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追了八季的權遊畫上句號,對不起,我稍微劇透一點:拳頭最大的那個人沒有坐上鐵王座,龍媽到底白忙活了一場。

而背叛龍媽偷偷放走哥哥的小惡魔,命比擁有9條命的貓還要硬。這個父親不疼、姐姐仇恨、旁人看不起的侏儒,靠著過人的智慧,成功遊走於“沒有中間地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權力遊戲中,留下巨人般昂首挺立的身影。

估計這集看完,還是有一些權遊迷們想給編劇寄刀片。我倒是覺得結局不錯,權力的遊戲最終比拼的不是誰的武力更高、誰的心計更強,而是看誰能講好對別人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故事。

一言以蔽之,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小惡魔深諳此道,身材只有半人高的他,武力不行,智力來湊。他會講故事的秘訣早就藏在屢次面對危難時,一語中的的那句:

“Tell me, what do you want?”(告訴我,你想要什麼?)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對受眾的需求瞭若指掌,才能講出打動對方的話語,實現切實有效的溝通。大部分人不關心真相,他們只關心自己想要的,被慾望、情緒、立場所影響。

來近距離回顧下小惡魔的三寸不爛之舌表演。在史坦尼斯的軍隊攻到君臨城下,哥哥、父親都不在城內,軍隊士氣渙散,小惡魔站了出來,做了一番激情演說。

他深知士兵對國家、國王沒有太大的認同感,遂將焦點轉移到為自己的城市、家人而戰,並以自己半人之軀仍願在前線廝殺鼓舞士氣。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這一演說贏得了士兵的心,君臨城得以保住。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姐姐指證他為謀殺外甥的兇手,親爹一心想置自己於死地,甚至收買了他的愛人雪伊來做偽證,當眾被羞辱的小惡魔說——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小惡魔沒死,他的父親反而在如廁時領了盒飯。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不會講故事的典型代表,是第八季的龍媽。前幾季苦心經營的明君形象,在第八季土崩瓦解。

必須說一下,前幾季龍媽還是講故事的高手,從她那串長長的頭銜就能看出——坦格利安家族的風暴降生丹尼莉絲,坦格利安一世、不焚者、彌林女王、安達爾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草原上的卡麗熙、打碎鐐銬者以及龍之母。

每個頭銜都是神話般的故事,足以唬得人民立馬就想跪下。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而在小惡魔出了幾個餿主意,害龍媽損兵折將,還失去了兩條龍後,暴走的龍媽發現與其婆婆媽媽講故事,不如直接噴火玩消消樂來得容易。

火燒君臨城一戰,不分軍隊平民,一律龍焰伺候,最終收穫的是大家的恐懼和仇恨,而非正向的影響力,民意基礎就此煙消雲散。

最後一刻,龍媽如果把自己一路以來的故事講好,而非簡單粗暴地告訴囧她要繼續征服世界,結局也不會令人如此唏噓。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由此可見,世界終將屬於會講故事的人。會講故事者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我們每個人一輩子也要講好自己的故事,在滾滾紅塵茫茫宇宙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基督教的《聖經》記錄的是一個個信望愛的故事,才得以口口相傳;中國的《詩經》講述的是勞動與愛情、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等故事,流傳千年;更別提《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了,能夠經久不衰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就是好故事。

追了8季,歷時8年,從《權利的遊戲》引發的巨大反響,也能看出會講故事的編劇有多麼厲害。能夠精準把握受眾的心理和需求,將引發共鳴的部分用淺顯易懂的故事表達出來,確保受眾的注意力始終被你想突出的重點吸引,實現最終的傳播目的,這就是講故事的能力。

而怎麼培養說故事的能力呢?小惡魔早就告訴我們了——

再見了,權遊!會講故事者得天下

人矮更要多讀書。尤其經典名著,歷經歲月淘洗,一定是集語言藝術之大成,值得多讀多看,培養語感。

多講。先做到把一件事講清楚,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條理清晰,邏輯不亂。繼而練習如何在公開演講中牢牢抓住受眾的注意力,力爭把故事講清楚,又把故事講“好聽”,跌宕起伏,妙趣橫生。

多寫。寫作是鍛鍊表達的絕佳途經,能夠寫出來好故事,就已經將講故事的技巧內化到骨子裡。

權遊第八季還告訴我們,斯塔克家族的孩子個個有出息,跟狼家良好的家教脫不了關係。不說了,我也要拉著孩子看書寫作講故事去了。


作者:叮噹媽,資深港漂,經濟學博士,叮叮和噹噹的老媽

深耕育兒、香港教育、親子游等領域的原創文章,歡迎隨時提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