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高三學生復課:有人收大禮包,有人以後想讀科研專業

【訊】湖北武漢全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級、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畢業年級6日統一開學,5萬多名學生返校復課。

武汉高三学生复课:有人收大礼包,有人以后想读科研专业

湖北省武漢市普通高中畢業年級(含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畢業年級)6日返校復課,其他學段和年級開學時間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綜合研判另行發佈。圖為武漢市第二中學高三學生戴著口罩上課。(圖片來源:中新社)

住校測核酸 須“腳對腳”睡

武漢《楚天都市報》報道,5日,武漢部分高中安排住讀生提前返校。在洪山高中,學生回到久違的寢室前要經過三道消毒程序,測量兩次體溫。該校學生寢室已全部由4人間改為2人或3人一間,學生必須“腳對腳”睡。該校高三(2)班女生王昱介紹,“我們都做過核酸檢測,都是陰性的,所以不擔心住校。”

據悉,紅外熱成像儀的測溫通道幾乎是各校“標配”,學校還為各班都配備了防疫物資。

武漢各所學校均將高三年級進行了AB分班,一個教室同時容納不超過30名學生成為“紅線”。同時,教室開窗通風的次數、時長也形成了制度。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所有教室都安排了智能一體機,教師在A班進行教學的時候,B班就通過一體機實時收看教師的課程和要求。

學生在學校如何用餐,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據介紹,絕大多數學校採用送餐到班的形式。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不僅制定了嚴格的用餐要求,每個班還安排一名教師進行陪餐。同時,學校還要求學生就餐後更換口罩。

返校收到“神秘大禮包” 禮物硬核

“沒想到今天來到學校,還有神秘禮物!”6日早晨,在武漢中學校門口迎接學生們的,有親切的校長和可敬的教師們。學生進校後,每人還收到一個大禮包。

“學生比我們預想的來得早。”副校長李峰說,校方建議學生錯峰入校,7時05分到7時40分之間均可入校,但有的學生6時30分就到了,“孩子們第一天覆學都有些激動。”

讓同學們沒想到的是,剛進入教學樓就有一份“神秘大禮包”在等著他們,裡面有校方精心準備的三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武漢中學百年校慶的珍藏版禮盒,裡面裝有一枚紀念章、一枚校徽和一個刻有武漢中學百年校慶宣傳片的U盤。學校希望武中的學子們能從學校深厚的百年文化積澱中汲取力量,珍惜寶貴學習時光,奮發圖強。

第二份禮物是鍾南山所著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學校希望此書能普及公眾常識、提高防控意識及疏導師生緊張情緒。

第三份禮物是學校為每位師生印製的《武漢中學疫情防控操作手冊》,結合學校實際,詳細介紹了應急、教學、就餐、住宿等實操方案,讓師生對復學初期的工作、學習、生活安排一目瞭然。

開學第一課:抗疫志願者的故事

北京時間6日早上8時,武漢市第十四中學開始了“開學第一課”的教學。該校教師楊戈砂分享了她的志願者故事,疫情期間她積極參與為醫院籌集各類醫用物資等志願工作,不少學生表示很受感動。

另據武漢《長江日報》微博報道,5月6日8時,莊嚴的國歌響徹武漢市第十七中學的校園。全校370名高三學生在教室裡安靜佇立,望著電子黑板實時播放的升旗畫面,目光專注而堅定。闊別100多天,他們終於回到熟悉的校園,以這場特殊的升旗儀式開啟高考衝刺征程。該校的開學第一課讓學生們學習了志願者戴勝偉的故事。戴勝偉是該校副校長,今年2月主動加入援漢醫療隊志願服務團隊,服務內蒙古援漢醫療隊的衣食住行。3月30日,他不幸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犧牲,年僅51歲。

武漢中學的一位高三學生表示,經過這次疫情,高考後更想選擇科技研究類大學和專業,為國家做貢獻。

武漢市第一中學的一名女生進校時則感慨:“好激動,這麼久不見了,真的很想念同學們。進校前大家都做了復課的演練,教師們反覆強調了要做好防控,所以都覺得很安心。”

深圳中小學生營養餐標準:每人每天300g以上牛奶

《深圳特區報》報道,深圳高三、初三學子返校復課後,孩子們如何就餐、學生午餐是否營養,一直備受家長關注。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牽頭制定的《中小學生營養配餐指南》(簡稱《指南》)正式發佈實施。

《指南》顯示,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應在滿足中小學生生長髮育所需能量和營養素需要的基礎上,進行食物同值互換,做到食物多樣,適時調配,注重營養與口味相結合。每天提供的食物種類應不少於12種、每週不少於25種,每天至少提供4種新鮮蔬菜,只供午餐的學校至少提供3種新鮮蔬菜,禁止使用野菜、野生菌。每天提供至少1種新鮮水果。優先選擇水產類或禽類,畜肉以瘦肉為主。每人每天提供300g以上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建議每人每週提供50克至70克堅果。《指南》提出學生餐要清淡,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25克,每人每天食鹽不超5克,輪換使用不同種類食用油。在烹調細節上,《指南》也作出規定,烹調以蒸、燉、燴、炒為主,儘量減少煎、炸。冷葷冷菜、生食類食品、裱花蛋糕、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列入“黑榜”。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