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咱們這個雖然是說博物館的特輯,但比較抱歉,三峽博物館裡的場景與展品忘得一半,唯對民國陪都這段特有印象。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三峽博物館外觀

一是博物館搭建了仿民國的商鋪、街巷、民居室內的復原。之前對民國的印象是混雜的,只能看些紀錄片或者電影,或聽家中黃埔系出身的老長輩零星說起。在三峽博物館裡,倒是感覺穿越回了民國的重慶。民國時期一些珍貴的照片、當時的貨幣、用品保留下來,見證了當時工商業的發展,社會科教文衛的基本狀況。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二是深受感動,看到國共共同抗日,我們中國最危亡的歷史時刻裡,各階層人士放下私仇恩怨,將民族大義放在首位;深深傷痛日軍轟炸,重慶的地面被毀、民眾在防空洞裡的慘狀。

我是在參觀博物館前,在重慶路過了較場口附近的一些抗戰遺蹟,在此又得以呼應,歷史歷歷在目,槍炮聲猶在耳畔。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出了三峽博物館,我的記憶卻是清晰起來。博物館對面是號稱“小人民大會堂”的重慶人民大會堂,1951年興建。據說,北京的挑臺是三層,重慶的還多一層。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重慶人民大會堂

博物館、會展中心、政府辦公樓,怕是逐漸成了中國大中城市的文化政治核心區域標配。不管是屬於新的統一開發;還是像重慶這樣逐年構建。

政府旁的地鐵通道是非常具有重慶特色的。上文說到防空洞子,一些毀了,一些拆了,一些成了歷史遺址紀念處,一些還是重慶人民吃老火鍋的秘密基地;重慶人民最講實惠,防空洞子要物盡其用,以抵擋重慶夏天這磨人的高溫悶熱。這不,這條地鐵通道就是因地取材,徵用了特殊當年的防空通道。

還真是涼快!裡邊有惠民讀書閱報區域;有小商小販賣著冰冰涼的涼粉;有優雅跳著交際舞的叔叔阿姨;有玩滑板的少年,有他們的牆面塗鴉。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還真是熱鬧!像極了碼頭氣質的重慶人。穿過防空通道,其實是到了市政府的院後一條街。這是條名街,曾經住著眾多叱吒風雲的大人物。

高牆院落我先暫停參觀,熱!除了吹冷氣吃冷飲來解決外,還有一種有效方式,就是反其道行之,來點辣!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重慶地鐵與江對岸的高樓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故居對面有家宜賓燃面。我愛吃這種面,我的家鄉就是重慶這種鹼水面、油麵,一口下去,味道自然就不生疏;濃厚的醬、綿軟的肉沫、要多蔥花,還要加點酸蘿蔔,拌均勻面條;這樣的美食生而就是給勞碌奔波的人、忍受炎熱的人解疲解乏的,吃上一碗,才有力氣參觀名人的故居、沿街的小型畫廊。

接著以上,這條街上曾住著兩方各位大佬們。其實真不是後人謠傳的什麼民國大公館,我走進每一家,最直接的感受是主人有文化底氣,都是儒將,都是良臣。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家裝家飾是整潔有序,不是奢華繁瑣,是有氣節,有教養的人家(是遺留下來的氣息,絕不是後人人為去打造出來可以維繫的)。它們比博物館裡的展品更立體,院落中的人早就不在,但當年栽下的樹,枝繁葉茂;動盪的年代,這裡是一方暫居之所,庇佑婦女兒童,這裡也暗潮洶湧,孕育我們這個民族未來的決策。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民國重慶,三峽博物館——人生必去的文博目的地 #五一小長假#

現在,我更願逛逛街上的小畫廊,小展館。版畫的宣傳意味褪去,反而看看藝術家的刀工淋漓,蠻好的。

重慶,歷史藏在它的魔幻3D城市模型中,不是一兩家大型博物館就能收集精華,代表一切;而是需要你真的選個氣候相對好的日子,好好漫步城市中,它們散亂,當你發現時,就驚喜異常。

博物館,沒圍牆;旅行,應當潛入當地的日常。



* 在旅行中,看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