修道,這裡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廟宇立於懸崖峭壁之上,不是膽大之人,不敢攀登而上!

2020年五一陝西遊:節孝碑,伯多祿堂,隴縣龍門洞,延安鐘山石窟

延安鐘山石窟

古代長安作為曾經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佛教發展的重要策源地,在陝西境內留下了許多著名的石窟,而延安鐘山石窟在其中被成為“第二敦煌”!由於整個景區還沒有真正的開發起來,所以知名度不高,但是絕對是中國諸多石窟中的明珠,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見的石窟”、“第二個敦煌”,石窟造型精美、壁畫眾多,觀賞石窟猶如走進了地上佛國!

2020年五一陝西遊:節孝碑,伯多祿堂,隴縣龍門洞,延安鐘山石窟

節孝碑

節孝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貞節牌坊”了,黨家村的節孝碑則是整個黨家村雕刻工藝最精緻的體現。碑樓頂懸山兩面坡式,簷上筒瓦包溝、五脊六獸。簷下結構為仿木磚雕,層層疊起的斗拱擎著檁條,檁上架著方椽。斗拱下面是橫額“巾幗芳型”,額框由游龍、麒麟、香爐等圖案的透雕組成。額下雕刻尤為精美,每兩個立柱間為一畫面,共四幅。從東到西,第一幅雕著“喜鵲梅花”,取“喜上梅梢”之意;第二幅“鶴立溪水”,取“鶴壽千年”之意;第三幅為“奔鹿圖”,“奔鹿”意即求取俸祿;第四幅“鴨戲蓮蓬”,蓮蓬中生有很多蓮子,此圖寄寓願後世人丁興盛之意。

2020年五一陝西遊:節孝碑,伯多祿堂,隴縣龍門洞,延安鐘山石窟

伯多祿堂

西安伯多祿堂,又稱西安天主教北堂,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糖坊街41號,西安伯多祿堂。是西安城內歷史最悠久的一所教堂。現堂面高19米,可容納500餘人。教友人數1500人。該堂最初系法國耶穌會神父金尼閣於1625年—1626年(明天啟五年至六年)購地修建。1627年金尼閣調離,湯若望前來接任,在進士王徵的資助下建成天主聖母堂,後改建為崇一堂。1630年(崇禎三年),耶穌會士郭崇仁、梅高,再次擴建為聖伯多祿堂。1966年文革中被佔用,1983年歸還教會。1991年在此建陝西神哲學院。教堂內部要比外部漂亮很多,分為三層,一層為辦公區,二層為主殿,三層為慕道班教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